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5年九代的杂交和优化,我国已经成功地把秘鲁安第斯山区的一种原生黑玉米引进到国内,准备大面积种植并以这种黑玉米为原料开发一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据了解,1993年,北京华丰新源贸易公司的两名企业家访问秘鲁期间,在安第斯山的瓦卡优地区发现了当地生长的一种原生黑玉米。据参加考察的该公司董事长刘其鹤先生介绍,这种黑玉米中的黑色素为水溶性,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且因为其富含高品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硒、钙、磷等微量元素,经国家食品检测中心测定,其含量比普通玉米高50%-150%之多,其脂肪含量又大大低…  相似文献   

2.
黑玉米因富含水溶性黑色素而称其名。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植物蛋白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尤其是含丰富的抗癌元素硒。黑玉米籽粒糯性强,煮食黏香可口,风味独特。并具有养颜防衰、美容健体之功效,是理想的黑色天然食品。  相似文献   

3.
黑小麦含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经测定,黑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比小麦高50%左右。黑小麦蛋白质组成中不仅赖氨酸所占比例比普通小麦、玉米高,而且在10种氨基好中有8种氨基酸含量占首位。因此,黑小麦面包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黑大术又称玛米,是谷物中比较罕见的一种滋补品。经科学测定,黑大米中蛋白质含量为8.5%-8.8%,脂肪含量为2。7%,比普通大米高2倍多;维生素C、B和锌、铁、硒微王元素,都比普通大术含量高。黑米粉丝、黑米酒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黑小来经常食用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能。黑五米含粗蛋…  相似文献   

4.
作物栽培     
高油玉米及其发展前景作物栽培一、高油玉米特性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的主要区别是含油高,约在8%-10%,而普通玉米籽粒含油量约为45%;同时高油带动了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维生素E和高能量。高油玉米具有一个大的胚面,玉米胚的蛋白质含量比胚乳高一倍,赖氨酸...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的种类很多,用途更是非常广泛,至少有粮、经、果、饲、能等五方面。从收获物和用途上,可以将玉米分为三大类:籽粒用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籽粒玉米,就是收获玉米的成熟干籽粒,用于口粮、饲料、工业加工原料等。根据其养分含量,可强调其某一方面特点,如高淀粉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直连淀粉和高支链淀粉玉米等。但籽粒用玉米的定位应是"高淀粉能量型作物,高产优质综合利用"。玉米的主成分是淀粉,无论是做饲料还是加工原  相似文献   

6.
黑绿豆籽粒中含人体所必需8 种氨基酸的含量在0.24%-2.0%,绿豆中脂肪含量在1%以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黑色作物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碘、硒、支链淀粉、可溶性色素等均为普通作物的几倍。  相似文献   

7.
紫香玉黑玉米,是鲜食玉米家族中具有独特风味及营养价值的保健珍品。由于营养丰富,又非常好吃,过去作为皇宫的贡品。黑玉米含氨基酸和赖氨酸的比例是普通玉米的2倍,维生素C和果糖的含量也非常高,特别是它含有抗癌物质硒,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在世界流行黑色食品的今天,更显异常珍贵,可开发黑玉米面、黑玉米糁、黑玉米蛋糕、八宝粥等。黑玉米的品种较多,主要有意大利黑玉米、韩国黑玉米和中华紫香玉黑玉米,经各地比较试种,属中华紫香玉黑玉米的品质最佳,其特点是:柳叶上举,适合密植,株高1-3米左右,双棒率80%,亩保苗…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中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全国玉米种植3亿多亩。玉米由直接粮食转为主要用作饲料和加工原料为主。高油玉米籽粒比普通玉米籽粒含油量高50%以上。普通玉米籽粒含油量4%  相似文献   

9.
黑玉米因富含水溶性黑色素而称其名.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植物蛋白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尤其是含丰富的抗癌元素硒.黑玉米籽粒糯性强,煮食黏香可口,风味独特.并具有养颜防衰、美容健体之功效,是理想的黑色天然食品.  相似文献   

10.
空秆和倒伏是影响黑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黑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粒,一般在2%以上,严重的达20%-30%;倒伏是指黑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多暴风雨地区相当普遍。黑玉米空秆的发生,除遗传原因外,与密度大,光照不够,水肥不足,病虫害侵袭,果穗发育期体内缺碳糖等有机营养有关;黑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断三种情况,茎倒是由于节秆过细,植株过高及暴风雨过大,茎秆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而倒伏;茎折断则是由于抽雄前…  相似文献   

