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开发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产业、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两类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特征,认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整体上技术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外资占据重要地位,自主创新机制弱,产业的持续国际竞争力不强。  相似文献   

3.
高新区二次创业与区域创新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创造了局部优势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和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成为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成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区域。在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如何改变高投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如何提高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创新能力以提升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提出了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从战略目标、组织模式、构成要素和制度框架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对策建议,本刊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次浪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时间序列下的上海和周边区域间经济关系的起伏过程的分析,揭示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认为,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由于区域内部各次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动密度不断增加而产生的区域整体化趋势增强的过程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由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出来的产品和要素的跨次区域流动是最主要的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分工以及空间距离、要素流动网络和制度成本是影响要素流动并和其形成互动格局的主要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于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并与之形成互动,由此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该更多的依靠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和民间力量,政府部门的工作则因放在弱化乃至消除各种阻碍要素流动的区域行政壁垒和强化区域一体化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面。  相似文献   

6.
邵翔  田甜 《中国经贸》2011,(7):48-50
近些年,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加深,参与国际创新合作,跨国界、跨区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和全球链接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李诚固 《山东经济》2003,14(6):21-22,45
本文在介绍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经济接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理念,进而提出了区域成长的区域创新、区域开放、区域竞争、市场化等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论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的有利条件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包括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与一体化整合,发展区域内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关系紧密的生产体系;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构建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联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体化网络;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10.
学习与创新指什么?很多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选择那些能够更好地与价值链相接的地方,包括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等等,这种垂直和水平的链接组合,构成了最具活力的专业群.当然会从中分出很多具体内容,注入很多科技含量,增加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多媒体、金融服务、综合支持等,这在未来会更明显、更重要.在中国区域,包括上海,IBM、微软在做更多的研发和生产,人才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同义词,教育以及新的开发会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改革》2003,(5):11-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长江三角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各级领导须注重强化区域经济功能,着力整合区域资源,共同抓住办博发展机遇。从战略决策层面上寻求统一发展观念,制订出总体规划,注重体制创新。从制度上密切协商和合作,以加快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开发区是我国发展集群经济、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在电子信息、现代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如联想、华为、方正等;同时,众多机制灵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园区内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开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开发区已基本完成“一次创业”的任务,目前正在向“二次创业”阶段转型。  相似文献   

13.
邵翔  田甜 《中国经贸》2011,(13):48-50
近些年,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加深,参与国际创新合作,跨国界、跨区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和全球链接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主要城市推进该区域经济的紧密化和一体化,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体制互融和政策互联,是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具体目标。在不久的将来,长三角将形成错位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这次的东北之行.本刊记来到了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化中心——哈尔滨。再次走进这座城市.感到惊叹的不是中央大街古朴的街道和建筑,而是哈尔滨开发区发展的速度.二次创业以来,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这里已经是一片绿荫环抱着的现代化都市的一角。  相似文献   

16.
张树安 《发展》2001,(11):77-78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过了16年的历程,在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本世纪初,沿海开发区面临的形势并不容乐观。从国内来看,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内地市场机制逐步走向成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沿海开发区与其他地区的政策差异逐步缩小;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投资不断增大,外资也会随之向西部转移,沿海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在弱化。从国际上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  相似文献   

17.
王战 《浙江经济》2002,(17):40-40
长江三角洲基本上是三种市场化模式,即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上海的做法。浙江模式实际是温州模式。笔者同意浙江同志说的,浙江不是转型经济,是一种在基层和群众创业创新进程中不断推进的市场经济。苏南模式主要是乡镇企业发展。上海不讲模式,但有自身的特点。上海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逆市场化”进程,一个非常活跃的市场经济转变成为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初  相似文献   

18.
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1979年1月中国第一个开发区“蛇口工业区”率先在广东出现,1984年和1988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区先后正式成立,并不断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形成了以经济特区、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台商投资区等开放型经济格局,在推进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化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仲福 《开放潮》2004,(11):58-59
进入21世纪,国家级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与设立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功能区,作为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的载体,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以适应新一轮创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园区经济蒸蒸日上!开发区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别是近年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开发区原有的政策优势与体制优势已明显减弱,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其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我省开发区如何突破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障碍,进一步增创新优势?正突飞猛进发展中的合肥两家国家级开发区的经验对我省应有所启示。我省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负责人前不久跟随郑茂清副省长登上长沙飞往合肥的班机时,心里还在嘀咕:“合肥的开发区值得我们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