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人控制源于现代公司制度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内部人控制问题作浅显的理论分析,并根据我国企业情况对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蒋敏 《江苏改革》2002,(5):32-34
本对“内部人控制”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内部人”的划分界定提出了新的标准;“内部人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结果,有其特定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如何协调两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讨论“内部人控制”的关键;笔认为,只有继续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以提高经理人员的内部激励,同时加强外部市场的约束机制,才能较好地解决“内部人控制”带来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内部人控制有法律和事实之分。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内部人因持有企业的股份而掌握了企业控制权;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人并不持有企业的股份,但在企业资产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上拥有决定性的权利。所谓内部人是相对于外部出资者而言的。具体来说,内部人主要是指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的其他职工,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的经营者。外部人主要是指不在企业内部担任执行职务的股东和债权人。  相似文献   

4.
张雪  王潇 《北方经济》2010,(20):50-51
本文分析了内部人、内部人控制的产生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出现,剖析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本质,认为内部人控制现象是经济发展一种客观必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村合作组织的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合作社现代化的发展,其所有和经营逐渐分离,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内部人控制。本着重分析了农村合作组织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原因,并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并就如何控制内部人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王素文沈宏亮(开封475000,河南大学经济系)(兰州73000,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系)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已引起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在探讨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特殊性及其成因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响 《山东经济》1998,(5):57-60
一、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内部人控制经济转轨中的内部人控制是指传统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在企业改革过程中获得相当一部分控制权,从而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过分强调内部人而不是外部人的利益这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公有制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1)步数经理人员通过合法或非法途径,  相似文献   

8.
转让方内部人控制的行为,不仅阉割了3号令的灵魂,也阻滞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在国务院国资委3号令实行了一年半以后,根据产权市场发展中呈现出来的问题来看,影响产权市场发展最大、最致命的风险来自于转让方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阉割市场本文所说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国有产权的实际控制人转让方,包括企业经理层和工人,企业主管部门人员,企业属地党政领导干部,在产权转让过程中,拥有并行使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内部人控制源于现代公司制度的委托代理关系。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过程中,“内部人控制”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中国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处理的方法也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如何治理遣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但是失控的"内部人控制"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阻碍国有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经营管理、财务使用及人事任用三个方面总结了国有企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表现。然后详细地分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根据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治理和外部市场环境治理两个角度给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姚振晔 《南方经济》2019,38(4):62-83
作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与难点,内部人交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有效监督内部人交易,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与公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一个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文章探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的影响,发现:(1)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会提高内部人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会抑制内部人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2)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在卖出样本中存在截面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两职合一样本组更显著;(3)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发现,基金投资者会提升内部人买入交易的获利能力,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会抑制内部人交易的总体获利能力,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方面会促进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一方面会抑制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4)机制路径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卖出交易的抑制作用存在提高公司盈余质量、提升治理水平和改善信息披露水平三种机制路径。总之,文章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影响内部人交易的研究推论。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近年来一直是方方面面谈论争执的热点问题之一。毋庸置疑,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内部人即企业的经理人员(在我国国企法人代表、董事长实际上也是非所有人的高级经理人员)控制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而且呈日趋扩展之势。究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13.
“内部人控制”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昌彦先生提出。他在研究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企业状况后认为,“内部人控制”看来是转轨过程中所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现象,是从计划经济制度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具体是指在私有化的场合,多数或相当大的股权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增加公司的生产经营风险,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构成威胁,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董事会中内部董事成员较独立董事多,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力度弱化等现实,以及现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不仅危及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还会制约我国健康经济秩序的建立,从公司治理结构上对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进行法律规制是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内部人控制“在我国的凸显   “内部人控制“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昌彦先生提出.他在研究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企业状况后认为,“内部人控制“看来是转轨过程中所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现象,是从计划经济制度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具体是指在私有化的场合,多数或相当大的股权为内部人所持有,在企业仍为国有的场合,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得到了有力的强调.其表现形式为内部管理人员控制或内部职工控制,也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不论形式如何,其实质都排除了所有人的外在干预.   ……  相似文献   

16.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因主观处置不当到底造成了多少事实上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腐败第一案”——张桂林案件的公开,某些内部人控制下不良资产处置腐败游戏将一一见光而死。  相似文献   

17.
一、“内部人控制”在我国的凸显“内部人控制”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昌彦先生提出。他在研究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企业状况后认为,“内部人控制”看来是转轨过程中所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现象,是从计划经济制度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具体是指在私有化的场合,多数或相当大的股权为内部人所持有,在企业仍为国有的场合,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得到了有力的强调。其表现形式为内部管理人员控制或内部职工控制,也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不论形式如何,其实质都排除了所有人的外在干预。在我国经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时,许多学者都是以“内部人控制”理论作为基础,并据以提出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措施。本文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内部人控制”理论的不科学性,说明其并不适合用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希望对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我国国有企业中的代理问题集中体现为“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国有企业产权配置不当使得“内部人控制”问题变得更加难以遏止。为了保护委托人(国家)的利益,国有产权应当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国有产权尚不能退出垄断性行业和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的同时,应保证出资人到位和国有产权的可转让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对国有企业在开放改革后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要认真重视,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