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浙“殇”     
引言“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这是已故浙商王均瑶的语录。和众多从“草根”崛起的浙商一样,王均瑶带有明显的“浙商印记”:大胆而敢于冒险,注重实践而吃苦耐劳,意志坚定而百折不挠。在浙商群体中,我们不难看到成百上千个这样的人。浙商已是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及经营者群体。对一个商帮的至高赞扬,莫过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2001年世界华商大会上对浙江商人的评价:“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最…  相似文献   

2.
业内动态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开幕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近日在浙江杭州开幕,来自海内外的1200多名浙商代表汇聚一堂,共襄发展,共谋未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信表示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敢为天下先、勇于闯天下、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浙商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运而生,为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凌平 《经营者》2006,(11):2-2
时间在化腐朽为神奇。浙江人在30年内制造了新中国的第一大商帮,30年内,他们以最漂亮的数字向国家贡献着GDP,而浙江是一个资源贫瘠、人口相对较少的省份。资本总是在最短缺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用。浙商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刚刚过去的五一,CCTV播出了《新浙商》专题,用整整一个黄金周的时间,描摹了新浙商的群体形象。全国上下都在研究浙商现象。在这个最大的商人队伍中,成员大多来自草根,也因此,他们“抱团”而战。有人说,晋商、徽商是商帮中的贵族,而浙商是商帮中的草根;晋商、徽商是官商,而浙商是民商。所以,在市场经济时代,晋商、徽商衰…  相似文献   

4.
简讯     
长兴个民协举办“全球通VIP浙商大讲堂”4月19日,由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主办,长兴县民营企业协会、浙江中科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全球通VIP浙商大讲堂”讲座在县紫金大酒店举行。该县228家民营企业老总  相似文献   

5.
浙商合作型文化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企业家之间的合作塑造了浙商文化中特有的"抱团"现象.浙江企业家合作型文化形成的机制一方面是基于地缘、业缘和血缘的重复博弈机制,另一方面则是浙商通过能动地参与到社会或社区活动中以形成稳定的社会纽带,从而引发商业合作的机制.作为浙商的特点之一,主动地追求合作已经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6.
道话浙商     
浙商的话题已经随着浙江经济的升温而持续讨论了很久,有研究他们成功之道的,也有为他们歌功颂德的,有挖掘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的,也有预测其发展的最终归宿的。也许连浙商们本身都已经模糊,到底自己是怎样发家致富的,正在成长道路上的小浙商们更加迷惘,自己的默默耕耘怎样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聪明、勤奋、勇敢的浙商审时度势、四处出击、创业天涯。如今,他们的努力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功成名就的他们也开始思索重新归乡创业、落叶归根、福泽故里。与此同时,浙江上到政府。下到民间,也在这片热土上营造了更好的创业环境,也为浙商回归营造了一片肥沃的热土。省外浙商和省内环境,达到了最好的对接——近几年来,陆续有大量的浙商外出后又归来,他们重新选择浙江投资、创业,并且谋划着全新意义上的再次走出浙江,用他们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占领更多的份额!这当中,既有在外不甚满意、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明智回归,如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也有综合各项因素,主动放弃国外、省外创业机会的魄力回归。如柏林、高生和他们的福克斯。他们的归来,无疑是“浙商回归”的第一波轻俏浪潮;他们的回归,无疑是在最好的时机,回到最好的地方,不断创造着最好的成就;他们的回归,同时也印证了浙江政府提出的“浙商回归工程”的高瞻远瞩,体现出中国民营经济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乡镇企业导报》2011,(11):62-64
万事利“浙商彩”等产品成为全球浙商大会专用礼品 浙江首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球浙商精英大会近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万事利集团公司为本次浙商大会定制了3000条“浙商彩”真丝长巾,“浙商彩”分经纬浙商(女款)和环宇浙商(男款)。万事利金纱羽系列车饰和真丝画册《新西湖十景图》,同样被作为本次全球浙商大会的专用礼品。  相似文献   

9.
一、小狗经济是浙江的显著特色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将目光投向了这篇生机蓬勃的土地。而小狗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钟鹏荣在考察浙江经济发展后概括出来的。(一)小狗经济穆诀和基本特征小狗经济这个名词,简单来描述即是经济活动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在浙江,这样子的情况可谓遍地都是。在那个刚刚开放市场的年代,当大部分人还在张望着政策与走向的时候,敢为天下先的浙商们便勇敢的投入了市场,各种家族式自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也是小狗经济最庞大的基础和雏形。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09,(17)
自在城.境墅创新空间别墅,为杭州地产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文心商胆需自在千年来,浙江商帮文化衍生了无数商业巨子。"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须自在"!或许就是第一代浙商胡雪岩,以一生写照留给浙江商帮的精神基座。其后第二代浙商以尝苦胆的精神和过人胆略炼成了一颗"商胆"。而第三代浙商代表马云一句"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又将第三代浙商的"文心"一语道破。  相似文献   

