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美、中东和东亚:一个国际收支失衡的新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其他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不断积累为表现的国际收支全球失衡日益突出(图1)。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两种力量的推动作用:一是美国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刘伟 《金融经济(湖南)》2009,(6):10-11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直接导致了中美贸易的失衡以及中国在中心—外围模式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失衡。这种失衡通过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经济结构影响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失衡,进而导致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风险,潜伏着货币危机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的经常账户累计积累了3万亿美元的赤字。当大量的美元债币进入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与货币错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被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作为货币尚未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导致了严重的货币错配。本文从国际收支失衡的角度,采用AECM指数体系,对1985~2004年中国的货币错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虽然货币错配及其风险尚未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但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货币错配及其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陈扬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3):71-75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是很难长期持续的。由于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对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结构及流向的不合理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应该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积极主动地调整目前失衡的国际收支结构以应对美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可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收支失衡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不同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模式有所不同。受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属于双顺差模式。本文通过对国际收支失衡成因及量化指标的分析,结合某些国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相关经验,提出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与以往几次金融危机发生在外围国家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中心——美国,随后迅速向外围国家传导,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导致本次危机的原因,其中,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矛盾交织、问题突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改革也是历次"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撰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失衡、美元泛滥、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美元高估需要贬值(相应表现为人民币相对美元低估从而面临升值压力)的大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外部不平衡。本文评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认为资本和土地市场扭曲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1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各国相继实施了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直接加速了资本的跨境流动并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金融资本在高速的流动中迅速增值与膨胀,并部分表现出与现实的脱离.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研究》2016,(1)
长期以来,分析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时(IMFS),学者们更关注经常账户,鲜有研究资本账户。无论是正式的模型分析,还是描述性历史分析,皆是如此。当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分割时,这种研究方法可能是合理的。但是,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情形下,这种分析方法的缺陷就非常明显,因为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联。资本账户"零和"使得关注点由从商品市场转向资产市场和资产负债表。从这个角度来看,IMFS会变得不同。IMFS最大的缺陷在于其放大了金融繁荣与衰退的倾向,由此产生巨大的金融危机,即所谓的"过度金融弹性"。评估IMFS潜在脆弱性,必须跨越支撑国际收支统计的居民/非居民的分类,从跨越国家边界的决策单位(银行、非金融公司)的并表层面进行分析。为此,本文回顾了历史上两个严重金融危机的表现,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最近金融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审视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美元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递减效应,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呈现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本质是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全球流动性膨胀与图际货币体系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描述了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本位货币美元以及欧元向外过度提供引致全球流动性膨胀的机制和规模,指出了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的过程,进而从境外美元资产规模和投机资金力量、美国外汇储备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不可避免的原因,目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只是美元危机的一个前奏。最后文章指出国际第二大本位货币欧元已经加入了无节制扩张行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巨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全球货币体系与亚洲货币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在20世纪的100年里,从金本位到美元本位、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从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到解体、从欧元面世到单一货币启动,全球货币体系的变化令人应接不暇、触目惊心.世纪之交的国际货币领域更是雷雨交加,新兴市场国家轮番的金融危机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而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更是给美元化国家以迎头痛击.在欧洲单一货币成功启动和美元化国家危机并存的金融背景中,亚洲货币何处去?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受聘仪式上的演讲则给我们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Engle-Granger两步法和引用虚拟变量的方法,采用1992年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分别就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是否产生影响做出检验。结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力度较大,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此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协整的方法,寻求到新的稳定的长期货币需求方程。并且,通过建立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我国短期货币需求的动态变化,并从中发现狭义货币m1更能反映我国货币政策对短期货币需求的控制情况,应将m1作为货币政策的反应变量。最后,本文指出只有灵活、及时地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增强人民的信心,拉动内需才能应对外来环境的变化,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和面临的风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能够持续的讨论十分热烈。本文结合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从美国经济结构的潜在转型和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两方面,深入探讨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其面临的风险,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