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期望:消费者意愿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消费者对此持何种态度,由此派生出对这些食品安全管理有哪些要求?本文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武汉市634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管理的看法,在分析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态度分化的基础上提出对发展转基因食品及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1、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生物技术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领域。20年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市场总值增加了50多倍。从1993年到2000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收入和营业总收入都增长了两倍多。2000年,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金额为3535亿美元,比1994年增加了7倍多。自从1996年第一次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了30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也翻了一倍…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全面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由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牛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印的《百名专家谈转基凶》一书即日出版发行。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农药、化肥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已成为抢占科技至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概况和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分析了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两种特性对农业生产、单产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于全球和我国粮食安全意义不大,粮食安全不应成为我国推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动因;现阶段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不应推行现有转基因特性品种商业化;在转基因商业化上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品种研发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聚焦农业转基因作物,在分析我国农业转基因作物安全监管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梳理我国农业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现状和成效。同时结合国外资料以及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典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安全评价过程、监管执法等环节对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增速加快、研究向更深和更广领域发展、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等。论述了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公众接受程度低、安全管理面临挑战、技术配套不够完善、国内农业科技企业发展落后,同时就我国今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加强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它打破了不同物种之间天然杂交的屏障,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转移,获得了新的性状.丰富了遗传资源,加快了育种进程,但同时也可能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构成危险或潜在风险,产生生物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生物技术发展到转基因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不仅带来技术的进步,也使伦理问题逐步凸显。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态伦理、安全伦理和社会伦理,从系统哲学视角分析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用系统哲学的方法论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华锋 《南方农村》2012,28(10):54-56
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但飞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危害及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生物以衣作物居多。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以转基因作物为综述转基因生物对作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以及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对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底,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主要配套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更好的规范指引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但仍然存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不明确、产业化审批管理规范太严格、产品进口审批制度规范不足、违法监管执行不力等问题;为此,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完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系、优化产业化审批管理制度、严格进口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等具体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为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灌溉发展及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占义 《水利经济》2006,24(1):36-39
分析中国发展灌溉的必要性,回顾农业灌溉的发展状况,从提高作物产量、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灌溉及农村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并提出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和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生态系统用水、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联合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策略等建议,以此为发展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提出“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应该占主体地位”。由于土地权属复杂,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难点问题之一。钱江源国家公园在试点期间,通过探索和分析租赁、置换、合作等方式,对比国内外国家公园地役权制度优劣,构建了适合本地特点的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制度,即在不改变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济补偿,限制权属所有者的行为,将其使用权和管理权通过各项决议和合同形式授权给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通过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统一管控,不仅解决了国家公园建设中集体林占比较高的难题,同时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集体土地占比较高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构建互促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玛曲草地为代表的甘南高原生态经济面临着功能衰退、家畜生产性能低及牧区经济模式落后的突出问题,分析草原制度变迁和制度优劣,探索适应牧民家庭放牧管理条件阶段变动的放牧权流转制度,实现草地生产力的可持续维持与牧民家庭放牧资源的动态结合。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又要考虑不以牺牲当地牧民的生活生计和当地经济发展问题。从四个方面对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对玛曲的传统畜牧业经济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对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创造视角下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更加关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如协同治理的缺失、源头治理的忽视、施工效率的低下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挖掘的充分性与高效性。文章基于系统均衡理论,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展的深莞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总结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模式经验,并提出科学顶层设计、完善实施路径、创新项目实施模式三个维度的优化措施,助力流域提高生态产品供给量,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生态产品价值创造的视角研究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效益,进一步深化了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发展,为全国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典型的南方省份,福建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条件,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优势。相比于北方粮食高产的城市,其山地、丘陵居多的地形条件虽然制约了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但因其临海,接受外来文化较多,引进的外来经济作物多种多样。自古以来,福建省一直是经济作物的重要供应地,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作物有果类作物、油料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等。分析发现,福建省经济林产业存在着一些严重制约福建省经济林有效发展的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近十年的数据,深入研究经济林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发展较快的几类经济林,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沈百鑫 《水利经济》2012,30(5):38-42
当代的中国水危机需要现代水管理理念。通过对水和水情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入分析,指出水不仅是经济物质,同时更是人类生存基础、动植物生存空间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法、欧盟和德国水法中的管理理念比较分析,明确其总的发展趋势,即在生态保护理念下,以环境目标为导向,通过规划措施和综合手段提高水体保护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时期的水管理和水体保护进行法律分析,指出可持续水治理只能以法治为原则,以环境目标为导向,实施综合水体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策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建国以来我国矿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矿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矿山开采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近年来我国矿山环境问题有明显上升的势头.通过对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山安全等矿山环境问题进行评述,提出了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开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活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主体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就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地评价森林生态安全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建立中部地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择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采用模糊物元模型对中部地区2005年、2010年、2015年森林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评价期内该地区森林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呈现良好状况且提升稳健,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北部省份(山西、河南)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较佳,中部省份(湖北、安徽)森林生态安全状态良好,南部省份(湖南、江西)森林生态安全状态有待提升。[结论]评价期内森林生态安全状态提升较为缓慢,且省份间存在较大差别;河南、湖北、安徽3省承受了较大的森林生态安全压力;单位GDP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普遍偏低,成为阻碍地区森林生态安全响应的主要因素。中部6省森林生态安全提升重点应在于减轻人类活动对森林环境的负面干扰,增强森林的营造、管护力度。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森林火烧对土壤生境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烧是一种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干扰,能够改变当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指标,对土壤的性质与土壤的肥力影响较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深远。作为我国重点的国有林区,大兴安岭地区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高,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下适生农业经济作物有500多种,林木、柞蚕、林果及中草药等绿色种养产业的资源十分丰富,是当前大兴安岭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大兴安岭是我国森林火灾的多发区,文章对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火烧影响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指标等众多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近年来,研究者从大兴安岭不同地区、不同林火种类与林火强度系统分析并研究了火烧对土壤生境质量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及农业林下经济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