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流动带动了农村与城镇两部门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文章运用参数法度量阐释和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要素配置所产生的效应,并对其在中国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就业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贡献。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放开,城乡间劳动力的要素配置效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健  田刚 《经贸实践》2008,(9):41-41
东部沿海地区继频现“民工荒”后,又将面临劳动力资源新难题:“民工源头”的中西部地区开始通过提高工资、完善社会保障等多种方式,与东部争夺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三农"问题与东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因而,将这两大区域发展难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寻求统筹解决两大区域发展难题之道,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区际发展不平衡为既定条件,探讨了在此状态下所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并比较分析了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发达地区把已经丧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不断向落后地区转移,以及伴随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家精神的资本流动有助于缩小区际发展差距,而劳动力流动则趋向于扩大区际发展差距。劳动力流动和产业转移,资本流动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因此,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应该有助于区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5.
数字政府、机器换人以及智能制造等现象为审视地方政府竞争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国内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2006—2020年28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探究地方政府竞争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升级,并且通过资本、劳动要素流动分别对制造业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负向间接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要素需要跨越流动规模“临界点”才能对制造业升级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地方政府竞争对其他地区制造业升级、资本要素流动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劳动要素流动发挥的空间溢出作用有限,通过要素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间接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鉴于此,倡导政府间进行“适度竞争”、优化地区资本配置、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并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推进制造业升级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6.
郇红艳  牛雷 《技术经济》2008,27(12):70-75
利用2006年安徽省阜阳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性别视角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易获得高收入;年龄是影响男性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收入的重要因素,但对女性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性别会影响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进入行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三农"困境破解研究的简要述评尽管"三农"问题在世界上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均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均是从农业提取积累来完成工业化,均会出现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小农破产等"三农"困境[1],但是我国"三农"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和突出性而备受政府关注,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困境破解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皖北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务工地区、务工时间、务工种类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进一步建立收入决定模型,探究造成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劳动力收入差异是由职业结构差异和性别歧视造成的;较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增加收入,但人力资本对性别之间收入差异作用较小;跨区流动、进城务工是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9.
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的工业经济都出现了高速发展。然而,由于区域间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工业重心(表现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在区域间的不断移动和调整。这种重心的移动和调整既反映了我国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20多年间,我国农民工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11年春节过后,"民工荒"来势似乎更加"凶猛",历来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的中西部也加入了农民工争夺行列,这使得东部的用工缺口更大。如何看待民工荒这一现象,如何缓解"民工荒"带来的矛盾,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命题已被普遍接受.然而,以往文献对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却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文章提出要素流动成本的概念,通过构建基于要素流动成本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和模型来研究二者关系.结论指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本质上就是要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及其变动率,关键手段就是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英 《经济导刊》2008,(1):100-101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要求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每年因产出增加而创造的工作机会与每年所需安置的劳动力数量相比相差甚远。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还很不充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劳动力流动与解决就业问题并不匹配。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为研究的框架基础,按照传统经济学两区域两部门经济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进行规范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中国28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数据依据,从而得出了影响中国四大区域之间(东、中、西和东北)实际工资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向我国东部地区输出。近几年来,东部地区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地区优势逐渐削弱,而中西部地区逐渐崛起,工业逐步发展,但是资源开采业仍然占据主要地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中西部地区除发展资源开采业之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首先刻画了各城市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以及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数字经济与要素流动的交互影响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又一重要力量。此后,文章借助于包容性增长框架,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强化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实现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但数字经济的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与资本的迁入以及技术的扩散有关,通过劳动力迁移所发挥的调节效应尚不明显。就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异质性表现来看,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在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创新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偏高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驱动,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保障,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畅通要素流动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的专业化继续深入必然带来产业的集聚和转移,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制造业也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不断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伴随着东部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开始往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各地区要素和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自1998年以来发生在我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不仅呈现一定的地理特征,还受到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区位再选择时追求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动机十分强烈。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地方税收负担上升1%,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将降低0.014%;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水平提高一个单位,将引致地区产业转移规模提高0.01%;制度环境优化程度每提高1%,地区产业转移规模将提高0.034%。比较可以发现,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影响地区产业转移规模的诸多政府竞争变量中更为重要,各地方政府在积极吸引外围地区高端产业进入的过程中需要更为注重本地区的制度等软件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私企业中的劳动力还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说所有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和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加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出现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压力显著加大的局面.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劳动力要素优势和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出现产业区域转移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