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部: 时下,在一些乡村街头的墙上,随处可见“季节性蔬菜管理要点”,“第一次施药时间在某月某日至某日”等大幅农事广告,向农民传播各种技术措施、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损失,此举甚好,希望编辑部能宣传一下。 在乡村街头用农事广告向农民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各类农技信息,简便易行,传播面广,指导性强,便于农民接受和操作,它是政府和农科部门重视农业,关心农民,指导农业生产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倡从传播的维度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分析,而当前有关乡村文化传播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存在以大众传媒窄化乡村文化传播内涵的缺陷。乡村文化传播关注的是农村社群中意义的共享和文化认同的培养,对它的理解不能脱离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语境。国家、乡村精英和农民被视为参与农村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行动者。总的来说,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文化治理未能有效调动农村文化传播代理人(乡村干部)的主动性,也忽视了农民的参与。同时,农村文化传播中存在关系网络、过程和语境的断裂,从而难以在村庄内部有效构建公共文化行动的基础。在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之外,农村文化处于一种混杂状态。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以农民的参与和认同为路径,通过传播自觉促进乡村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其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数字乡村的推动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冰山模型为分析视角,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性品质、动机态度”四个层面研究农民信息素养的层次结构,阐释农民信息素养分别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文化、数字生态四个具体方面的建设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明确农民信息素养与数字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强调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提升以信息知识素养、信息技能素养、个性特质素养、信息道德素养为表征的农民综合信息素养,可以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驱动乡村提高数字乡村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强 《山西农经》2023,(23):25-27+33
推进新媒体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运用数字传播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阐明了新媒体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逻辑机理。新媒体传播对于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创新性价值和建设性意义,未来需要加快村民数字素养培育,协同推进数字乡村共建;坚持农民信息需求导向,促进内容创作实现“在地实践”;整合乡村多重文化资源,增强新媒体传播品牌效应,以此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美丽乡村博览会面世了。天地有大美,常在乡村间。在悠悠岁月中,中国农民一直怀揣希望追逐梦想。美丽乡村,作为多姿多彩缀满中华大地的颗颗明珠,寄托着亿万农民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中国梦。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追求美、发现美、塑造美、展示美、传播美、弘扬美,形成了一系列农村美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美丽乡村承载着中国农民既古老又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成为悠久灿烂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现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作为"升级版"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交网络在自媒体时代的创新,研究了乡村信息传播规律与演化机理,分析了乡村社交网络的结构特征、社会关系、社会联结,以及乡村信息传播特征、途径、方式、规模、效果和影响等,以找寻乡村信息传播的最佳途径和方式。该研究成果可促进通过社交网络收集乡村居民和乡村地区的大数据,有利于乡村信息的有效传播、控制及对突发事件的预测监控。  相似文献   

7.
郭艳 《农业经济》2023,(9):140-141
大数据技术在旅游产业的应用为信息引流提供了可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信息流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传播,给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如何利用好旅游信息流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在对旅游信息流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应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旅游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精准把握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改进并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提高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www.crr.gov.cn)”日前正式开通,该网将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广泛的信息服务平台,也将为广大旅游者了解相关信息、寻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时代的来临,农业信息成为革新农民观念、改善农民行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对农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型农业信息传播的构建,正是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命题。为顺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业信息传播和农业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多年致力于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西安邮电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天龙教授,研究完成了《农业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与重构策略》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  相似文献   

10.
城乡转型过程中如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乡村现代化转型是中国乡村振兴亟待突破的关键难题。为避免基于片面认识对乡村演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产生误判,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需要重新审视与中国禀赋特征相似的东亚经济体乡村变迁的典型事实,理清东亚乡村转型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东亚城乡转型模式并非是依靠单向城市化的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城乡均衡发展,这一模式赋予了农民在城乡多样化的经济机会,有效规避了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通过农业要素组合升级而非单一要素替代促进了农业发展,并且实现了村庄功能的存续和拓展。这一经验为正在推进的中国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启示,一是通过城乡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二是通过促进农业产业革命提升农业竞争力,三是通过城乡权利开放富裕农民,四是通过村庄的体面实现村庄在乡村振兴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