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邵村位于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北部,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有203户。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40元。早在1996年,上邵村为了解决生活富裕后的村民建房问题,对村民宅基地作了一个整体规划,围绕村容村貌优化,林间道路硬化,村民住房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尔庄是山东省沾化县北部冯家镇一个小小的“旮旯村”。该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早先靠十几条渔船顺秦口河而下渤海捕鱼捞虾,补贴全村大半生计。近海资源渐趋枯竭后,小船驶不进深海,养殖又无条件,面临窘境的王尔庄人选择了“闯”市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依托海蜇加工营销,王尔庄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海蜇第一村。2005年,全村408户中有二分之一的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达到30多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光明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也是海安县唯一以蔬菜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园区。光明村1800多户人家户户有大棚,家家种蔬菜,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1万元,  相似文献   

4.
南汇区新场镇果园村毗邻新场老镇区,位于沪南公路两侧,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2800亩,总户数1045户,总人口2800人,人均耕地面积1亩,总劳力2200人,其中:从事农业1700人,从事非农业500人.农业年总产值3500万元,工业和其它产业年产值1.08亿元,全村年经营总收入1.43亿元,经营纯收入4080万元,村集体积累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1万元.  相似文献   

5.
昌仔村是徐阐县龙塘镇西洋管理区的一个偏远小村。全村24户、152人、47个劳力;土地总面积600多亩,耕地367亩,水旱田107亩,旱坡地260亩。近年来,该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蕉生产,使全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1993年,这个村种了312亩香蕉,投产249亩,收果672.3吨,产值134.5万元,纯收入107.6万元,加上糖庶、水稻、养猪和运输等收入,总产值和总收入分别达到205.3万元和153.  相似文献   

6.
官坞村位于黄岐半岛西南部,与马祖列岛仅一水之隔。全村876户,3350人,是一个以海水育苗、养殖、加工为主的纯渔业村。2008年全村社会总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60%的农户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1000多万元。官坞村党委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光明村,地处主避东市南阳镇,位置偏僻,过去全村群众重复着一熟吞豆-熟麦的传统种植模式,生活上只能解决温饱,如今的光明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基地,2000年,该村人均蔬菜收入达5000元以上,同时,光明村先后获得了“南通市农村先进党支部”、“启东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双文明单位”等10多种荣誉称号。光明村变样了,光明村人富裕了,不能不说说致富带头人-村支部书记袁彬。  相似文献   

8.
地处高山的嵊州市石璜镇白岭村,去年仅茶叶纯收入46万元,户均达到2万元。全村23户农家从10年前的43亩发展到目前的230亩,并在提高茶叶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引进试种名茶,请龙井茶炒制师傅过去进村辅导,参加镇名茶炒制培训班,去年仅龙井茶一项,全村可达12万元,户均达到5000余元。  相似文献   

9.
南华县沙桥镇石桥河村民委员会新村村民小组位于南华县城西北50公里,距沙桥镇政府31公里。全村共有50户197人,全部为彝族。地处高山地区,高寒冷凉,海拔2500多米,耕地为山地,人均有耕地1.4亩,主要从事洋芋、萝卜、大白芸豆种植和以肥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2005年,村组经济总收入达6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比2004年的2050元增长17.2%,全村拥有电视和音响50台(套)、摩托车4l辆、农用拖拉机29辆、移动电话30部、太阳能卫生间配套6户、公共厕所6间,全村已实现户户通路、通电、通水,通过改土治水,实现了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农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南华县沙桥镇石桥河村民委员会新村村民小组距县城50公里,距沙桥镇政府31公里。全村共有50户197人,全部为彝族。地处2500多米高山地区,高寒冷凉,耕地为山地,人均有耕地1.4亩,主要从事洋芋、萝卜、大白芸豆种植和以肥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2005年,村组经济总收入达6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比2004年的2050元增长17.2%,全村拥有电视和音响50台(套)、摩托车41辆、农用拖拉机29辆、移动电话30部、太阳能卫生间配套6户、公共厕所6间,全村已实现户户通路、通电、通水,通过改土治水,实现了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农田(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许多农村迅速走上了富裕道路。但就是在这些富起来的地方,也仍然有少数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户。据1992年底对一个富裕村的调查,这个村213户、836人,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8元,而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贫困户,还有11户、58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5.2%和6.9%。 为什么在富裕地区还有贫困户呢?经对这个村贫困户的排队分析,主要有四种原因:一是天灾人祸。二是致富无门。三是经营失利。四是不务正业。 多年来,人们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十分重视,但富裕地区的贫困户,却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今后要引起重视,积极做好这些贫困户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双溪村共有农户512户,人口1892人。全村水田面积4239亩,大部分田地低洼,经常发生内涝,粮食产出率极低,2000年以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1994年,傅建平、傅金如等村民为增加收入,抓住各地对鱼苗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时机,将低洼地改造成鱼塘,进行鱼苗养殖。每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很快成为村里的富裕户。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全村从事鱼苗养殖的农户达到423户,占总户数的82.6名,年产值达1000万元,农户年均从鱼苗养殖产业中增收上万元。  相似文献   