11.
齐和裕 《经营者》2006,(15):2-2
中国有四大商帮:晋商、徽商、浙商和粤商。随着后两大商帮的崛起.被誉为“商帮中的贵族”的晋商和徽商走向了式微,在短短20几年内迅速崛起的浙商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最终成长为中国第一商帮.浙江独特的地缘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浙商走天下的经历赋予了浙江商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烈的危机感,锻炼了浙商善于化危机为转机.化不利为有利超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浙商大会上,省委赵洪祝书记所概括的浙商八大精神,就是浙江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赵书记的讲话,提出了浙商要在新时期顺利实现自我转型的殷切期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行万里艰辛路创万贯富民财用什么样的褒奖之词来形容浙商这一特殊的企业群落应该都不为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浙江商人作为一个中国经济的独特现象,慢慢地为人们所瞩目。陈天桥、鲁冠球、徐冠巨、丁磊、宗庆后、马云、南存辉、杨元庆等等。在这些声名远扬,在商界如雷贯耳的名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背景,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浙江商人。  相似文献   

14.
凌平 《经营者》2006,(13):2-2
初夏,首届浙商大会如约而至。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合作·发展,不过还有点老调重弹。如果说大会还有一些亮点的话,那就是浙商关于“创新”的群体性焦虑,和那场票价高昂的“蓝海战略”论坛。从中,我们看到了浙商这一中国最富有群体的贫困,关于创新的贫困、战略的贫困,当然还有文化的贫困。“创新”确实是浙江民营经济最现实的困境:只有制造,没有创造。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足球世界杯在刺痛着浙江民营经济最敏感的神经:在德国,“浙江制造”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价廉物美的物品在世界杯的赛场内外大受欢迎。然而,我们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  相似文献   

15.
他山之石     
2006浙商大会在杭州召开2006年6月3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06浙商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浙江省内外的5000余名浙商,全省11个市、区领导,远道而来的全国24个城市的领导,全国23个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的会长及政界、学界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2006浙商大会”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石     
浙商并购迎来第三次浪潮“2006浙商并购报告”显示:以行业整合为主要特征,以资本市场为舞台的全新并购时代——浙商并购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到来!网顾浙商发展20多年的轨迹,上世纪90年代起参与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可以说是浙商并购的第一次浪潮。伴随浙商群体的成长,进入资本市场的欲望日渐强烈,浙商并购迎来第二次浪潮——收购上市公司。据浙江华睿投资管理公司不完全统计,截至  相似文献   

17.
像大多数浙商一样,我也是草根出身,只有初中文化;像大多数浙江企业一样,杰克公司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核心技术是装配工业缝纫机;像大多数浙江企业的成长历程一样,我也是靠东南西北地闯荡,从做市场起家的。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浙江的企业家大多数还处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从小老板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现代企业家的转化过程中,都在追寻能够在知识经济年代里获得更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世界》2007,(2):29-29
浙江浙商拍卖有限公司是经浙江省经贸委批准,浙江省工商局核准登记的拍卖企业。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是浙江省商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公司下设嘉兴分公司、乐清分公司,控股浙江浙商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浙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目前400万在外投资的浙商年产品销售额逾万亿元。如此巨额资本,显然是浙江独特的发展资源。于是一项旨在引导跨区域流动资本回乡投资、名为“省外浙商回归工程”的计划,正式被浙江省官方列入发展规划。浙江希望凭借该工程,在包括今年在内的未来5年中,引进300亿元省外“浙籍”资本。数百亿的财富将走向何方?那么,业内人士又将如何看待这一“省外浙商回归工程”?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小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浙商投资非洲现况的介绍,从内外因角度论述了浙商投资非洲的原因。从内因来看,首先是由于国家和浙江省政府倡导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社会,保持同各国家和地区友好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鼓励浙商走进非洲;其次浙江省内资源紧缺,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成为浙江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再则浙江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等问题,促使浙商们纷纷寻求投资非洲的探索之路。从外因看,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趋势下,非洲丰富的资源、诱人的市场前景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最后,笔者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了浙商投资非洲所遇到的困难,如语言沟通障碍、风俗习惯差异、企业管理和融资瓶颈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