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地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在研究某铁矿矿体数学特征和估计其储量误差的基础上,定量地确定了该铁矿不同勘探网度所探求的储量级别。  相似文献   

2.
华尖金矿矿床特征成因及找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华尖金矿的一床地质特征。通过对矿体特征、矿化类型、矿石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富集规律、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认为华关金矿是在富金的太古界斜长角门岩中,通过燕山早期的重熔岩浆作用使金富集定位成矿的,据此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石门湾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边缘三级构造单元拗皱带内,属羌笛—扬子地层大区(Ⅲ)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Ⅲ1)大巴山分区(Ⅲ12)之紫阳—平利地层小区(Ⅲ11-2)。通过对石门湾铅锌矿床的详查,简明介绍了勘查区的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并圈定出6条铅锌矿(化)体且明确了矿体展布特征。在对矿床中主要矿体中矿石进行多项化学分析,不同矿段矿石基本分析,光谱半定量全分析等的基础上,认为矿石质量较优,矿石类型以硫化物矿石为主。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控矿条件并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后期改造层控类型,成矿温度属中低温。认为石门湾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为矿区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井陉西部地区白云岩分布广泛,约占此区面积三分之一,主要为三山子白云岩,其中一段赋存有工业价值的白云岩矿体,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本文对白云岩矿的地质特征、成因和形成环境等进行了探讨,以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关注,而得以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南沟脑钼多金属矿区位于燕辽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基于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中AS25综合异常的勘查,研究区完成了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槽探、钻探等勘查工作,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深入研究总结了研究区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南沟脑钼矿成矿类型为热液脉型矿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文基于研究区成矿一手资料,总结了找矿标志与成矿规律,并指出找矿方向:继续在花岗斑岩体(γπ_(52))周边区域找寻热液脉型矿体;花岗斑岩体(γπ_(52))富集钼成矿元素,不应排除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研究东升庙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依据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持征,指出东升庙矿床为与火山活动无明显联系的海底喷气沉识成因,区域变质作用仅在已成矿基础上对矿石组构和矿体形态进行了某些叠加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流循环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中,矿产资源量的估算是矿体定位预测的前提,本文在论述含煤地层中资源储量的估算和核实方法基础上,根据研究区井田地质特征选取适当的计算公式,确定公式中不同的参数,得出储量计算的结果,并使用计算机进行抽检,进行数值复核,检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马山金矿床是在著名的铜官山铜矿田内发现的一个独立的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初步表明该矿床具有“两型一体”特点,即既有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断裂的充填—交代型矿体,也有在黄龙组白云岩段底部的原始沉积黄铁矿层基础上的叠加—改造型矿体。二者在物质组份、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硫同位素组成以及矿石结构、构造、矿体产状等许多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论文总结了矿床产出环境、岩体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及矿石(物)组合特征,认为矿体产出与碱性正长岩为主的杂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其成矿流体可能是在高氧逸度环境下,在有利的构造位置进行了较充分的结晶分异,伴随着铁、磷、钙氧化物逐步富集而成矿。根据以往找矿勘查的经验,在深大断裂与次级断裂的交汇处,由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形成的杂岩体,特别是钾质偏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附近有优越的成矿条件,且成矿部位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晕率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介绍了利用时间域激发极化中间梯度法和激电测深相结合的方法在阿巴嘎旗查干诺尔铜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成果。首先,利用时间域激发极化中间梯度法扫面,确定了测区平面异常特征,明确了矿区北部的Ⅲ、Ⅳ、Ⅴ号三处圈闭异常区。其次,采用对称四极测深法,布设三条测深剖面,对前期的三处平面异常进行垂向探测,确定了测区北部的垂向异常特征并发现了极化率异常和多金属矿体之间存在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圈定了多金属矿区内密集体的大致范围。最终,结合地质资料和地质工程的验证,证实了铜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张家营银金矿位于张北县东北部,地处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康保—围场深断裂与尚义—隆化深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配置齐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与张北蔡家营铅锌银典型矿床具有相似性。