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营管理》2003,(9):20-21
北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1997年,经历了不断完善、提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以“六种农业”为切入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北京郊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8亿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3%。各类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1000多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1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77.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仪征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丘陵资源,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初步形成了具有丘陵特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发展、致富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8亿元、农业增加值7.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26%、27.6%、38.9%。  相似文献   

3.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农业已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产能大幅提升。2011年全疆粮食总产达到1224万多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30%以上,棉花总产达29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4%,林果业、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但是,到2011年底,新疆人均GDP为30140元是全国人均的86%,农民人均纯收入5442元只是全国平均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占71%,而全国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只占46%;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副产品市场变化莫测,难以把握,像前年的蚕茧溅如水、去年的柑桔烂如泥、今年的辣椒“难出手”、最近的肥猪论头卖……“像雾像风又像雨”的市场行情,使广大农民不知所措。农民为啥对市场行情总是追得上搭不上,增产不增收呢?据笔者对重庆江津市农村的调查结果分析,问题主要出在农民与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村》2004,(2):19-19
温州人多地少,农业可开发利用资源日趋贫乏,该地乐清的农民很早就探索“走出去”发展农业的路子,现足迹已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人数已超过5700人,产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运和市场建设等多个层面。2003年在外发展农业用地47万亩,实现年产值18亿元。温州农民跨省发展农业 一年实现农业产值18亿元@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浦北县以打造“中国蕉乡”品牌为契机,全力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夯实农业基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设“十大农业发展基地”.打造优势农产品,发展龙头企业。逐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拉长了农民产业链,使品牌农业撑起农民增收一片天: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5.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7元.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重庆江津市按照“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该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公司 农户。以公司为代表的商贸组织与农户组成产销联合体,一方提供种子、资金、技术、信息,设点收购产品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按要求组织生产,定向交售农产品,双  相似文献   

8.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它不可能自发地健康成长,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控和引导。重庆江津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从不同层面探索、构建农业产业化的宏观管理机制,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从工作的着力点上加强调控和引导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按照“效益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掌握足够的产业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好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业异地生产基地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生产基地,是指上海农业企业(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上海市场、资金、技术优势,在上海市域以外的农业资源优势地区,开发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异地生产基地,既符合上海农业实施服务全国战略,带动开发地农业提高效益、农民增加收入,也有利于上海农业企业(组织)实现“资源与市场”对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活力,而且对保障上海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上海农业企业(组织)开发异地生产基地的有关问题作如下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江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344万亩,比去年底新增141万亩,增长11.7%;“三资”投入农业规模项目投资总额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产品出口5.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9%;实现农业增加值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在高效外向农业发展中,各地涌现出了一批规模种养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依据市场走向,紧紧把握区位和传统特色资源优势,把发展城郊型农业作为目标定位,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推进发展,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提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增加值年增幅在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幅在10%以上。2005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30元。立足区位优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邗江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农业发展初具特色。根据省、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状况,邗江合理制定了城郊型农业发展五年规划。明确指导思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  相似文献   

12.
“百万生猪下广东、千万家禽过粤境”是贺州市八步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真实写照。该区充分发挥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将各类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珠江三角洲及国外市场,推动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2.49亿元,增加值6.05亿元,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2607元,同比增加566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的长期问题不是农产品的“剩余”,而是农产品的“短缺”。在这农产品“短缺”的背后,不是农民的“短缺”,而恰恰是农民的“剩余”。农产品短缺与农民剩余是中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性制约。逐步缓解乃至最终解决这两大制约就构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四川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条件 ,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对于迎接加入WTO后对四川农业的挑战 ,巩固和提高四川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增强四川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实现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四川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四川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有利条件1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尤其是近年来 ,四川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 ,各地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  相似文献   

15.
凉山农业资源富集 ,特别是光热条件独具特色 ,开发潜力巨大 ,在四川首屈一指。十多年来 ,我州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 ,因地制宜 ,因“市”利导 ,在“调”字上下功夫 ,在“特”字上做文章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向特色挖潜力、要效益 ,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品种 ,努力寻求地域差异、季节差异和市场差异 ,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开发特色农产品。2 0 0 0年 ,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 3 43元 ,其中特色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0 %以上。进入新世纪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一…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农业部提出并制定了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本期现就“七大体系”中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中的有关实质内容进行解析,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东台市主动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把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去年特经作物收入22亿元,占种植业的57.9%;林牧渔业产值2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其中牧业产值17.55亿元,列全省首位;农产品商品率达73%;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植农业竞争新优势上,东台市主要经验是:抓创新,促发展。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不断增强广大干群搏击市场风浪的胆识  相似文献   

18.
一、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农民问题。而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矛盾已从产品数量型向适应市场需求的质量效益型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进入市场后的增收问题,观察和思考农业和农村工作,应以此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来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全局,这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现在各地着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这无疑是对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产品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一 )订单农业是广大农民在农产品产销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探索出来的一种先找市场 ,定销量 ,再组织生产的新型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 ,有利于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 ,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促进农产品品质改善和质量提高 ,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一条“绿色通道”。通过对全区 1 0个县 (市 )的调查 ,目前农业订单项目有 76个 ,订单金额 584 41 .3万元 ,均比去年增长近 1倍。种植业涉及优质稻、槟榔芋、马铃薯、豇豆、生姜、中药村、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等 30多种作物 ,面积达 85.4 5万亩。养殖业有良种猪、肉牛和家禽等品种 ,生产规模达 52 …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移过程中,“订单农业”悄然出现,所谓“订单农业”,主要是指已落实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的农业,也有人称为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双方一方为农民或农民利益代表,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服务。“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风险性等特点,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适应了农产品结构过剩,农产品买方市场开始形成的新形势,已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及农村工作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