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刘灵君 《大经贸》2011,(4):28-29
一个广东山区县的自我救赎 提到广东,许多人下意识就想到了珠三角,珠三角之外似乎少有人提及.不可否认,富有改革气息的广东创造了珠三角的经济神话,然而珠三角只是广东l7.7万平方公里的小小一隅. 这并不是真实的广东,在珠三角高大的身影下,隐藏着广东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真实的广东同时在演绎着繁华富庶与偏远贫穷两种完全不同的角...  相似文献   

2.
《大经贸》2011,(4):29
提到广东,许多人下意识就想到了珠三角,珠三角之外似乎少有人提及。不可否认,富有改革气息的广东创造了珠三角的经济神话,然而珠三角只是广东17.7万平方公里的小小一隅。这并不是真实的广东,在珠三角高大的身影下,隐藏着广东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真实的广东同时在演绎着繁华富庶与偏远贫穷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云浮,不过是隐匿在云中的一座粤西小城,这个面积比广州还大的地级市之前鲜有曝光率,其下辖的云安也不过是一个山里的县域,各种疑难杂症考验着市县两级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的转移,成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在中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过程中,成就了局部区域的迅猛发展。以广东而言,工业高度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仅占有全省23% 土地和31%户籍人口的珠三角地区,拥有全省83%的GDP和 87%的财政收入。经济成就往往意味着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去年开始显现的“民工荒”,直接遏制着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命  相似文献   

4.
"民工荒"     
《中国海关》2005,(1):23
自去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陆续出现民工短缺现象,2005年这种现象将有所加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调查报告表明,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缺工在10%左右.如广东现有的1900多万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该地区正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福建泉州、莆田两市用工缺口共约10万人.浙江温州等用工较多城市也反映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珠三角地区的油价上涨是一个油品局部区域供应紧张问题,真实地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长期问题.联系国际上持续的石油涨价现象,背后蕴含着极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近来,广东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纷纷关闭,这标志着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向我国国内蔓延,短短数月金融危机呼啸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的崛起历史,是一部传奇的历史. 广东和浙江一样,都属于资源小省,但是都通过内生性变革完成了普遍的崛起.作为广东的龙头,珠三角诸城的崛起可谓先导. 时至今日,广东各地的经济版图,已经基本定格,在珠三角诸雄中,广深双城争霸,佛山、东莞紧随其后,其他如珠海、惠州、江门、中山也纷纷崛起.  相似文献   

8.
许德鸿 《江苏商论》2010,(6):153-155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其发展模式引起全国的重视与关注。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广东及珠三角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曾具有"世界工厂"称号的珠三角正在谋转型,决心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本文分析探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进而对如何充实和创新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泛珠三角"酝酿对接风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甜 《大经贸》2004,(1):44-47
在2003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了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构想。为了进一步明确"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思路和途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于12月2至3日举办了"珠江区域经济合作报告会",各界专家相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有关省区与珠三角的对接互补构想呼之欲出。"泛珠三角"对接的战略难点、重点徐印州(广东商学院副院长、广州市政府咨询顾问)、王先庆(广东省商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辽宁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兄,广东就是共和国外贸的长子。他成长中的情势变化无疑会影响到国家的外贸全局。住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让我们把眼光投向广东。未来的一年,有五大因素将对广东出口产生影响。但应当看到,广东产品已经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外贸出口的商品正在逐步优化,加之珠三角继续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难以改变,只要广东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2004年广东外贸出口增速虽有可能回落,但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