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明 《当代陕西》2006,(11):54-54
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诗人许浑曾两赴长安受职。第一次当为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诗人约57岁,出任监察御史,正八品上;第二次为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诗人升调工部,任虞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这两次履职都留京不长,便外任地方。许浑的代表作《咸阳城西楼晚望〉应该是诗人在履职京师期间创作的。其诗云:  相似文献   

2.
驻村随笔     
今年6月底,单位派我到洋县洋州镇孤魂庙村驻村扶贫一年.几个月来,我感受颇深. 所见 孤魂村位于县城以北10公里,因100多年前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激战遗尸过万,百姓修建一座孤魂庙,村名由此而来.这里位于著名的傥骆古道南口(北口是周至骆谷),该道是西安至汉中盆地最近的一条路,建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唐朝两任皇帝经此道避难,岑参、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杨慎等大批诗人留下了千古咏叹!村委会东北侧是宋时洋州知州文同的故居,“胸有成竹”典故即出此处.这里是东方神鸟——朱鹮的主要生息地,稻田中、小河边时常可见其翩迁飞舞.  相似文献   

3.
盛唐之后的大历诗人,他们的创作多以描摹山水自然为主。然而没有了强大的国力做基础,又使得这时期的诗人创作更多充满了灰暗的无奈和感慨,无力之下更多展现出的是诗人对外界的漠然和自身悲苦的慨叹。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朋友的交游。李白在与诗人朋友的交往中更显得情趣相投,如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人。他们交流思想,碰撞才情,在唱和答赠中表现出盛唐诗人张扬疏放的自由性情和执着乐观的政治追求,展示着盛唐诗人的情感面貌。  相似文献   

5.
海默  星汉  黑眼睛  小兰 《东北之窗》2014,(15):76-77
正东沟,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之前从没有听说过的小山村;东沟,一个美丽的地方,因有诗人相聚于此,它的美丽中注入了诗意。2014年7月4日至6日,由《海燕》和《中国诗人》联合主办的为期3天的"石河之旅"2014中国诗人(辽宁)读诗会在普湾新区石河街道东沟村月亮山庄举行,来自全省的30余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是一次极具魅力的诗会。一些身在偏远地方的诗人知道消息后,在7月5日凌晨4点赶到,有的女诗人由于路途不熟,  相似文献   

6.
鲍溶是中国文学史上声名不显的小诗人,《秋怀五首》是其五言古诗的典型代表,而在同时代的韩愈、孟郊分别作有《秋怀十一首》和《秋怀十五首》,但韩、孟都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大诗人,将其与鲍溶这样诗派倾向不明显的小诗人的同题之作共同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挖掘"小诗人"的"大作品"。  相似文献   

7.
诗人商道     
邓熙 《新财经》2007,(9):62-63
做商人,太苦太累;做诗人,容易走极端。心智文化让韩利民在诗人与商人之间找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8.
正吴芳吉(1896年—1932年),重庆江津人。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其才华灿烂夺目,与苏曼珠的俊逸才华前后辉映,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著名诗人。著名爱国诗人吴芳吉,重庆江津人,世人称之为"白屋诗人",在其短暂的36年生涯中,以诗人、教育家的身份建树颇丰,同时从"清白之家"继承家风由己及下一代,营造了良好的家风。  相似文献   

9.
在商人眼里,他是商人黄怒波;在诗人眼里,他是诗人骆英。  相似文献   

10.
正用诗歌来诠释一座诗意的城市,是最直观的方式,也是诗人反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方式。宁波,自古就是一座诗意的城市,现代的文明之光赋予她更多的诗意所在。我的案头恰好有一本新近出版的2018年宁波诗历——《诗驿站》,收录了53位宁波诗人写给宁波53个文化地标的诗歌。诚如前言所述:这是宁波诗歌界第一次以年历的形式展示宁波诗人的面貌和作品,也试图以诗歌的形式描绘宁波的部分文化地标。这是诗人对所在城市的情感认同和地域认知的一次梳理。诗人们从  相似文献   