11.
黑玉米后期早衰现象是影响其增产潜力的突出问题。据实践,用叶酸处理黑玉米种子,可有效地增强黑玉米后期的抗早衰性能,使黑玉米增产10%以上。叶酸是研究人员根据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及生物化学调控技术,先后从医用西药、中草药中筛选促进DNA和RNA合成的药物,研究DNA和RNA含量与玉米杂种优势的关系,经过不懈的努力,筛选出抗贫血药物叶酸对黑玉米有良好的抗早衰和增产效果。医用叶酸为黄色或橙黄色晶体粉末,不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易溶于氢氧化钠、碳酸钠稀溶液。研究人员采用碳酸钠调节水溶液为碱性(pH值为1…  相似文献   

12.
玉米做为三大粮食品种之一,因其热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较平衡,被人类广泛食用。同时还是饲料工业第一原料,称做“饲料之王”。但其独特的性能,造成储藏比较困难。为什么?玉米的内部结构特点与储藏特点1.玉米胚大,呼吸旺盛。玉米胚部大,几乎占全粒的1/3,占全粒重量的10%—12%。玉米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要比正常小麦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据有关资料记载,干燥玉米其胚部含水量小于籽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  相似文献   

13.
玉米的妙用     
玉米含有大量的高果糖浆,其果精含量高达70%。用玉米糖浆加工制作的果糖,甜度高,口感好,甜细滑润;制作的糕点、面包,可以延长保鲜期,防脱水;制作的呆着不易减味变质。此外,用玉米糖浆还可加工成各类冷冻食品和饮料,其光泽、色调、口感、甜度等方面均属上来。玉米的含油量虽不高,但90%的玉米油都集中在胚牙内,现代技术已很容易把胚乳和胚牙分离,从胚牙中提取出玉米油,把胚乳制成淀粉。玉米油可加工成人造黄油,其色泽黄而透明,色味俱佳,营养成分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玉米的药用价值也很高,长期食用可预防糖尿病、。c血管疾…  相似文献   

14.
1.普通玉米高油化栽培技术利用高油玉米品种为普通玉米品种或雄性不育单交种授粉,可使玉米产量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得到显著提高,充分挖掘了高油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和单交种再杂交的杂种优势。含油量为3%~4%的普通玉米授上含油量为7.2%~8.7%的高油玉米花粉后,籽粒含油量达到5%~6.5%.增幅为26%~67%。以含油量为10%~15.74%的超高油玉米品种作父本与普通玉米杂交,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增幅在43%-129%。高产普通玉米高油化可望解决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普通玉米高产不优质与高油玉米优质难高产的矛盾。本技术在山东、北京、河北等地示范成功,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玉米油是玉米深加工的产品之一,我国的玉米含油率一般在3.5%~4%左右,国外培育出的高含油玉米的含油率可达7.2%~7.5%,我国培育出的高油玉米可达8%~10%。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生产的玉米油,可再进一步加工成玉米色拉油,可以使玉米增值。玉米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食用保健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玉米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营养成分含量高的就是优质玉米,它包括赖氨酸含量高的高赖氨酸玉米(优质蛋白玉米)、脂肪含量高的高油玉米、淀粉含量高的高淀粉玉米,还包括普通玉米中品质较优、产量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美国专家培育新品种饲料作物美国农业专家培育成功一种新型的饲料作物—WS3号紫小麦,已被广泛用作牲畜饲料。这种紫小麦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其赖氨酸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35%,其蛋白质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1倍。它的营养价值相当或高于玉米拌大豆的混合饲料的营养价值,加上牲畜爱吃,价格便宜(其价格与玉米差不多),因此牧场主乐于购买。“牛奶高效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取得进展国际科技重点合作项目“牛奶高效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目前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承担,外方合作单位是美国BRIGHAM YOUNG大学、国际应…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维生素E协同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除了新鲜的水煮玉米棒之外,老玉米中糖的含量比普通大米低2.3%,而粗纤维含量几乎是大米的9倍,这些都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因此,常吃玉米对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熏玉米营养特征 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品种, 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具有蔬菜、水果、食品、饲料“四位一体”的利用价值,由于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是老少皆宜的新型保健食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种植面积约有500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40%。其中7%供鲜食,其余加工成玉米罐头、速冻玉米、玉米笋和玉米浆等。所以甜玉米生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