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的力量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大力推进“金农工程”和12316、“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创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一个以农业部门为龙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支撑的“=i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前不久召开的“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制定和实施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规划,重点将加强农业、经济、社会、管理、文化五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他强调,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首先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有效解决。为此,“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推动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及时、便捷地提供农业生产、市场流通以及农业…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经济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农村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则是影响到农村经济建设成败的重要环节。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各领域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信息化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竞争力、农业教育等的关系角度展开分析。一、信息化与农业技术进步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的高新技术之一,对社会各领域已经产生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已经成为新农业技术革命的先导;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综…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加强以农业为主的五大领域信息化建设。对农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对农民喜欢哪些信息、信息的来源渠道、农业信息化的措施阐述,以引起人们对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和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通过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把农业信息传递到生产和经营者手中,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农产品营  相似文献   

6.
去年7月以来,广西兴业县以“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全面实施电话、电脑、电视“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网,向该县农业龙头企业、有条件的农户推进数字信息化建设,促进了该县农业种养业的增产增收。到今年7月,该县通过各类农业信息网站为群众提供各种农业信息,有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农业市场与经济信息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大信息综合利用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信息化系统和农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为重点,以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融合,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确保农业现代化考核指标按时序进度推进。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正式启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重点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提高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服务能力,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该项目拟选择6个地区、50个县作为试点实施单位,信息服务覆盖面将达到100个县以上。该项目的实施是农业部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是“三电合一”信息入户的第一年,也是为整体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探索经验、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为了整体推进试点工作,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三电合一”…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沾化县为农业部"三电合一"项目实施单位,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制定了《沾化县2010年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服务实施方案》,成立了沾化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服务平台专家队伍,保证信息化工作"四网合一"的顺利开展。"四网合一"是以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 ,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里程碑。世纪之交 ,全球正在进行一场不见硝烟的信息战。发达国家正在力图抢占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发展中国家也在制定本国的信息化战略 ,力图在若干重要领域占领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面对正在激烈兴起的新的科技革命 ,中国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农业发展中 ,中国应当实施“信息跨越”战略 ,确立“信息强国”路线 ,发挥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 ,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 ,带动农业现…  相似文献   

11.
专家观点     
陈锡文:新农村建设须遵循“五条措施”“、三项原则”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新农村建设提出“五条措施“”三项原则”。“五条措施”: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机制;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三项原则”:各项工作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大包大揽甚至代办;农民自身积极性和国家扶持相结合。韩俊:建设新农村要突出抓好“六新”著名农村问题专家韩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这…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业信息化发展方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省政府出台专门文件,编制工程规划,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构建以省级"三网三系统"平台为支柱、市县"二电一信"服务为主导、镇村"信息服务站点"为主体、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十三五"是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一是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包括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相似文献   

14.
第九讲 农村信息化建设(一)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一)什么是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装配现代农村产业,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和表现形式支持农村管理,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农业部在认真总结各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决定2005年在全国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6个地级和50个县级农业部门,开展“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建设工作,重点推厂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农业部为此发出专门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创新信息平台 服务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以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为重点.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理念、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为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以城带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以工补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第三阶段,通过推进“三个集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苏州市已进入第四阶段,即以农村十项实事为抓手,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业信息中心、省农广校、省农环站四家单位联合挂钩盱眙县开展现代农业信息进农家服务行动,推动全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一是指导办好“12316”三衣服务热线,组建一支由46名包括农作物栽培、植保、动物防疫等专家组成的农业信息咨询队伍。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财务会计》2007,(9):40-42
第九讲 农村信息化建设(一)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一)什么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装配现代农村产业,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和表现形式支持农村管理,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部门转变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来抓,特别是在去年石家庄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之后,我们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建设“三电一厅”,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建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较为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