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商》2016,(11):173-174
中国商业银行需要把握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发挥整体优势、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加快境外机构布局,本文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引导效应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风险规避等经济理论,进行综述来研究银行的国际化经营问题,为商业银行国际化进行有效的借鉴与指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行为科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能力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服务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佩玲 《商业时代》2003,(13):41-42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不仅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方向,对于企业的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在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该理论在我国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中的运用,并对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佩玲 《商业时代》2003,(248):41-42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不仅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方向,对于企业的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在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该理论在我国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中的运用,并对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集群视角下的企业国际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宁  罗旋 《商业时代》2007,(25):37-38
关于集群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及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主流,许多文献探讨了如何增强集群内部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企业如何依托集群的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现企业国际化。本文归纳和梳理了集群视角下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分析了集群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曲波 《商业时代》2011,(20):61-62
本文对海外学者关于进入模式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重点阐述了现有文献的研究领域、理论基础与视角等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大多数文献以交易成本理论、制度理论、国际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为基础,而且出现融合的趋势。文章最后指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能力、国际化经验与中小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经营战略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其中,中小企业已经在国际化经营中展露头脚。根据国际化过程理论和知识基础论观点,中小企业关于国际化经验的积累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正是以这个理论为基础,选择企业国际化经验与企业家能力为切入点,探讨企业家能力、国际化经验与中小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理论和实践均有贡献,在理论方面,为解释企业家能力、国际化经验与出口绩效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实践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来看,文章认为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中企业内部传统的资产和现金资源在服务企业国际化中重要性不显著,而企业的经验值则更加重要。通过事件史分析法(event history analysis),对中国363家服务企业在2001~2007年间的国际化行为及其资源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资产和现金因素无显著影响,以及经验值对服务企业国际化显著正向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拓展成为关注焦点。本文聚焦中国央企,采用双案例研究方法,从全球营销战略视角,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究中国央企品牌在“一带一路”市场的品牌国际化路径。研究问题包括:(1)央企品牌在进入“一带一路”东道国市场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及面临怎样的挑战?(2)央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分阶段实现品牌国际化?(3)在品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央企发挥何种能力,以获取合法性并建立竞争优势?本研究发现:央企品牌的国际化经历品牌进入期、品牌差异化优势打造期及品牌形象培育期,央企品牌需获取认知合法性以进入东道国市场、获取实用合法性以建立差异化优势,以及获取道德合法性以培育品牌形象;来自中国政府、国内商业网络和企业自身所在集团的资源支持成为央企品牌国际化的独特优势,且资源间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品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央企通过发挥洞察与整合能力、开发与增值能力,以及沟通与联结能力应对品牌合法性挑战,实现国际营销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丰富了关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实现品牌国际化的理论,对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已多见于各种期刊、著作。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对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但大多集中于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综述,有关全面的、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文献综述尚不多见。文章尝试从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和评估研究三个方面对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进行溯源,并就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前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企业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技转让集锦》2008,(4):81-81
"天生的国际企业"是国际化阶段理论无法解释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特殊现象,国内外学者对其倍加关注。笔者对学者们关于"天生的国际企业"的定义、特征、成因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并指出中国的中小企业应当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加速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12.
徐晓 《商业时代》2012,(13):100-101
近年来,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频频出现,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商法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是对企业责任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企业主体制度的完善、企业竞争制度的成熟。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评析学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学说,由此得出本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经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给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我国企业国须放眼全球,整合会计基础理论与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本研讨会"于2013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召开.来自学术界与实务界的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内部控制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下面结合本届研讨会的论文和主要观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因母国形象不佳而遭遇当地消费者抵制、供应商歧视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母国形象劣势问题的普遍存在,明显地阻碍了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活动顺利进行。以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从创新能力、国际化经验、本土化程度、市场进入模式和品牌认知程度等方面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产生母国形象劣势的原因,提出中国跨国企业可以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累国际化经验、强化海外子公司本土化程度、采用合适的市场进入方式、弱化品牌来源国信息等方面改善母国形象劣势。  相似文献   

15.
新兴市场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的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经济体企业国际化行为成为目前国际商务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研究中所采用的理论大多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学者们对这些传统理论在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行为的解释力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本文将首先对新兴经济体及其企业国际化的独特情境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应用于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传统理论进行介绍与论述,并分析目前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理论应用所面临的困境。而后将介绍目前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理论发展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新兴经济体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优势为研究议题,介绍了制度理论,详细解析了制度理论对企业国际化优势的诠释,实质上是将制度理论融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制度所有权优势、制度区位优势、制度内部化优势解释了企业的国际化优势。最后给出了制度理论对企业国际化优势解释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较多地关注了先进国多国企业早期的国际化行动,甚少论及后进国企业的国际化。温州地区不仅是我国最先推进经济民营化的地区,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较成熟的区域之一。但是,温州地区企业与一般理论总结的企业国际化模式大不相同。本文的研究从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展开,分析后进国家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任晓 《国际贸易问题》2006,(2):126-128,F0003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对于企业国际化现象的描摹,国际化进程的表述,国际化行为的解释,以及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归纳等方面均存在颇多不同的视角和差异。企业国际化理论着重关注两个议题:一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诱因;二是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本文就既有文献所涉主要理论及观点提供一初步检视,同时,也对后续研究的展开方向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一个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并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顺序的、渐进的.但是小企业的国际化参与,以及瞬间国际化、国际化新投机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等新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最新的一些研究发现,将企业家理论引入到对小企业国际化过程的研究当中将能够比较好地对小企业国际化现象作出解释,因此,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发展出一个新的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的新创企业国际化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创企业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分析,指出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国际化知识的积累。从如何实现国际化知识积累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企业网络和组织学习等因素对新创企业国际化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