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阳地方戏曲小剧种资源丰富,地方戏曲发展渠道广阔,但剧团数量持续减少,剧团专业层级低,演出剧目数量减少且缺乏创新。其原因是安阳地方戏曲生存的大环境并未改变,财政支持不足,戏曲从业人员数量锐减、演员专业素质较低。保护安阳地方戏曲小剧种并加以推广保护,应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进行戏曲创作,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戏曲的投资和扶植力度,借助媒体发扬戏曲文化,培养观众群,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日前启动,首批预选的100个剧目涵盖54个剧种,其中32个剧种属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多选自中国戏曲经典作品。据悉,未来戏曲动漫的音乐将保留原作的精华,由优秀戏剧演员配唱。通过动漫形式,把传统戏曲神韵传达给观众,这无疑是个好创意。  相似文献   

3.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6,(12):115-115
时至2006年岁末,河南卫视将在成功举办前两届全国戏迷擂台赛的基础上。再次筹备擂响中国一第三届《梨园春》杯全国戏迷擂台赛。《梨园春》制片人总导演蒋愈红介绍说:“本届《梨园春》杯全国戏迷擂台赛在规模上超过前两届赛事,参赛剧种涉及除豫剧外的全国十几个剧种,《梨园春》杯全国戏迷擂台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群众参与的戏曲大赛,这次大赛最吸引观众的环节仍是擂台赛总决赛,各个擂主在决赛时都会拿出自家的绝活,届时比赛将异常精彩.值得期待。可以说总决赛将是今年《梨园春》栏目的年底精华版。”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6)
大弦子戏,属于弦索声腔系统的古老剧种,与柳子戏、罗子戏、卷戏属于一个源流,都是在元明俗曲小令的基础上,集民间俗曲之大成,数百年来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修饰和创造,发展形成的多乐调的戏曲声腔类型。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弦子戏这一民间戏曲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进而总结其在发展、传承、创新方面所应有的举措,同时使人们了解我们拯救这一即将消亡的民间剧种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
周薇  李跃忠 《商》2014,(36):121-121
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一波又一波巨大的冲击。然而如何让这些具有科学价值和历史底蕴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传承和保护呢?政府应该实施地方剧种保护和扶持计划,以剧种保护扶持为依托,推动地方戏曲团体健康发展,促进艺术的全面繁荣。文章以益阳南县花鼓戏为例分析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引导社会公众的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合理科学的保护地方戏曲,怎样把握管理的分寸,不使民俗变官俗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盘活了被认为是收视率死亡地带的戏曲资源,河南群众文化的领导品牌。  相似文献   

7.
《广告导报》2007,(12):131-131
10月28日,“擂响中国——第二届《梨园春》专业戏曲演员擂台展演总决选暨颁奖晚会”在河南卫视演播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范瑞 《商》2014,(12):277-277
戏曲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将这一古老的音乐形态与现代的音乐审美相结合,使得一些古老的剧种得以更完整的流传和传承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昆曲为例,对上海昆剧团到中国音乐学院进行昆曲教学后的演出做出文化阐释,企望这种以学校活态教学的方式进行传统音乐传承的现象能够长久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9.
“戏曲”、“武术”,“文物”,依托中原文化资源,河南卫视打造了三大王牌栏目,以独特文化资源打造栏目的同时,也杜绝了被复制模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秦腔脸谱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其绘制风格独特典雅与京剧脸谱﹑川剧脸谱并称中国三大脸谱系统,且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秦腔脸谱以夸张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艳丽的色彩表现人物的善恶、美丑、个性和身份与秦腔唱腔的宽音大嗓﹑浑厚深沉﹑凄切哀婉相得益彰,入目三分地突出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完美保持了原生态地域文化所孕育的精神内含。  相似文献   

11.
豫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传统戏曲,不仅是河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豫剧的唱腔也不断发展与提高;在其作曲中,为了丰富板式的表现力,也常将一些不同的板式自然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板腔体。  相似文献   

12.
彩调又称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是桂林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是一个地方历史记忆的表现.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桂林彩调的保护提供了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冲击.将桂林彩调的保护融入产业化发展路径当中,营造特色文化区,彩调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以文化资源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通过调研,文章以桂林彩调为案例,研究桂林彩调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京剧被誉为"国剧",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集中表现.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京剧的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舞蹈和武打等各种表演艺术手段所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超越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情感交流.因此,京剧不但是目前我国各地的300多个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更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集大成者.京剧经过长期的锤炼与磨合,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世界各种戏剧截然不同的,以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为其艺术特征的表演体系[1].城市景观空间设计分两类:软质空间和硬质空间.软质空间包括水环境、绿化环境,文化环境等;硬质空间包括建筑空间、街道、广场等场地空间.在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融入京剧元素,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参与和共融,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识,这不仅有利于促使国剧的发展,还有利于开创更具民族特色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广导 《广告导报》2005,(12):123-124
名家真唱 戏迷擂台 河南卫视品牌栏目——《梨园春》,11年长盛不衰,在中原乃至全国观众中不断掀起收视狂潮,自1999年以来,创下平均收视率25.8%,最高收视率35.7%的佳绩,栏目收视率同时段位居全国前三位,在中原五省、河南和郑州地区连续6年排名第一,现已成为当今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典范。栏目拥有稳定的老中青收视人群,其中,社会生活消费的中坚力量——25岁至44岁的观众占总收视人群的32.8%。  相似文献   

15.
朱宏秋  宋兴 《中国拍卖》2013,(11):48-51
河南博物院地处郑州.馆藏文物13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600余件(套)。藏品种类多样、风格独特.囊括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石刻、砖瓦、货币、书画、拓片、金银器等各个门类.涵盖了历史、文化、工艺美术、宗教、绘画、戏曲与音乐及建筑等各个层面。其中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保存最好、时代最早的管状乐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高校的实践为着力点,将戏曲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中,以高校和地方戏曲剧院合作的形式推动戏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从特色课程体系、社团建设和高校与地方戏曲剧院合作三个方面多角度探索高校传承戏曲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邓雯超 《商》2014,(33):112-112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产生、发展和演变包括了深厚的文化,受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传统文化的浸染。我国的戏曲发展,与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节日为戏曲的搬演提供了时机,影响着戏曲的传播,并且在艺术手法上影响着戏曲。同时,戏曲故事情节的发展又离不开节日,故事情节的推进又以节日为背景。  相似文献   

18.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4,(11):i011-i012
背靠着4566个消费品市场,近1亿的消费人口,年交易额2426亿的庞大消费市场,河南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刘保合却从来都没有沾沾自喜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一再强调下一步的工作仍然是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尽管,记者从收视资料和各项调查不难看出,河南电视台在省内拥有不可撼动的固定收视群体,特别是全国著名戏曲栏目《梨园春》,不但连年创下平均22%,最高百分之28.2%的高收视率,而且影响波及中国人口的三大省份,河南,四川,山东,河南的广告收入也在全国省级台中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9.
《市场周刊》2011,(2):8-8
近些年.不少地方剧种的传承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后继无人.或者受众萎缩.濒临灭绝。相应的,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据了解.中国现存172个剧种如果全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我个人认为太多了,必须做减法。  相似文献   

20.
陶秀珍 《中国市场》2011,(22):174-175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丰富的表演艺术手段和高度综合的表演程式,以及戏曲的传统观念受到现代意识的强劲冲击,戏曲现代化成为时代要求和历史必然,也是中国现实赋予戏曲的社会文化使命。传统戏曲能否现代转型?有无现代化的可能?成为当今社会谈论的焦点。本文就戏曲现代化谈一些自身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