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亚莉  钱福东 《中国电子商务》2013,(10):268-268,270
杰斯敏·沃德凭借小说《拯救骨肉》获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奖,作品围绕飓风侵袭,描写一家人的情感以及迎战灾难的故事。迄今为止,杰斯敏的所有作品都是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小镇是她创作的源泉,理解她作品里的小镇可以更好地解读作家本人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2.
邵芳 《消费导刊》2009,(6):229-229
《邻居罗西基》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创作的拓荒者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以十九世纪末美国中西部边疆开拓者生活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代表了凯瑟主要的文学成就。本文解读《邻居罗西基》中的人生观,以此研究凯瑟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所反映的人生哲学对于无止境追求物质财富、正陷入生态危机的当代人类社会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狂人日记》和《第六病室》是中国和俄国两个国家最经典的著作,i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正值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第六病室》作于一八九一年,这两个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创作的内容却极其相似,塑造出了两个病态的狂人,他们生活的都极为痛苦,最后都以悲剧收场。该文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悲惨结局等方面的分析,来寻找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4,(10)
欧·亨利,作为20年代美国非常有名气的短篇小说家,当代的短篇小说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构思奇特,文字言简意赅,语调风趣富有幽默感。欧·亨利善于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变化莫测的"欧·亨利式结尾",其著作有别具一格的艺术内涵。在这里,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位作家以及作者本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基础上,以《警察与赞美诗》这一作品为例,从选题、幽默感及语言特征三个方面,来展开对欧·亨利的写作风格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特雷西·基德尔(tracy kidder),美国著名非虚构类文学作家,其擅长于纪实文学等文学体裁的创作活动,其代表作品有《新机器的灵魂》、《学童之中》、《山外有山》等。《生命如歌》是特雷西·基德尔耗费7年时间跟踪采访并完成的非虚构类文学作品,作品中讲述了从两次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非洲男孩德奥的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
李芳 《商》2014,(13):69-69,58
唐代李功佐创作的《南柯太守传》与明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南柯记》同样描绘著名的“南柯一梦”故事。但两部作品在思想内蕴、情感指向以及终极世界的建构上却显示出截然不同的走向。本文从文本本身着眼,分析细节处理与文字蕴藉中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差异,并试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浮生若梦”思想及其内涵源流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V·S·奈保尔(维迪亚达尔·苏雷吉普拉萨德·奈保尔爵士,VsNaipaul,1932年一至今),英国移民作家,在西方文坛享有盛誉,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其擅长于运用其自成一派的文学语言,赋予文学作品或幽默、或悲伤的情感基调,并以此来表现作品中所要阐述的后殖民时代中的社会现状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对殖民统治进行讽刺等等。本文通过对小说《抵达之谜》中故事情节、文学语言、感情基调等内容进行分析,探讨V·S·奈保尔赋予作品的忧伤的感情基调,展示作者V·S·奈保尔在文学作品中所创造、表现出的印象画派的艺术美感,以及其为英国移民文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秦宇泰 《商》2013,(15):307-307
约瑟夫·海勒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黑色幽默文学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为时间背景的讽刺小说,大部分研究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该小说的讽刺性以及文中出现的逻辑陷阱上,很少有人重视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战争。在该小说中,海勒以一名二战老兵的身份,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对战争的不同看法,向读者揭示约瑟夫·海勒本人对战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谢昕婷 《商》2013,(8):218-218,166
李好古创作的元杂剧《张生煮海》流传甚广,诸多文人都有所记载研究。经过对元杂剧《张生煮海》的分段梳理,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对作品及其内容源流考证、文学史或者戏曲史意义、艺术特色以及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分析一直是研究重点。除此之外,其他深层次的研究还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不仅是晚清统治集团中有作为的中兴名臣,而且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创者。他一生都十分重视教育,他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中国近代系统教育制度得以形成。《劝学篇·外篇》里宣扬的发展留学教育的思想及改造旧书院、设立新式学堂的思想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思想观念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余越 《消费导刊》2009,(4):224-224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意大利导演、编剧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代表作品《天堂电影院》。本文将从导演的创作风格、影片故事发生的历史和宗教背景、影片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几个方面深入剖析、读解这部作品。笔者认为,这部影片将教堂的电影院作为整个故事展开的主要地点和关键线索,充满了基督教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理想与现实的追问,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一部《色·戒》耗费了张爱玲30年的时间才最终落稿,张爱玲的至爱之作却没有得到读者的认可。而李安根据这个本子拍得同名电影却让全世界关注,这其中的原因让人再次细细品味《色·戒》。  相似文献   

13.
孙宾 《商》2014,(43):144-144
《边城》与《苔丝》两部作品中都有典型的企慕情境,两者在企慕情境的营造及人物设置上,都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中西方文学传统不同,企慕情境在《边城》中形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整体的美学意境,它的悲剧性意蕴是诗性的;而在《苔丝》中,企慕情境则作为小说情节必要的一环,作者通过对其的拆解,达到了戏剧性的悲怆,形成了与《边城》完全不同的悲剧性意蕴。  相似文献   

14.
张杰 《消费导刊》2009,(9):226-227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拉巴契尼的女儿》,从分析男主人公拉巴契尼肆意践踏自然规则入手,延伸到他无情地主宰和安排自己女儿的命运,表现了父权制文化中女性和自然都处在被压迫和蹂躏的境遇中,从而揭示作品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初期著名作家。堀辰雄一生作品很多。因写《圣家族》而一举成名。《風立ちめ》[中文叫《起风了》]是其代表作。崛辰雄作品以“生”、“死”、“爱”为主题。堀辰雄从师于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一《風立ちめ》是他与未婚妻在八岳山麓富士见疗养院疗养与恋爱的经历以及未婚妻的病逝使他创作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6.
张丽红 《商》2014,(37):55-55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创作史研究在学术界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以紧密结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之间的关系来深度研究,研究《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史,其核心是研究共产主义同盟的关系与科学共产主义的关系而展开的,诸如一系列的问题研究,创作史的开始时间、作者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同盟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在影视剧创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参与投拍并打造出《历史的天空》、《国家干部》、《垂直打击》、《高纬度颤栗》、《错爱一生》、《玉卿嫂》、《诺尔曼·白求恩》等一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电视剧。从“为播出而制作”转变为“为市场而制作”是SMG正在尝试的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1939年——至今),美国著名作家,摄影家、音乐家。1992年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以《廊桥遗梦》一举成名,该作品又与其后期创作的《梦系廊桥》、《高原上的探戈》合称为“廊桥三部曲”。在小说创作过程之中,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擅长于将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结合在一起,在营造典型环境的同时塑造典型人物,以此来表现作品内容和作品中心主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小说《曼舞雪松湾》中故事情节、文学语言等进行描述,探讨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独特之处,展示作者为美国文学创作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懋学 《商》2014,(23):106-106
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并将中国精神介绍到法国以及西方社会。但两剧无论是在叙事层面还是在意义层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值得去深入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代表的苏轼《江城子》系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透视《江城子》中的苏轼词风,研究认为《江城子》中兼具豪放和婉约并存的词风,苏轼的豪放词开创了北宋诗词的新风格,扩展了新词题,赋予了诗词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