论文以张北县张家营银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物化探特征、矿体赋存及品位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控矿地质条件;通过与蔡家营铅锌银矿典型矿床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问题,进而对其找矿前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 矿业开发项目是一个“人——自然——机器”的工程系统,它区别于一般的“人——机器”系统。矿业工程的开采对象是赋存在地下的自然资源矿体,其赋存条件千差万别,人们通过开采机器设备,将赋存在地下的自然资源矿体开采出来。但迄今为止,人们对矿体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矿床储量、矿石质量、矿体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等任何条件的变化,都将导致矿井的开采境界、生产规模、开采工艺等因素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最终将直接影响到矿山开采的经济效果。因此,对于矿业开发项目,必须对其矿产资源地质条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隐爆角砾岩筒为热液成矿作用中十分重要的成矿结构面和矿化富集部位,同时是寻找深部矿体的重要标志。河北省彭庄隐爆角砾岩筒是冀东近年勘查的"三稀"矿产赋存靶区,岩筒内铷矿化较均匀,铍、钨局部富集,铍、银、钨等矿化体呈透镜状分布在铷低品位矿体中,各矿(化)体均受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在以往矿产勘查基础上,主要对隐爆角砾岩筒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工程控制的岩筒内上部属低温蚀变角砾岩带,其下部应存在团块矿化、细脉矿化角砾岩带,深部可能有含矿斑岩体,对本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区出露的沉积岩以及近矿围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该矿区出露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与邻近的扎西康矿床有一定差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在矿区识别出原生的沉积界面和火山-沉积接触面以及后生的断层接触面3种Si/Ca界面。目前发现的矿体均位于后生的断裂构造成因Si/Ca界面富钙岩层侧,为成矿流体在该界面水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地球化学障引发。马扎拉岩金矿进一步的找矿工作不仅需要注重断裂构造,更应优选发育Si/Ca界面的部位布置探矿工程,并应注重断层旁侧沿顺层断裂发育的沉积成因的Si/Ca界面附近似层状矿体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分布于华北地区的接触交代型铁矿—邯邢式铁矿,产于燕山期的中性岩浆岩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内及其附近。矿石富,矿体集中,具有重要工业意义。随着地质研究的进展,对控矿地质规律及成矿条件的认识不断加深。近年来,我队与地质力学所对控矿围岩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奥陶统的石膏层对铁矿成矿有重要意义。经进一步工作,我们认为邯邢式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查明矿床的赋存特征及与矿山开发有关的地质问题,在为矿山生产提供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保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由于不同矿床以及同一矿床不同矿段矿石的赋存特征、工艺特征等不同,又存在不同的环境地质等问题,往往造成很多不同的实际问题,给矿山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一些矿山近几年所暴露出的一些实际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期推动矿山地质综合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深部地质是在近十几年来地壳、上地幔深部地球物理方法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的。虽然迄今对深部地质的研究内容还有不同认识,例如有些研究者认为就目前地球物理的水平和资料推断的可靠程度,深部地质研究应以地壳为主要任务比较合适;也有人认为对于深部地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还不能最后确定。但是从已进行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果看,深部地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是地壳、上地幔的结构和构造特征、物质成份、组成物质的物理、化学特征和状态,以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动力学过程。深部地质研究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现代数学、力学、海洋学等各学科  相似文献   

18.
燕山早期中酸性—酸性超线成复式斑岩体侵入于蓟县雾迷山组、侏罗系南大岭组、下花园组地层中,辉钼矿化分布于岩体内部及其围岩中,本文探讨了复式斑岩体的地质特征、成岩期次、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以及含矿性;论述了斑岩型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床特征、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的地质找矿工作越来越多地表明,不断扩展新的地质找矿思维,将是决定地质找矿成败的关键。当代地质找矿思维的主要特征:①实践是地质找矿思维的基础;②要全方位地进行地质找矿思维;③地质找矿思维的系统性;④在地质找矿思维中要重视定量分析;⑤多元地质找矿思维;⑥地质找矿思维的预测性;⑦创造性地进行地质找矿思维。  相似文献   

20.
斑岩铜(钼)矿床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矿化、矿体孕育在宏阔的热液蚀变岩内;矿化富集带、矿体同特定的热液蚀变(岩)带紧密依存。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笔者等对德兴斑岩铜矿床已初步确立了以斑岩体接触带为中心的内外带对称式蚀变分带轮廓,在矿床普勘工作中显示了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通过七十年代的进一步工作,从多方面探索,更加深化了对这一蚀变分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