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粮食生产和供求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 ,人们对粮食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农民要致富 ,只有走市场路。如果按现行的种植习惯、品种、质量继续搞下去 ,要致富奔小康是难以实现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农民追求更大效益的迫切要求。眉山地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把握好调整的原则 :(一 )实事求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 ,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 ,宜林则林 ,切忌一刀截。要根据气候、土壤、种植和消费习惯、市场容量实事求是地调 ,…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宜宾市粮食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粮食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因地制宜调结构,突出特色抓玉米,收到了初步效果。一、统一思想认识,把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与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调整粮食生产种植结构不仅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也是关系到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中要合理定位,要通过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转变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市粮食局成立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把积极参与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与订单收购粮食作为今年全市粮食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农业部最近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抓好当前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农业部强调,一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通过进一步宣传落实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农业税减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基本农田保护等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要做好种植引导工作。要加大信息调度,及时发布生产、气象、技术、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生产。要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导他们合理调整生产结构。三要重点做好生产技术服务工作。迅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加大,粮食生产和供给状况好转,已过去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供求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开始进入基本平衡与年际间波动并存的阶段。农业发展的障碍将开始由资源约束向资源与市场需求双重约束转变。因此,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就迫切要求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但由于粮食需求存在较强刚性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不应盲目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而应根据各地区情况制订粮食种植最低警戒线,并以立法形式确定。一方面以免造成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免引起粮价的较大波动。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搞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如何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情况如何?农发行信贷管理怎样适应新形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到四川省北部粮食基地剑阁县的城北镇碑梁村、凉山乡珠珍村、碑垭乡刘家村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上述专题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一、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1.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被打破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农民对退出保护价的粮食品种表示认同和接受,粮食种植开始向多元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尝到了结构调整的甜头。凉山乡珠珍村农民邓光剑…  相似文献   

6.
2003年,湖南省临湘市粮食局为提升粮食生产品位,改善粮食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企双赢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农村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以订单形式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品种。通过1年的实践,订单粮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的供求关系已由余缺调剂逐步向品质调剂转变。因此,如何搞好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摆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在各地普遍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就,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粮棉油种植格局,初步呈现了农牧副渔各业发展的态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过去寻常百姓难以问津的各种名贵菜肴现在一年四季物美价廉,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产品产业、科致富带头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良好的开局面前,我们不能不看到作为传统农业优势产业的粮食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面临不断滑坡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粮食自身也有一个结构调优的问题。特别是目前乃至今后粮食仍将是主要农作物,调优粮食品种结构更具现实意义,应将调优粮食生产纳入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中。  相似文献   

9.
这次全省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会议 ,主要是传达贯彻全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会议精神 ,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面临的新形势 ,研究部署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粮食购销政策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一、继续加大推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力度随着市场需求变化 ,我省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情况和矛盾 ,突出表现为优质品率不高 ,市场销售困难 ,粮价持续下跌 ,种粮效益下降 ,农民增收缓慢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 ,省委、省政府加大了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 ,优质稻开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  相似文献   

10.
一、实行“订单农业”的难点1 .农户对调整种植结构存有疑虑受传统农业的影响 ,农户对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有畏难情绪 ,对优质粮产出后的收购及价格问题 ,粮食优质品种的栽培要点、丰产性、抗病性存有较多疑虑。粮食部门近年来没有专门的农管员与农户直接宣传相关政策 ,也加大了推广实行“订单农业”的工作难度。科研部门长期争论的“优质不能高产 ,高产不能优质”理论更让他们举棋不定 ,因此绝大多数农户更乐意按习惯种植质次价低的老品种 ,而不愿冒险去种优质高产高效粮食品种。2 .对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的扶持力度亟待加强推广优质粮食品种 ,…  相似文献   

