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鹏  黄焕辉 《北方经济》2012,(10):11-12
五一长假和上下班高峰,中国城市一片堵,引爆社会舆论对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深深忧虑,权威专家支招,高层领导表态,中央党报实地调研。求解城市拥堵难题的良方,一度依赖于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本文思考的是我国正在快速建设的轨道交通能否解决问题,借鉴欧洲大城市交通状况良好的柏林的公共交通规划理念,实例考究以杭州为代表的我国大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寻求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空前发展,城市交通也随之空前紧张,大城市交通建设的投资由每年几亿元猛增到上百亿元,但交通紧张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有些大城市还出现每况愈下的局面。究其原因,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一味靠增加基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规划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运需求急剧增长.由于我国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城市交通环境与交通质量有了明显的下降,诸如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出行速度和空气质量下降、停车场地缺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恶化了大城市的投资环境,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城市立体交通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是这个立体交通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可以这么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同时它又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哪里有城市轨道交通,哪里就能得到发展.这已为国内外的经验所证明.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型城市来说,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地铁和城轨的总称)则是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的轴心,也是构建大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枢纽。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已经尝试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来构建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如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在运营过程之  相似文献   

5.
刘志勇 《发展》2002,(12):56-5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广泛存在于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空间拥挤程度日趋严重,环境日益恶化以及道路交通紧张加剧,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城市道路建设来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的做法只能部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大运量、高速度的特点可有效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紧张状况。因此我国不少大城市已在修建或筹建节能、无污染、低噪声而又大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为保证安全、高效、舒适的运送旅客,须经常对车辆…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以来,交通工具已由最初的马拉有轨车、蒸汽车,发展成公共汽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城市交通都先后进入了汽车化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道路拥护、交通阻塞,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不能充分发挥优势。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危机,城市人口猛增,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给世界各国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现在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竞相发展有轨交通系统,特别是轻轨交通,以期解决城市乘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已成为沿海各中大城市的普遍共识和战略目标,争建CBD(中央商务区)已成为各中大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而在这新的一轮城市建设中如何把握机会,根据城市固有的内涵和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城市的相互关系,对城市功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并确定城市建设规划,这将是城市经营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发达的交通系统在大城市和城郊结合部快速延伸和扩展,城市交通正在向高等级、高速度、高架立体等现代化方向发展。道路的发展给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窨,同时也使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使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交通噪声具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安虹 《辽宁经济》2010,(1):104-10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城市建设发展日趋繁荣,城市交通矛盾也逐渐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方便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大运量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布置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科学现代化管理手段,降低工程造价、攻克技术难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拥挤及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是城市公路和环境资源无偿利用产生的负外部性。该文介绍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道路定价的由理与方法,提出有效解决该问题应按照其社会价值或社会成本对城市公路进行定价。可行的政策手段有拥堵收费、通行税、泊车费等。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城市道路定价手段,来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城市化即现代化.但是,建国后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并没有较好的结合,改革开放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善.我国城市化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构想是:注重现代化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东部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是突出非农人口的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个方面;中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地区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应在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大城市.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底召开的济宁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实现五大跨越,把济宁建成现代化组群结构的大城市。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议,又确定用 10年左右的时间,力争把包括济宁在内的四个城市建成特大城市。从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城市”到省委提出的“特大城市”,济宁市城市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目标越来越清晰。 如何把济、兖、曲、邹复合中心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特大城市,这是全市上下都在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也应该像经营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那样,要把国内外现代企业成熟的经营理念应用于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对城市进行 C…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情形也不例外,甚至可以确切地说,中国的城市交通问题甚至更加突出、情况更加严重。中国正在步人城市化的加速期。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8个,城市人口36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其中人口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2个,100~2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22个,50~100万之间的大城市48个。而且,这个统计标准还是仅根据城市本身的非农业人口,并不包括大量的流动人口在内。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快速成长带来了全面性的城市交通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堵塞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是我国城市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城市病"之一,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地铁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解决工具。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造地铁,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已获准国家立项,我国的地铁建设方兴未艾。地铁多建造于繁华市区,为减少地铁工程施工对城市拆迁和地面交通、居民生活等的影响,盾构法施工在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盾构机虽安全、高效、技术先进,但造价昂贵、设计、制造周期长,其设计又与土建工程设计结合密切,管理要求高,地铁工程要求特殊等,使得地铁盾构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的招标,对工程的成功与否影响巨大。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顺利地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交通状况,特别是直辖市、省会等一些大城市的交通状况,已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城市出行难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产、生活,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下面以北京市为例来谈谈我对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人口和产业也不断涌向各大城市与大城市圈。这就带来了两个消极后果:①大城市过分膨胀,交通拥挤,住房质量低下等破坏生活环境的城市问题日趋严重;②地方城市因专门人才匱乏和技术力量薄弱而发展缓慢。为了缓和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协调大城市与地方城市的发展速度,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政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世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世界顶级大城市地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个神秘的地下城。因此,在21世纪,一座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程度,已成为该城市能否成为国际一流城市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陶淑毅 《中国招标》2008,(17):55-56
中国大城市的交通严重拥堵情况已经演变成了社会问题。早在2006年10月,原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马林就提出,土地资源的匮乏,大多数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及城市道路的低水平供给,决定了我国未来大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只能走智能化公共交通之路。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