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品牌》2015,(8):291-292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社会环境、职业期望和就业心理角度分析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以工科类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探索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陷于就业的困境,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进一步消除社会上传统落后现念的影响,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女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的提出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于一般工科院校,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好,但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就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形式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制定培养计划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丁惠灵 《现代商业》2014,(15):261-26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随之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并且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说的就是中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处境。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结合“美女经济”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社会现象,探究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突出,而作为工科院校的一个稀有群体,女生就业问题上并不"物以稀为贵"。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关注理工科女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秋乐 《商》2012,(9):44-45
该文运用"人力资本投资"这一视角,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分别提出了政府、企业、学校以及个人在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可实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女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有效投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就业形势的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处于"来自农村"和"身为女性"的双重枷锁下的农村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对当前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存在很大的问题,讨论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萍 《中国市场》2010,(44):127-12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在激烈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越来越庞大的失业大学生队伍已经影响到了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找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为大学生构建起一个相应的就业保障体系,以实现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在现阶段应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商》2015,(9)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格外严重,本文在此背景下,基于SWOT理论,对工科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桂花  耿欣 《中国市场》2012,(22):48-49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每到毕业时摆在每个学子面前的"老大难",而其中的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就占了相当高的比例。本文就其原因、就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出谋划策,希望能对提高女大学生的竞争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之路的前奏,也是学生走向就业之路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层面也很关注大学生就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真正就业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其质量与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息息相关。毕业实习对工科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社会、家庭、学生自身都息息相关。本文将从多年的工科学生一线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出发,总结大学生实习的必要性以及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的原则,提出工科学生实习与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及建设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地区6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就业意识性别差异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就业意识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与男大学生对比,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突显;女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模糊,对于未来在职业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男、女大学生在职场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因此,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就业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促进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凸显,已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现象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政府应加大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健全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为女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和提供社会保障,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女大学生自身也要增强就业竞争力,积极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4.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近几年有增长的趋势,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讨论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社会资源匮乏、缺少职业规划等三方面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球性金融危机寒流的强袭使得原本积重难返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现危机渐退,但寒流难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关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以助其应对就业寒冬,化"危"为"机",迎来就业春天,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女大学生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力,是坚持共享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福建省五所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从社会性别意识和女大学生个人性别意识两个层次,探讨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性别意识和个人性别意识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均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平等的性别意识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另外,社会性别意识对客观测度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更为显著,而个人性别意识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观测量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对湖北大学女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就业偏好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胡乾坤 《商》2013,(11):275-27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中国电子商务》2014,(14):141-141
通过分析员工招聘过程中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女大学生主动调整就业观念,做好就业准备,扩展就业渠道,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男女平等文化宣传以及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等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整体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成为高校及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剖析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就业政策、法律制度、经济成本等因素。要想破除就业性别堡垒,需要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强化平等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女大学生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等对策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