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锐 《大经贸》2006,(11):66-68
10月24日,欧盟出台了《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更多的责任》以及《竞争与合作——欧盟与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等两份对华政策(下称“新政”)的最新文件。无疑,欧盟在“新政”中再一次对中国高调发出了运用“对话”机制解决双方贸易摩擦的声音,但仔细观察发现,欧盟看似大度的诉求却是建立在中国必须按照欧盟要求开放资源与要素市场基础之上,否则,即使是“对话”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本文作者认为,欧盟“新政”与其说是欧盟要求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不如说是反映了欧盟贸易保护倾向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欧盟委员会5月8日表示,由于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欧盟将在今年第4季度发表有关中国与欧盟经济与贸易关系的评估文件,以决定下一个10年欧盟应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合作从来都是双行道———试析中国与欧盟经贸合作关系王幸娥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往来和交流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建立了双重外交关系,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政治、经济、科教等领域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2004,(9):40-41
中欧贸易正以快速步伐增长。1999-2003年间,25个欧盟国家与中国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一倍。2003年欧盟国家从中国进口货物总值为1040亿欧元(1999年为520亿),出口总值为410亿欧元(1999年为200亿),随着今年5月欧盟国家不断增多,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流通值将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欧盟对华反倾销规则与实践方面的不公平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欧盟长期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MES),使中国企业处于不利境地;其次,欧盟在反倾销实践中主观臆断、缺乏透明度,有时甚至为了内部利益不惜操纵结果,最终损害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农产品贸易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并且近两年由于欧盟东扩以及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影响,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缓慢。但是,随着WTO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欧盟CAP的改革以及中欧双方对于农业发展的更加重视,中欧农产品贸易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分析中欧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发展前景之后,将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湛军 《国际贸易》2007,(4):40-45
欧盟于2007年2月发表了题为《2006--2010年欧盟与中国贸易和投资中的挑战与机遇》的调查报告,报告对在中国市场的欧洲制造行业企业与服务行业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了欧洲企业从对华贸易中所获的利益与在这方面所遇到的障碍。此外,报告亦预测了今后的欧洲企业市场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报告提出的许多观点不仅反映了在华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法,而且表明了欧盟就与我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官方意见,反映了欧盟在中欧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的新动向,因而,此报告值得我国政府与企业对此进行关注。本文就欧盟报告的主要观点,通过分析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2022年12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获得正式批准,计划将于2026年正式针对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六个行业征收碳关税。其中,钢铁在上述六大行业中占中国出口至欧盟的贸易额之比最大,因此,CBAM的实施将对中国钢铁出口至欧盟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中国对欧盟钢铁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从中欧钢铁贸易关联度、中国出口欧盟钢铁产品碳排放水平和中欧碳价差异三个维度分析CBAM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钢铁贸易关联度高、对欧盟出口的钢铁产品碳排放水平高、中欧间的碳差价大等。基于此,建议我国钢铁行业拓宽钢铁出口市场、提升生产技术以减少碳排放以及完善碳定价机制和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与中国确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数年中,欧盟对华贸易一直保持着友好的态势。不过,欧盟似乎正在撩去了其温情脉脉的面纱。仅纵观2006年,从恢复纺织品贸易配额,向中国皮鞋开征高额的反倾销税,到向世贸组织状告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甚至是偶有的当地人和华商的冲突,都有点发难的意思。欧盟是一个有多国组成的混合体,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我们通过透视中国产品出口欧盟对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产业的影响,来理解欧盟对外经贸的政策导向,从而尽量规避各种摩擦。  相似文献   

10.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已增至2550亿美元。欧洲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中国与欧洲不时发生的贸易摩擦也令中欧双方企业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1.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经济集团,同时又是我国出口贸易三个主要的区域市场之一欧洲市场的主体。当前,美国经济减缓,日本经济下滑,我国与欧盟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欧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同时两个经济体之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鉴于欧盟经济非单一的国别经济,本文试将欧盟分成若干经济板块,联系各个板块的特点分析中欧贸易摩擦状况,进一步探究目前贸易摩擦频发的经济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o each party as well as to the world. As the grea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s in the today's world, China and EU have the urgent motivation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at the global times. The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including the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has been developing greatly since 1975. The bilateral trade volume has increased rapidly, ahnost being doubled in 3 years since 2000. The bilateral trade volume arrived at US$356.2 billion in 2007. In 2007, China's import from EU was US$111 billion, which increases by 22% comparing with that in 2006, and exportation to EU is US$245 billion, which increases by 29%.  相似文献   

14.
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成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中欧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因素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发展增加投入,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中欧研发水平的差距,但是对中国出口贸易转型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5.
张桂梅 《商业研究》2004,(8):129-131
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场。随着美国经济的减缓、日本经济的下滑 ,进一步扩大欧盟市场对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保护性措施很多 ,严重阻碍了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欧之间的贸易额将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化深入发展、欧盟继续扩张的背景下大幅上涨。对中欧贸易产品结构和贸易顺差的分析发现:中欧之间产业内贸易已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主要利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动态比较优势的转移向欧盟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并因此获得对欧顺差;欧盟在技术、高科技产品、服务贸易领域具有很强的对华出口优势,但同时要为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而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中欧贸易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需要中、美、欧从全球市场角度共同采取行动:各经济体要从内部寻找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加以改善;我国以开放服务市场换得欧盟放宽对华技术出口并使得出口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升级;扩大双方投资额以寻求更深入的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差额数据差异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影响中欧贸易差额的原因归为供给变量、需求变量和贸易政策环境三大因素。再利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其影响。结论为供给因素是影响中欧贸易差额扩大的根本原因,近期的贸易政策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中欧贸易顺差扩大的短期因素,而需求因素的变化有减少中欧贸易差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比较了中国与两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和东盟的贸易特点,然后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与欧盟和东盟贸易的因素,并就各个因素所带来影响的不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GDP弹性较大,而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人均GDP弹性较大。本文认为,前者的原因在于中国与东盟贸易更具潜力,后者主要是因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互补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与欧盟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本文运用来自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国内的大量统计数据,对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成因进行解析。分析表明:欧盟的经济政策与欧元的持续升值、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集中效应”,以及欧盟全球化配置资源的需要促成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四大因素将对未来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