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海固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综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基本特征和西海固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西海固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以及建设六盘山等四大生态旅游区13大旅游主题的开发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3.
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彦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5):44-46
本文分析了目前发展森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根源,提出发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辽西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辽西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品牌形象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中元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7,(6):42-46
1生态旅游的兴起到森林去沐浴清风,到山间欣赏明月清泉,已成为时尚。“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野风光使野鸟悠然自得;幽潭碧影,使人们心中的优烦杂念消除净尽,追寻“原始味”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对待“文明病”的便捷方法。一种回归自然,体验“天人合一”的高尚享受,自我参与式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便应运而生了。我国自1982年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国家、地方和各级林业部门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建成了千岛湖、流溪河、武当山、嵩山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和旅游景点。到目前为止,全国已…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是当前极具潜力的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但是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错误认识。这和我们当前着力构建的和谐社会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格格不入,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度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并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面临着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艰难抉择.本文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十大核心景区之一--月亮山景区为例,研究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规划与管理结合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姜志海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12):86-88,91
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它看似柔弱,实则强硬,看似消极,实则积极,应该成为可持续利用的首选方式。土地保护在实际操作中应有所侧重,我国目前要将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作为土地保护的重点领域,并且注意把土地质量保护与数量保护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10.
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桂西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资源的原生态。但桂西属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少数民族区,使得其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及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建立多级资源遗产保护、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库、元素库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安全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岛国家公园的筹划建设,近年来海南旅游迅猛发展,为在经济、社会、环境效应方面寻找平衡点,生态旅游认证成为积极有效的手段和工具。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还很不发达,特别是在海南省。因此,海南省政府在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初期构建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政府部门、生态旅游供给者和生态旅游者的问卷调查,对海南岛国家公园构建生态旅游认证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岛国家公园进行生态认证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茶园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中国的茶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开发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介绍了中国茶园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了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模式并提出可持续开发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山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古老独特,资源品位高、富积程度高。本文针对川西山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按照“突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挖掘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了“神奇川西”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一山一品”山地生态旅游产品、“有效互动”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西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1):143-146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旅游根本宗旨的认识,认为生态旅游理念需要密切联系国情不断创新,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与时俱进,拓展生态旅游内涵。同时,明确提出生态旅游是旅游系统生态化的观点,进而完善了旅游生态工程概念,并就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及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湿地资源概况及功能、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游前景广阔,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月华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
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文章在对黄冈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黄冈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打造黄冈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Jilong is a place behind The Himalayas, which is almost isolated from the world. There is typical vertical ecosystem thanks to its speci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o it is honored a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gene warehouse in the Plateau Area"and "the most beautiful valley in the world To exploit this valley is necessary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Jilong Port on the border of Sino-Nepal.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spot,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re are evaluated and an idea that regards hiking tourism as main form and ecotourism as the them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which explores a way to develop the valley on the basis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20.
WangDegang LiQian 《生态经济(英文版)》2005,(1):10-18
Jitong is a place behind The Himalayas, which is almost isolated from the world. There is typical vertical ecosystem thanks to its speci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o it is honored a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gene warehouse in the Plateau Area““and ““the most beautiful valley in the world““. To exploit this valiey is necessary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Jilong Port on the border of Sino-Nepal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spot,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re are evaluated and an idea that regards hiking tourism as main form and ecotourism as the them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which explores a way to develop the valley on the basis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