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整理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区域恢复中城乡生态建设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地震对灾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损害了灾区生态系统的基础。灾后重建中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将造成重大的经济和环境损失。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就汶川地震后区城恢复中城乡生态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汶川地震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对区域自然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惨遭不幸的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理构成极大的创伤,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生态都急需恢复。基于生态修复的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受灾地区生态环境水平,同时还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比较自然生态修复工程科普型休闲农业与普通休闲农业的利润率,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科普型、感恩型、祈福型和重建生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出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应当紧扣地震重建的主题,在发展其他地方休闲农业共通的项目基础上,展现独特的汶川地震主题休闲、旅游项目的结论,并提出建立汶川地震研究部门和打造灾难IP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备受瞩目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都受到巨大破坏.本文拟通过构建系统、全面的林业震灾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反映地震灾区林业的受损状况,掌握其受灾的广度和深度,为灾后恢复重建制定合理的保护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台湾9.21地震后林业重建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台湾9.21地震后林业重建经验的总结,结合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林业的状况,提出在汶川地震灾后林业重建中要大力培育生态公益林,发展林业产业,解决当地人民生计,积极调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各种形式的民间投资,同时要加强对林业重建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在日前召开的银行业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新闻通气会上,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以来,银监会如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灾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以赴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具体情况。相关数据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各县市发展地震遗迹旅游的条件和基础存在差异,如何筛选出适宜于发展地震遗迹旅游的县市,确定地震遗迹旅游发展的优先区是指导灾后恢复重建重要的课题。通过选取极重灾区10个县市作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层分析法(AHP),构建4个Ⅰ级指标、9个Ⅱ级指标及29个Ⅲ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建立指标判断矩阵,计算从优隶属度;采用归一化矩阵建立消除量纲和级差的体系,求出熵值,计算熵权及权重;采用关联度系数与权重之积得到计算关联度值,确定汶川地震遗迹旅游发展适宜度值。研究结论为地震灾区旅游恢复重建及避免地震遗迹旅游发展的盲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地震遗迹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紧张的救援过程中,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头戴着红色地震抢险救援头盔,穿行于城市和乡村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在救援。从都江堰到汶川县,从绵阳市到北川县,从大山里的水磨镇、漩口镇到三江乡,被广大灾区干部群众称作“灾区里的东北军”的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赴川地震抢险救援队,用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精神,展示了新时期消防官兵爱民为民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总结土地整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一步确立土地整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态化土地整理项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研究内容:综述土地整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概念、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主要从农地整理这个层面分析了土地整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研究结论:土地整理过程是对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整理不当将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震灾区生态重建路径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对生态体系及环境的破坏,潜在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生态重建过程才能恢复.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系统探讨地震灾区生态重建的关键问题,分别就震区生态重建的路径和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促进震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公共管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