11.
安史之乱(755-763年)使唐朝从鼎盛的巅峰上跌落下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臣朋党相争、朝臣同宦官之间的南衙北司之争此伏彼起.政局经常动荡。但唐朝又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经济文化仍然有所发展,大唐帝国崇高的国际威望也仍然得以保持。其原因之一是唐朝后期还有完宗、武宗、宣宗等几个很像样的皇帝,有郭子仪、李晟、李吉甫、襞度等众多优秀的将相。唐宣宗李忱在位十三年(846-859年),人称其政“有贞观之风”,赞誉他是“英主”、“明君”,是“小太宗”。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肯定说:“李忱时代,在晚唐算是盛世。”  相似文献   

12.
《今日重庆》:一个真正的诗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在你心目中,诗人究竟是个什么形象?谢长安:谈到品质,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内心的诗人情怀。其中包括"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博爱心胸和"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骨风神。同时还应该具备孤独感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聂美琪 《魅力中国》2014,(16):95-95
芒克是一位率性自然的诗人,他忠于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在一九七三年,正值文革的时期,他创作了《路上的月亮》、《天空》和《太阳落了》等诗歌,表迭了自身在特殊时期的哀伤、悲愤和反抗。而在《路上的月亮》中,“月亮”意象被诗人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更是表迭着诗人忠于直觉来保持诗歌自然风格的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相联结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诗中的鸟的意象是诗人人生经历和现实生活的写照。鸟的意象标志着陶渊明人生转折的前后两个阶段。陶渊明诗中的飞鸟(自由之鸟)意象,寄寓诗人早期对功名理想的追求,以及归隐后重获自由的闲适自然。羁鸟(笼中之鸟)寄寓诗人对官场的清醒认识和自己精神家园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为人豪迈洒脱,狂放不羁。他壮志报国,却一生流离;他纵情于酒,却因酒而逝。酒是李白一生中的不可或缺,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掩饰着诗人落寞。李白因酒而名,因诗而名,是痛饮狂歌的有着赤子心性的"谪仙人"。  相似文献   

16.
钱欢青 《走向世界》2014,(47):115-115
2008年4月,在一个名为"创建山东诗意校园——春天送你一首诗"的活动中,我见到了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梁小斌。热爱诗歌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诗人曾经写下的那些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诗句。活动是在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边上的历城一中举行的。同学们特别热情,来自北京的诗人和山东本土的诗人也都朗诵了诗歌。本来梁小斌也要朗诵诗歌,但是他却临时取消了。活动结束后,一行人在附近找了家饭店吃饭。我趁机坐到梁小斌和他的夫人旁边。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改革与战略》2004,(4):112-115
古典诗歌与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非常接近:诗画相通,引诗入画,画面诗化。影视导演要用诗人超越现实、超越生活的“诗人之笔”,拍出“诗化”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吕佳 《黑河学刊》2006,(1):51-52,62
唐朝诗人李贺《苏小小墓》一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风雨之中墓地上的景象。由于身世遭遇的惊人相似,使得李贺这首诗成为历代吟咏苏小小的诗中最能打动人心者。他描绘的苏小小形象,又是他自身品质高洁、才华横溢的真实写照。诗人的悲剧甚至比苏小小更深一层;苏小小毕竟已逝,而诗人却活在一个结果在前,行为在后的荒谬之中。李贺笔下的鬼境与阴冷的现实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统一起来。这首诗从多个方面折射出诗人的心态和他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意象,阐释了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咏月的情怀,解析了咏月蕴含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使月这一意象有了丰富的内涵,具有寄托诗人思乡怀人、悠闲超脱、孤独落寞情怀和启迪哲理的功效,历代诗人借月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解读了诗人狄金森的诗歌“我品尝一杯从未酿造的酒”。通过对酒具、酿酒的莱茵河水的描写;对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歌颂,树起了一个醉汉形象:醉汉肆无忌惮的喝着家乡大自然这无需酿的酒的行为,表现了诗人的力量与顶天立地的豪情。诗歌描写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颂歌体的应用,虚构和夸张的措词,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