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间241对企业的并购溢价数据,应用实证方法研究企业间高管联结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溢价决策上存在组织间的模仿行为。进一步考察信息源、信息流通渠道和信息终端对并购溢价决策模仿行为的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关系为内部高管联结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网络联结数量较少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发生并购时间差越小,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以上发现在理论和企业具体实践中都对企业了解高管团队和并购活动之间的关系有着正向帮助。  相似文献   

2.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并购溢价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心理学为研究视角,以2015—2019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另外研究了产权性质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的企业,其在并购中支付的并购溢价也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因为民营企业这一产权性质得到显著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的协同效应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并购理论认为公司并购存在着协同效应,为此,许多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支付了大量的溢价,结果使许多并购公司因支付溢价而逐步发生亏损、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文章通过分析公司并购中协同效益产生的条件,以及利用协同效应来补偿支付溢价的难度,提出了在许多情况下公司并购的协同效应是个陷阱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并购市场中,并购企业往往实际支付的价格会高于被并购企业市场价值的正常水平,即会产生并购溢价,鉴于我国实际情况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呈现出了高溢价率——"中国溢价"现象。本文以2011~2016年8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考察企业国际化水平对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均和海外并购溢价负相关关系,即从总体上我国并购企业国际化水平和海外并购溢价是负相关。最后,本文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有效控制溢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并购在企业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并购中,高溢价并购现象越发突出,随之而来的高溢价并购风险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并购溢价的风险管理在企业并购中的重要性也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7.
龙勇 《财会通讯》2021,(20):116-119
文章基于并购套利视角,以系列高溢价并购后"1元卖壳"的金一文化为典型案例,研究高溢价并购中大股东掏空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溢价会受到大股东并购套利动机的影响,该动机推动上市公司进行连续高溢价并购;在系列高溢价并购中大股东通过高位减持、关联交易和股权质押等路径进行利益侵占,最终低价转让控制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为企业并购高溢价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解释,对规范大股东行为、加强上市公司并购监管、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爱云 《价值工程》2011,30(12):157-158
企图通过并购方式增加财富的公司很多,但真正成功者寥寥。并购能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并购的定价是否恰当、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的多少,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量化并购溢价一直是并购理论和实务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现金流贴现法(DCF)的并购溢价度量模型能准确量化并购溢价。  相似文献   

9.
周贇 《财会通讯》2022,(3):47-51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利益大小。基于控制权转移溢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文章选择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研究我国深市和沪市2005年~2009年5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并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相关特征,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得出影响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目标公司规模与控制权转移溢价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资产负债水平、估值判断以及并购溢价三者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估值判断与并购溢价之间呈正向关系;资产负债率水平与并购溢价之间呈正向关系;资产负债水平能够强化估值判断与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定价中溢价的计量与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的成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目标企业的定价适当与否,而在并购定价决策中溢价的计量与分配则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并购溢价的计量问题,对比了现金流量折现法与实物期权法,指出实物期权法在溢价的计量方面优于现金流量折现法,对并购溢价的分配从完全且完美信息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优分配比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交易为样本,实证分析海归董事对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海归董事具有特有的信息优势和关系资源,在跨国并购定价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咨询功能,显著降低了并购溢价;海归董事对跨国并购溢价的抑制效应在更大的国内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并购目标涉及资源与通信类等敏感性行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海外学习背景相比,海归董事的海外工作背景能够对跨国并购溢价发挥更大的边际作用,并且只有外部海归董事才会对跨国并购溢价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21年被并方为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被并方CEO并购补偿的作用是代理问题加剧的财富转移还是代理问题缓解的薪酬契约完善。研究发现: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低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正相关,更多地体现为薪酬契约完善;当预期并购协同效应较高时,被并方CEO并购补偿与并购溢价显著负相关,直接后果是压低了被并方的并购溢价,更多地体现为财富转移。薪酬契约完善假说与财富转移假说得以存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不同协同效应下被并方CEO留任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差异,CEO留任在并购补偿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被并方CEO并购补偿对主并方短期并购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并购后商誉减值具有负向影响,说明从整个并购市场的角度来看,被并方CEO并购补偿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薪酬契约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以81个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模型和扎根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与溢价并购影响因素有关的相关假设,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行业并购事件中,主并企业现金流水平、主并企业发展筹资能力、被并企业发展能力三个公共因子会明显影响并购溢价程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14—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溢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型的并购,由于并购重组的政策鼓励和政府的较少干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民营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公司并购整合是公司并购的关键性阶段,决定着整个公司并购的成败。公司并购整合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并购规划阶段进行详细阐释。基于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公司并购数据,借助于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经验性的研究发现,企业性质、目标公司员工素质、生产有效性、经营有效性对并购整合绩效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而品牌影响力、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对并购整合绩效不存在影响,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规划存在着功能缺失,从而为公司并购的整体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不断发展和并购程度的加深,换股并购将逐步成为主要的并购方式。本文分析了换股并购所存在的溢价支付风险,指出了约束换股并购风险的关键是科学地确定换股比率。然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以及确定换股比率的各种模型,以期为降低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源于协同效应、自大效应和委托—代理效应,国有企业由于其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以及特殊的治理结构,委托—代理效应对其并购的驱动作用非常弱,而协同效应和自大效应则很明显。作者从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利润增量变化率与自大效应成负向比例关系出发构建数学模型,并得出结论:并购企业的自大效应与初始并购溢价、利润增量,以及并购企业的流动资产有密切关系,如果并购企业的流动资产远远大于初始自大效应溢价,自大效应对并购企业的影响比较小;反之会比较明显。随着并购后利润增量先降后升,自大效应便随之先升后降。文章还以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为例,计算出了某特定时刻的自大效应溢价与协同效应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3年至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多元化并购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并购存在溢价现象,市场反应显著优于相关并购(累计超额收益率高出2.4);我国国有企业(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多元化并购不存在溢价现象,市场反应与相关并购没有显著差异;我国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更易实施多元化并购。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多元化的内部市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