13.
村中村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南坑镇北部,距南坑镇12公里。全村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0户,总人口1374人;土地总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1919亩,山地2.04万亩;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2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86元。全村种植蜜柚4900亩,  相似文献   

14.
地处国道昆瑞公路沿线的云南省南华县沙桥镇新老村,海拔高度2500米.属高寒冷凉山区,是一个有103户、341人的彝族群众聚居区。全村有山林面积2000多亩,耕地478亩.人均1.4亩,且全部是旱地。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老村彝族农民的生活逐步富裕了起来。2007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村民拥有农用车13辆,拖拉机26辆,摩托车78辆,电视机103台,移动电话11部,洗衣机10台。全村村民全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自来水、弹石路通到了家家户户。  相似文献   

15.
发展家庭加工业促进村强民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元村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北首,靠近浙江,与青浦区、松江区接壤,总面积3.25平方公里,16个村民小组,560户,1990人.村领导班子和村民经济意识较强,针对本村人多地少、地理位置偏僻的现状,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加工业,促进村强民富.全村有700台羊毛衫加工织机设备,户均近1.5台,从事家庭羊毛衫加工.根据初步统计,家庭羊毛衫加工产值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100元.全村有300户村民在城镇居住,其中200户在城镇创业搞个体经营.  相似文献   

16.
吴力村是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闻名退迩的“水产专业村”,全村共有162户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发展水产养殖面积4800余亩,2005年创产值1248万元,获利480余万元,创税8万余元。村级经济总收入达2100万元,上空利税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村水产养殖基地被评为全省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示范基地和全市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村党支部分别被省委、市委评为“五好村党组织”和农村建设示范村。近日,叉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红旗村。  相似文献   

17.
石桥河村民委员会新村村民小组共有50户197人,全部为彝族。地处海拔2500多米,耕地为山地,人均有耕地1.4亩,2005年,村组经济总收入达6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22元,比2004年的2050元增长17.2%。全村拥有电视和音响50台(套)、摩托车41辆、农用拖拉机29辆、移动电话30部、太阳能卫生间配套6户、公共厕所6问,全村已实现户户通路、通电、通水,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农田(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街上村有 11个村民组、 429户 1785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 1997年底,全村人均占有粮食 235公斤,人均纯收入 601元,均在温饱线以下。为尽快帮助该村解决温饱,在地、县扶贫办的指导和帮助下,老凹坝乡党委、乡政府在该村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工作。自 1998年 11月 17日开始发放第一批小额扶贫贷款到 2000年初,乡扶贫分社在该村共发放小额信贷 9. 39万元 (分别贷给了全村 114户贫困户 ),其中用于养殖业的 101户 8. 09万元 ,用于加工业的 8户 8000元,用于经商、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开发的 5000元。这些…  相似文献   

19.
光明村的致富经徐步康江苏省启东市合丰乡光明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全村1777亩总耕地,536户、1367人,796个整半劳动力。1990年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全乡一直处于落后状态。1990年以来,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干部群众在稳粮增棉的基础上,大力发...  相似文献   

20.
正马套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地处灵山秀水的泰山脚下,与泰安接壤。全村503户,1645口人,辖地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6亩,山场面积7000余亩。村内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森林覆盖率达到85%,成为青山绿水、天蓝地绿的自然生态村;村民生活富裕、和谐幸福,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成为经济及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马套村按照市、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准确定位,突出"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