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是赫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赫哲族鱼皮旅游产品开发不仅有利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而且有利于推动赫哲族经济发展,实现赫哲族地区乡村振兴。赫哲族鱼皮旅游产品开发注重整合区域内部人力资源,创建鱼皮产品制作工坊,开发鱼皮产品契合现代审美,产品宣传利用互联网优势,重视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这是实现赫哲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在历史的演进中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鱼皮文化艺术是赫哲族文化的核心,鱼皮画是鱼皮文化的精华所在。赫哲族鱼皮画的保护是应国家要求而开展的重要工作。其保护和发展的对策是: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将鱼皮画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国家加大对鱼皮画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以及乌苏里江一带,三江平原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赫哲族特有的鱼文化传承。鱼文化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大众深刻了解认识鱼文化;利用旅游业发展鱼文化;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创新鱼皮制品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克莫奴是赫哲族传统体育特色运动项目。通过探讨克莫奴所蕴含的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可以传承和创新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民族认同度,对繁荣赫哲族民间体育旅游,提高赫哲族认同感和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独有的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饱含着赫哲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赫哲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伊玛堪所依托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变化,传承现状岌岌可危。把伊玛堪说唱作为赫哲族民俗旅游的重要载体,创新民俗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伊玛堪说唱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增强赫哲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利于发展民族旅游经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伊玛堪的表演形式及经典曲目及伊玛堪传承现状的解读,指出伊玛堪保护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伊玛堪保护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洼克乞"是赫哲族传统体育特色运动项目。通过探讨"洼克乞"所蕴含的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可以传承和创新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民族认同度,对繁荣赫哲族民间体育旅游,提高赫哲族认同感和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哲松  尤文民 《北方经贸》2013,(10):125-125
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考察法、综合分析等方法以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的地域性、经济性等特点为出发点,重点研究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内涵及传统体育中渔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求为保护发展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手工制作经久不衰,且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重视,由鱼皮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品种多样,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但由于掌握该项手工技术的传承人由于年老而逐一故去,因此传承和推介赫哲族鱼皮技艺成为紧迫的工作。而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无论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还是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都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进高职工艺类专业的课堂,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已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工艺类专业课程,而是一种对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教育传递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化下,关于少数民族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也成为了重中之重。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赫哲族的精准扶贫而言,也应当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视角来进行经济发展,提升其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较好的保留传统文化特色,这也较为符合精准扶贫的精神要求。本文研究中对赫哲族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况进行了阐述,探究了目前赫哲族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问题,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给赫哲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所带来的机遇。最后从精准扶贫政策视角下提出了赫哲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叉草球"是赫哲族传统体育特色运动项目。通过探讨"叉草球"所蕴含的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意蕴,可以阐释和发扬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亲和力,对繁荣赫哲族民间体育旅游,提高民族认同和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是赫哲族传承自身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人文习俗等唯一的形式,是赫哲族仅存的"活的历史教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语言的濒危,"伊玛堪"正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现代转化,采用创新、灵活的手段,为其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合理定位,从而实现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上世纪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一个同根同源的民族被一分为二,即现今一江之隔的黑龙江的赫哲族和俄罗斯的那乃族。两个民族都有着相同的饮食、服饰和生活习惯,民俗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对两民族进行民俗旅游开发可彰显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亦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同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对其进行民俗旅游开发已势在必行。通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黑龙江省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族民俗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两民族民俗旅游开发思路进行探索。这不仅可促进两个跨境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保护进程,也可促使中俄两国民间文化经济交流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侯玮薇 《现代商业》2012,(10):286+285
目前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主要依赖于著作权法,但是民间文学艺术是古老而赋有深厚文化色彩的、经过代代传承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仅靠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金融业进入全球品牌营销的时代,中行开展文化线索征集活动在创意上有区隔竞争对手的作用。2007年,人口只有4640的赫哲族,会做鱼皮民族装的只有75岁的尤翠玉;2008年,宁夏冯庄村的吕天才说,皮影戏将在他的手中失传,而他已经65岁了;2009年,伴随着一位鈡姓老人的过世,邵阳滩头年画也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同江与饶河赫哲族人聚居区的居民口述及实地调研,了解到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明清以来的移民的增多,分享有限资源人口增多、国家封山育林政策及周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有所变化,猎物减少,江里的鱼类资源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逐渐有所减少,因此,为了生存,大部分赫哲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的渔猎经济向农林商业转变,由于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的不同,其传统生产方式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在当前国家号召保护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赫哲族一部分人在以传统的打鱼为生的生产方式依旧可行,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需顺应时代,多方面多形式地发展其生存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引进课堂和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是实施音乐教育,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有效地传播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本土音乐在课堂中得到适度地补充性渗透的一种较好的途径,如何让古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传播,在校园里得到传承与发扬光大是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认真思考的,特别是技工院校,此类职业院校很少开设音乐课,可说近乎空白,这也许是值得技工院校探讨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业时代蒙古族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带来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蒙古族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蒙古族民间音乐艺术——抄儿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其的思考。与此同时,文章也提出了关于保护与传承的一些具体设想,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完整地保存,请民间艺人走进学校,让民间音乐音乐走进学校课堂,利用传媒来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等。  相似文献   

18.
范瑞 《商》2014,(12):277-277
戏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将这一古老的音乐形态与现代的音乐审美相结合,使得一些古老的剧种得以更完整的流传和传承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昆曲为例,对上海昆剧团到中国音乐学院进行昆曲教学后的演出做出文化阐释,企望这种以学校活态教学的方式进行传统音乐传承的现象能够长久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19.
李淑燕 《品牌》2015,(1):133
我国剪纸历史源远久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两千多年的发展,使它成为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民风文化承传的窗口,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始终与民间文学、戏曲、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脉。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产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农业社会中不断的传承与创新,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漆艺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但其实它却有与过去割不断的深厚的渊源、丰厚的遗产.我们如果把那一艺术的血脉贸然截断,必然会导致技术与艺术双重资源贫瘠,直接回影响到这一学科的健康成长,以致导致自我面目的丧失.前面的强调人(艺术家)的主体作用是创作的前提,但涉及到古老工艺传承的工作还是亟需有人来做,就现实意义讲,从创作而言.它是我们借以认识"漆"性、漆文化的一条直观便捷的途径,因为已经有那幺多精彩的作品、精美的创造来给我们提供感官认知,大师的杰作永远是开启漆艺术、漆文化殿堂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