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家族企业正经历“父业子承”的交接班关键时刻,家族企业内隐性知识的传承是代际传承的载体。文章运用多案例访谈研究提取了浙商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隐性知识要素,研究结果显示,开拓和冒险精神、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管理员工的经验、处理复杂事务的经验、敬业精神、家族企业内关系网络、传承者价值观念和技术诀窍与经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八类隐性知识传承要素。通过植入隐性知识分类矩阵模型,明确这些传承要素的隐含特征和传承意义,构建了浙商家族企业隐性知识代际传承矩阵,为隐性知识传承模式和机理研究提供内容依据,是基于知识观家族企业传承理论的新发展,对实现有效传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水平和程度可以反映组织的知识管理水平。本文从现有定性理论研究出发,提取组织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变量,建立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寻找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查琼 《中国电子商务》2012,(20):88-88,90
随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确定之后,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课题成为其中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型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为主线,归纳梳理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贾双双 《现代商业》2013,(35):167-168
本文研究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各要素特征,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方法进行隐性知识管理。介绍了对于隐性知识管理的案例表示、检索、修正与保留。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问题,可从已建立的案例库中寻找出最相似的案例和相应的管理方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在现代快速发展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贸易既能给进口地带来种质资源等物化型显性技术,又能带来农业管理经验等非物化型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还可以对农产品进口地以外其他毗邻地区产生后续空间溢出。考虑到隐性知识这一线性模型当中的空间遗漏变量,本文将国际研发知识溢出的线性研究范式Coe-Helpman模型扩展为非线性结构空间模型,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9-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产品贸易知识不仅对进口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首次溢出效应,而且其隐性知识对进口地以外其他毗邻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产生了显著的二次溢出效应,且二次溢出效应高于首次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隐性知识共享在虚拟企业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下虚拟企业内隐性知识主体的知识共享决策,根据相应因素分析,提出了促进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以期实现隐性知识的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隐性知识的出现变革了组织行为管理模式,要想实现组织内隐性知识的有序稳定流动,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必须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对于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隐性知识在企业中流动主要由信任和知识分布决定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深入开发和应用企业的知识,运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促进自身和客户企业的创新活动;隐性知识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的主体与核心;服务创新的前提是隐性知识的发掘和共享提升组织知识量;服务创新依赖于服务提供者和客户间相互作用的质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加快对复合型服务人才的培养,构建全方位需求的服务供应体系,深刻分析自身知识的特点与结构,在创建适合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前提下,对现有的隐性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利用,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与策略框架.本文参考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模式,首先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流程的论述以及知识管理中图书馆的角色转变提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图书馆知识管理要素:知识、用户、学习组织、互动和分享、管理者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建设,信息传播技术支撑的服务体系、协作学习型组织等5项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中个体隐性知识所发挥的作用是通过生产效率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由于个人知识既包括隐性知识,也包括显性知识,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不同个体在同样的设备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又由于隐性知识的特点,这种不同的生产效率从本质上说是由他们所具有的不同的隐性知识决定的。而对隐性知识的测量仍是知识经济领域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界定隐性知识俄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与提炼,就如何测量隐性知识及测量隐性知识的意义提出自己的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正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型,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谋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从隐性知识的内涵出发,基于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的问题、主要障碍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若干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以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的传播、共享以及创新。  相似文献   

1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本文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并提出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四种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组织最为重要的资源。本文首先讨论了隐性知识的内涵、特征,然后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步骤的模型以及其中的主要障碍,最后基于知识管理思想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的交流、整合、共享以及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辨析了"Tacit knowledge"的中文译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近20年期刊论文对隐性知识研究的角度、方向以及学科类别。通过对中外学者对隐性知识的涵义研究发现,学者们对隐性知识的界定仍然混乱,概念的模糊不清成为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此从最基础的角度——知识"发现"过程,研究隐性知识的"隐"性是如何演变为"显"性,据于此重构隐性知识内涵。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生代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产生机制,通过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来检验组织变革情境下目标取向对新生代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新生代员工的调研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做逐项检验。结果显示:证明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过程受到证明目标取向的调节作用,并且职业倦怠会在学习目标取向与证明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并丰富和延伸了目标取向理论的研究范畴,还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引导新生代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芬  刘秀  刘宏 《中国市场》2007,(39):188-189
传统知识管理倾向于强调技术,侧重于对知识的编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知识的分类,对隐性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界定,并认为实践社区能很好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共享及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影响三创载体的因素:转移的知识、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以及知识的显性和隐性特征.提出了三创载体知识转移的利益分配机制、教研责任机制、人才选择机制和学生选拔机制的主观保障机制和采用教学和带领实验团队的组织形式、建立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平台的客观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理论成为信息时代最主要和最新潮的管理理论,其中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当下建筑行业中离职率高、粗制滥造等部分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并未及时将企业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更好地为大家所共享。基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提出SECI知识转换扩展模型,并从知识创生的四个不同阶段探究建筑施工企业SECI模型的应用情况。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如加强人性化管理、关注隐性知识的特征和重视信息化手段等,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中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应用,提升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管理咨询公司的隐性知识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管理咨询公司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管理咨询公司自身知识认识上的模糊。管理咨询公司是知识密集型组织,隐性知识是其知识的主体和核心。由于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的特殊性,管理咨询公司的隐性知识管理面临着隐性知识的识别、开发利用和隐性知识的保有和创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关系交易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关系机制与市场契约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影响的概念模型,其中关系机制分为间接关系机制和直接关系机制,间接关系机制主要通过知识中介体现,直接关系机制包括共同目标和信任两个方面内容,知识交易主要从显性知识交易和隐性知识交易两个角度考虑。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中介和市场契约对显性知识交易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对隐性知识交易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共同目标和信任对显性知识交易和隐性知识交易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且信任对隐性知识交易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显性知识交易;市场契约在关系机制与知识交易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