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11”即指每年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大型的电商网站通常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带动人气提升销售。2009年,淘宝商城在光棍节进行了五折促销,引发亿万网民的疯狂热情,自此之后,这一个日子变成了全民狂欢式的购物节。2010年的“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就达到9.36亿,超过了当时香港单日社会零售总额。而在2012年刚过去的“双11”,购物狂欢节上,当天天猫和淘宝共吸引2.13亿独立用户访问,全天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为大淘宝全网带来191亿元销售额。  相似文献   

2.
光棍节群雄四起阿里350亿“亿压群雄”
  11月11日光棍节,本是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的另类节日,在马云的点石成金下,居然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仅用4年时间,电商网站们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全民网购的狂热季。
  近几年的“双十一”前后,电商的征战可谓热闹非凡。2013年11月11日,由天猫带动起来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同样也引来了京东、苏宁、一号店等电商参与分羹。但随着12日凌晨阿里宣布“双十一”的交易额为350.19亿元,总交易笔数达1.7亿笔之后,京东所显示的数据--从11月1日开始到12日结束的12天累积销售额的100亿元大关却似乎显得有些落寞。毋庸置疑,350亿元销售额,一个金灿灿的数字独占了光棍节的头条。这一数据显示:比淘宝系在去年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的销售额增长83%,再度创下中国电商单日销售纪录,同时再度证明了淘宝系和阿里巴巴的电商江湖老大地位。然而对马云来说,350亿只是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佚名 《现代商业》2011,(34):30-31
33.6亿元交易额的背后是对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物流承载力的考验,也是对淘宝商城平台模式管理精细化的挑战。8分钟交易额破1亿元、21分钟交易额超过2亿元、32分钟交易额超3亿元。1小时后,淘宝商城交易额刷新至4.39亿元……截止到2011年11月12日零时,当淘宝商城的销售额突破了33.6亿元之后,一场惊人的双"十一"大促销才告一段  相似文献   

4.
《华商》2013,(12):48-49
今天,电商“双11”光棍节促销大战正式打响了。 “你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为马云点赞。去年双11的时候,马云与史玉柱、沈国军等三十多位企业家好友在茶馆小聚,谈笑间,淘宝/天猫在一天内完成了191亿元的惊人销售额。马云说,今年估计要突破300亿元。  相似文献   

5.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无处不在,借助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在今年“双11”网购狂欢节的集体发力,创造了仅仅一天就消费350多亿令人惊叹的数字。来自于阿里巴巴集团手机淘宝的数据显示,通过手机淘宝购买的商品支付宝交易额高达53.5亿元。这些数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数据说话     
赵俊 《新财富》2013,(12):27-27
马云和王健林的亿元电商豪赌言扰在耳,2013年的“双11”淘宝又再创新高。11月11日当天,支付宝交易金额同比澈增超8成至350亿元,移动端交易额更是同比暴增460%至53.5亿元。  相似文献   

7.
从淘宝网到淘宝商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中国广告》2011,(2):53-53
2010年11月1日,淘宝商场宣布施行独立域名,"没人上街,不代表没人逛街"的品牌推广铺天盖地,一直领航C2C多年的淘宝网开始发力B2C。在11月11日淘宝商城双11日活动中,日销售额9.36亿,每秒超过2万元交易,活动刷新了多项交易纪录,日销售额是目前中国百货店单店日最高销售量的7.8倍。  相似文献   

8.
正歌莉娅自2008年试水电商,经过三年的蛰伏期,从2011年开始,其网络销售额从7000万元飞跃至2013年的接近3亿元;同时2012和2013年的"双11",歌莉娅在淘宝系平台皆排在女装品牌销售第7名。虽然其"双11"销量并未超越几位互联网原创女装"淘品牌",但作为本土传统服装企业,它所在电商化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虚拟出来的"光棍节",却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的另类疯狂:2009年,仅27个品牌参与淘宝的第一个"双十一"促销,当日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2010年,150家店铺参与了促销活动,当日成交额超过了9亿元;2011年,参与淘宝促销的品牌达到了2000家,当日成交额超过53亿元;今年,仅天猫方面参与活动的商家就超过一万家,全天支付宝交易笔数超1亿  相似文献   

10.
2018年爆红全网的李佳琦背后,是欧莱雅集团和淘宝MCN机构的合力输出。2018年淘宝直播月增速达350%,全年拉动的GMV(成交总额)破1000亿,进店转化率超65%,共有81名淘宝主播年引导销售额过亿元,月收入达百万级的主播数量上百。有多名消费者在淘宝直播间购物额达到千万级,人均消费2400元。淘宝直播平台甚至还喊出了"3年GMV破5000亿"的口号。本文从现象级IP李佳琦的迅速崛起为切入点,解析新零售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