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了《经济研究》第6期王瑞荪同志的文章《一个历史唯心论的黑标本》,感到有些糊涂,尤其是所有制性质与领导权归根到底谁决定谁这个问题更令我不解。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把不解的地方提出来,请王瑞荪同志或其他同志帮助我解决。王瑞荪同志认为:“所有制性质决定领导权的归属”,“在社会主义社会,企业领导权的归属,也只能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权到底应该归属于谁呢?按照文章中“所有制性质决定领导权的归属,而不是领导权的归属决定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果失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的时期,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而决不能搞坏;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只能使它们形成新的优势,而决不能使它们失去优势。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缺少活力,不是由于所有制的问题,而是由于体制问题、经营机制问题。根本的出路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2016,(12):4-17
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看法推导出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的结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此条件下,即使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的企业或者经济单位的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不一样,为了鼓励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允许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社会不能无偿占用或者调拨企业的产出,企业之间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否则会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浪费。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和交换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公有制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原理,并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高度成熟发达的高级阶段、所有制演进到单一公有制的时候,将不再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所有制,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具体表现——企业竞争力来实现。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公有制企业,最终要被其他形式的所有制所取代,因此,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传统做法遇到了挑战。市场竞争,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使得用行政方式来维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失去了意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公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公有制企业主体地位的获得将是企业自身而不是政府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七月盛夏,记者在秦皇岛海滨就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鲁从明先生。 鲁教授首先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谈起。他说,市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环节很多,最基础的环节是搞活企业,这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因为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谁来配置?主体是企业。这就必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只有这样,它才愿意去关心市场,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并不具有所有制属性,其核心问题是由“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来决定企业法人产权的归属,因此股份制与公有制不是一回事。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论断是侧重于理论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则侧重于改革实践。股份制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决定着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 ,深入研究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都非常必要 ,非常紧迫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理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管理企业干部的格局 ,实行谁出资、谁管理 ,逐步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管人与管资产既紧密结合又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8.
谢康 《广东经济》2000,(5):10-11
我有两个至今没有泯灭的理想,一是认为企业不会有懒人,如果企业有懒人,肯定是这个企业存在有让人懒的制度;二是我不认为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好。国有企业搞不好,制度不是必然的内因,因为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也有搞不好的,国有企业也有办得成功的。国有企业搞不好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制度问题不是关键。我们看到的来中国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似乎个个成功,而没有看到它们也是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上通过激烈竞争才脱颖而出的,不少外资企业由于竞争失败,根本就没有机会来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9.
纪玉山 《经济纵横》1994,(11):39-41,49
国有企业改革中值得思考的几个认识问题纪玉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们彻底转变观念,解决好以下几个认识问题。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搞私有化现在,一提到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人就把它与所有制性质的变更相提并论,认为用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探索建立企业家的生成机制,让企业家从多种渠道诞生 1.让企业家在市场中降生。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政府一纸任命的,只能由市场来检验。政府要为企业家施展才能搭好舞台,加速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一大批国有企业领导人。仍然要由上级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趋势下的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有两个至今没有泯灭的理想,一是认为企业不会有懒人,如果企业有懒人,肯定是这个企业存在有让人懒的制度;二是我不认为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好。国有企业搞不好,制度不是必然的内因,因为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也有搞不好的,国有企业也有办得成功的。国有企业搞不好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制度问题不是关键。我们看到的来中国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似乎个个成功,而没有看到它们也是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上通过激烈竞争才脱颖而出的,不少外资企业由于竞争失败,根本就没有机会来中国发展。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最主要开展两项业务,一是占领市场,二…  相似文献   

12.
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脱离生产方式抽象地研究分配问题.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公平分配.不同生产关系有不同的公平标准.围绕着分配问题兜圈子,是庸俗社会主义.毛泽东批评了分配决定论,强调研究分配问题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交换不能决定分配方式,只能影响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能夸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仿佛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就使得分配领域从按劳分配变为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我国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所有制结构演变引起的,不能把分配制度的演变概括为"从按劳分配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王宇 《经济纵横》1996,(2):43-46
国有企业与企业一般──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几个理论问题王宇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主要还是在权力而不是在市场的基础上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仅仅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现实,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在于如何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是一项更为艰巨、复杂...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政府在引导市场的具体发展上功不可没.通过政府干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来配置资源,以求对经济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在2008年开始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所引起的产能过剩、房地产价格泡沫和地方债务违约等问题的影响后果开始恶化.过去靠着政府来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式应该舍弃.与其还抓着实行政府行政干预的手段不放,还不如让市场中的各个企业自己决定应该如何发展、往哪方面发展,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来引导企业发展方向.我们不应该提倡过去的鼓励投资的产业政策,也不应该提倡用抑制投资的产业政策去产能,政府应该简政放权,由市场的供需来决定哪些企业应该退出或进入,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市场充满活力,由竞争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因此,我国由计划经济完全转向市场经济起,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就已发挥作用。从实践上看,价格的高低,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安排,产品消费的抉择,都根据市场机制的信号决定。因此,过去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并不排斥其决定性作用,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应克服当前理论宣传中一些理论逻辑上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理论不应照搬西方理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限于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内容与西方不完全相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党和政府决策决定。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把国有企业现存的国有资产推向市场,实现国有资产市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关键问题,是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产权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它既不是指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权",也不是"放权让利"思路下的经营自主权。产权改革,不单纯是一个明晰化的问题,或界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问题,它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财产的独立占有、支配、运营和处置。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概念,它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在产权市场上进行流转、交换、更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问题在于搞活资本、追求资本所带来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正>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甚至关系我国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对这个问题迄今已作了大量研究,但离达成共识,似乎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怎样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运行的目标必须是国家宏观的、长远的、全局性的社会经济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又必须有其微观的价值取向指标。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其运行目标是双重的。由此决定其行为既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政策和指令,也取决于市场信号。因此,对其绩效的评判,也应是双重的。既要看其微观经济指标,也要看其实现的宏观社会经济价值。 国有企业不仅其运行目标是双重的,而且当其社会经济目标与微观经济指标发生冲突时,它首先要服从政府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和调控目标的需要,从而使国有企业往往不能把盈利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按照盈利目标来衡量其效率就显得较低。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国有企业微观效益低并不意味着其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的贡献低。问题往往正是由于其对宏观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才使其微观效益低。正因为如此,从统计资料上看,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其微观经济效益大都略低于其它企业。 因此,我们在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与其它类型企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张宪平 《经济师》2000,(5):33-3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作为这种体制的微观基础只能是全社会一个大工厂的组成部分 ,因此 ,它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了市场经济后 ,提出要重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是如何重塑 ?大多数都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要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 ,并且形象地描述为 :“企业要不找市长找市场”。既然把企业推向市场 ,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靠竞争机制来实现的 ,国有企业又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 ,因此 ,又顺理成章地提出 :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要使它成为市场经济大舞台中的主角。这实际上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所提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伟  于良春 《经济研究》2019,54(10):74-88
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不同改革方案实施次序的选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一个企业顺序进行研发竞争与产量竞争的框架下,本文对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化以及市场化等改革方案的绩效以及可能的改革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社会总福利为标准,国有企业改革应首先推动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为特征的结构化改革;进而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不同所有制资本共同持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市场化改革,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扩张路径。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沿改革路径的推进,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及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均需做出相应改变,这意味着要同时实施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产权是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基础条件。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解决公有制产权载体的创新任务。所有制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目的。所有权分解原则奠定现代企业制度基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