11.
一、调整粮食供给政策(一)适度控制年度粮食总量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激励农民增加产出,势必加剧供求矛盾,促使粮价下滑,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这种过量产出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因此适度控制粮食产出是必要的。国家应利用当前粮源充裕的有利时机,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还湿地的力度,鼓励农民休耕、轮作,对农民休耕的粮地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二)加快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要适应市场对粮食品种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从三个层面调整粮食结构:一是由“二元结构(粮、经)”向“三元结构(粮、经、饲)”转变,把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邻水县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大力压缩劣质粮食生产,扩种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小品种粮食,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初步效果。一、大力发展小品种粮油1.气候条件不适宜小麦、水稻生产邻水县自然灾害频繁,每年五、六月份阴雨连绵,对小麦后期生长极为不利,芽麦高达20%~30%;七、八月份连续伏旱,影响水稻果实的形成。稻谷、小麦质量差,农民增产不增收。2.农民有种植小品种粮油的习惯在今年大春备耕工作中,该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建设优质粮油、优质柑桔、优质西瓜、优质蔬菜和优质畜产品等五大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须以提高粮食总产为前提。从总量看 ,我国的粮食供求基本达到了相对平衡 ,但从长远看 ,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许多因素是难以避免和消除的。特别是21世纪 ,一个将拥有1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足以引起我们在粮食上的忧患意识。目前 ,一些劣质品种粮食销售不畅 ,库存大量积压 ,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太多了 ,再长粮食就没有出路了 ;着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也不是意味着削减粮食种植面积 ,更不是向农民发出“谷贱”、“卖难”的信号 ,而是要解决品种和质量不适销对路问题。因此 ,要引导农民适应粮食市场国际化竞争趋势 ,使…  相似文献   

14.
郑晶 《南方农村》2005,(6):40-42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沿海省(市)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及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广东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选取了与广东粮食生产习惯、种植结构相似的南方水稻主产区各省作为比较对象,对广东现实的粮食生产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进行总体测算和评价,进而论述了广东省粮食产需矛盾,并提出了近中期广东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湘西自治州农户全年粮食种植意向、截止2004年3月底农户春耕备耕情况、农户出售和储存粮食情况等调查基础上,对自治州全年粮食生产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随着中央一系列保护播种面积政策的落实及农业科技的推进,其粮食产量有望增加。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把自治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加以重视;依靠科学进步,加强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培育适合地方特点的新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特色粮食产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统筹粮食与其他农作物生产,协调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粮食购销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2001年,国务院部署在粮食主销区拉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序幕。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国家决定通过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来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市场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以来,国家出于调控收购市场需求,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考虑,又先后启动了玉米、大豆、稻谷、油菜籽等I临时收储政策。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和形势的新发展,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一、当前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没有体现品种、地区差价,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的发展和粮食的高效流通。托市粮收购的价格标准与农民售粮收入直接相关,是决定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订单农业期货市场渠道轮换通过发展粮食订单农业,建立国家直属库 农户 期货市场的产业链,开展中央储备粮轮换。(一)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利用国家直属库 农户 期货市场的粮食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帮助农民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既可督促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生产高品质的粮食,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储备粮轮换需要;又可调整储备粮食库存结构,优化粮食品种,确保轮换质量。(二)与农民签定粮食收购订单合同国家粮食直属库应根据当年储备粮轮换品种和数量,与农民签定粮食种植合同,其品种与数量必须与轮换粮食品种、数量一致,农民按照订单合同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和进一步深化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特提出如下建议 :   一、“订单生产”是实现产销衔接、以销定产的好形式 ,有利于引导粮食生产和粮食结构调整。河南新乡、安徽滁州、湖北荆州等地在探索农业和粮食“订单生产”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推广。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制定科学的规划 ,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 ,发展区域规模化种植 ,实行产销衔接的一体化经营 ,执行优质优价政策 ,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通过发展“订单生产” ,找到了粮食产销衔接、以销定产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借助这种形式 ,有利…  相似文献   

19.
一、抓好粮食收购巩固粮食企业主渠道基础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努力掌握粮源,是粮食企业的首要任务。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粮食企业也要搞好优质服务,做好耐心的宣传解释工作等。鼓励和发动农民把粮食交给国家,尽量使粮源掌握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手中,在平抑市场粮价、军需民用、救灾供应等方面,确保国家随时调得动、用得上。二、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粮食从我区种植优质粮食品种情况看还存在两个缺陷亟需解决:一是生产中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目前由川内选出的优质稻品种及省外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比杂交水稻低15…  相似文献   

20.
1.加大粮食生产流通政策的执法力度。一是加强粮食用地保护,在计划之内用于二三产土地和用于农产品结构调整需要外,禁止将农田用于花卉苗木等非农产品生产环节,禁止土地摞荒。二是各级政府完善托市制度,进入财政扶持,保障农民余粮全年都能够享受托市收购,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三是建议各级粮食协会向中央反映,提高粮食进口关税,保障种粮农民积极性,提高土地复种率,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