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严萍  司宇佳 《会计之友》2006,(29):74-75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措施出台,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将参考一揽子货币来确定.至此,人民币升值风波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没有消除.笔者认为,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以此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货币因素与实体因素.从货币因素来看,世界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比我国快一倍.从实体因素来看,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的增长.文章最后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大幅变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五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力保"坚挺",博得各国掌声;五年后,人民币汇率坚持"稳定",面对的却是多国"声讨".在国际通缩、经济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走强,尤其是出口的迅猛增长,成为一些国家操纵"人民币升值论"的注脚."让人民币更值钱",听起来不错,但很多事情,是不能简单地去从字面上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由中国对外贸易的双顺差,人民币供求不对称,汇率改革遗留的历史问题等原因造成的.其一,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财政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状况,利率水平以及货币政策,政治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收支是决定汇率基本走势的主导因素.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出口的大量增加以及外资以每年50亿美圆的流入使得我国出现了国际收支的大量赢余.  相似文献   

5.
2003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是中国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从6月份开始,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代表美国政府公开表明希望中国政府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的币值,日本也紧随其后极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一时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空前增大……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8.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许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人民币顶住了巨大的贬值压力,有效防止了汇率贬值多米诺效应,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为了消化和吸收这一损失,5年以来中国推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至今这一政策还不能完全退出。如果现在提出人民币升值,势必再次造成中国经济的巨大损失。国内升值压力并不明显人民币升值的一个主要压力是来自全球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大敌。为预防通货紧缩,2003年6月26日,美国宣布再次降低联邦基金基准利率,这是美国自2001年1月以来第13次…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已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的话题。文章在对人民币的现状和升值压力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对解决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因素和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且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从发展趋势看,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有增无减。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是缓解或减轻这种压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把银行利率市场化正式确定下来。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实现银行利率浮动化是有可能的,但其他的中小商业银行实行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利率市场化的最终收益者是谁呢?而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也曾表示,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有没有必要重新估值。人民币升值不会危及中国的经济前景,这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又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10月,我国广东以及江浙的一些外贸企业就要忙的不可开交,国外的圣诞节订单如雪片飞来。而今年的10月都快过去半个月了,一大部分企业都在叹息:“在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制造快乐的企业们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双节前10多天的“人民币对美元”话题节后再次成为刺眼的标题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版面。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5.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论从国际方面还是从国内方面来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都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虽然人民币升值能带来某些正面影响,但其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开发》2003,(3):36-3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把银行利率市场化正式确定下来。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实现银行利率浮动化是有可能的,但其他的中小商业银行实行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利率市场化的最终收益者是谁呢?而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也曾表示,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有没有必要重薪估值,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危及中国的经济前景,这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又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少敏 《价值工程》2013,(12):180-181
近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一直是世界所关注的经济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稳步升值。  相似文献   

18.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某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均衡角度从中国贸易赢余、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及外汇体制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暂时性以及揭示了某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本文指出,人民币没有升值的经济基础,也没有长期升值的压力,并对短期由于贸易赢余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给出了缓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海外热钱对我国市场的不断涌入以及美元的贬值,使人民币呈持续升值状态,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而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现实,针对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从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及国际压力分析了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以期为化解或应对人民币继续升值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造成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原因有很多,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将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