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资分配是国民收入的重要分配,对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发生昔重要作用和影响。正确发挥工资分配的积极作用,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中国家财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财政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好自已的职能作用,促进工资的合理分配。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分配完全由国家直接决定的做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但这种改变不是要放任自流,让工资自发决定,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合理形成。由于财政分配同工资分配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求财政发挥好职能作用,搞好对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产是根本的,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商品流通和分配工作作得好,对生产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强商品流通的计划性,活跃城乡经济,日益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我国城乡市场呈现着繁荣和兴旺。社会主义的国营商业,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医院绩效工资分配的实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兆连 《经济师》2011,(4):155-156
"绩效工资"这一概念源于2006年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实施绩效工资管理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许多医院现行的绩效工资制度仍存在很多不合理性。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文章从我国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实证探讨的背景、当前我国医院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制度、我国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改进措施四个方面,对我国医院绩效工资的分配进行了实证探讨。  相似文献   

4.
工资结构是一种工资机制,它表示职工工资的形式构成及其间的有机联系。鉴于工资结构是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客,健全和调整工资结构又是我国企业进行工资改革、实现工资管理现代化的必径之途,本文拟对我国企业的工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做一初步探讨。一、多种工资形式的存在是形成工资结构的前提总结我国工资管理的实践,目前我国职工的工资基本包括固定工资和变动工资两部分,其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一计件工资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和按劳分配的关系计件工资是否是过时了的工资形式,它是否还有作用?我看,它还没有过时,它还有作用。简单的原因是,我国社会对于消费品分配还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一向所强调的。从经济上看:虽然自从去年生产大耀进以后,生产是在成番地增加着;毕竟,我国现时的生产总水平还是不高的;经济水平则更是落后;劳  相似文献   

6.
<正> 一、事业单位:多元分配模式事业单位工资模式的确立应符合商品经济要求,从有利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改革过于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和行政控制下的统一分配制度、分配方法,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管理体制及相应工资制度;下放微观分配权,国家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分配格局调整的要求,下达工资限额,制定工资政策,提供动态工资指导线,实施宏观控制。从这一设想出发,在工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等方面应向多元转换。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企业工资分配体制也进行了改革。(1)在生产发展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2)从企业内部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状况有所改变,历次工资调改都注意突出岗位(职务、技术)工资,区别对待一线与二、三线,艰苦与一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别,逐步完善改革中出现的结构等级分解工资制;(3)扩大了企业工资分配自主权,从过去的高度集中决策、统包统配的工资管理体制转向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8.
白暴力  丛丽 《经济经纬》2007,(2):1-4,23
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古典产权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的演进.受古典产权制度的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所具有的两个特点决定了工资的市场定价必然将工资定位在低点,它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口长期的低收入,从而产生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和总消费需求不足.因此,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才能够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和总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作用2.财政与交换的关系。在社会再生产中,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分配决定社会成员取得产品的份额和比例。交换表现为用取得的份额,交换各自需要的具体产品。二者相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这种以工资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切身的物质利益.加强工资分配制度管理,对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保证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和合法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工资管理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管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国家工资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强工资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正确计算人员成本,减少工资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利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事业单位中高校工资基金管理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工资管理的设想及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陈明生 《经济论坛》2007,(12):51-54
基于"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由于生产对于消费、分配、交换和生产关系对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产业作为生产的载体,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现行工资管理的现状,利用Visual Studio 2005工具,采用面对对象的编程方法,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工资管理系统。应用动态服务器页面实现了工资的多条件查询、修改、删除、打印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提高了数据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在高校工资管理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私营企业工资管理现状出发,明确构建私营企业工资管理模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私营企业工资计量管理模型:工资额=基础工资 偶然工资+结构工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础工资、偶然工资的确定,并重点阐述了结构工资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宗江 《经济师》2000,(1):67-68
1993年10月,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国务院办公厅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建国以来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变原先事业单位结构工资制为固定工资与活工资两部分(所谓活工资是指按事业单位性质效益等情况确定比例核定部分),这次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改革大背景条件下进行的。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根据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发挥活工资活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国家规定原事业单位的活工…  相似文献   

15.
能源分配论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制约因素之一。把有限的能源产品进行合理的分配,是保证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源产品的分配是社会总产品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初次分配,按价值形成C、V、M三部分,其中国民收入V M经过分配与再分配之后,社会总产品按其价值最终形成三大社会基金,即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考察,上述三大基金又与物质生产的两大部类紧密联系,按照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的法则,进行交换,从而使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使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连续进行。社会生产总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目前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资管理方案,通过建立工资管理信息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资管理中的人工干预因素,使得工资相关数据充分共享,提高工资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以期为高校的工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非全额报酬工资制的情况下,工资并非居民收入的全部,甚至有些部门职工的工资所占比重较小,而在工资收入之外,大量的非工资性收入却在膨胀(这种情况我姑且称之为隐性收入),使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远远超过了工资的水平,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早熟消费”的实力支撑(这些隐性收入,一部分是原有分配制度中现存的福利性分配,一部分是改革以后产生的新的分配形式。尽管它们在内容与形式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在扩张居民的消费能力,推动“消费膨胀”过程中却起着同样的作用)。为了抑制隐性收入,需要对隐性收入膨胀的渠道和收入分配形式的功能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调节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与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需求不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政府从1999年起采取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等制度变迁因素直接影响或外在地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一次性增加收入不能改变预期,因此由调资增加的消费支出没有政策设计者预想的那么大。由于工资刚性的约束,调节收入分配这种手段不能频繁使用。从进行宏观调控时合理使用资金的角度思考,还可以在资金使用方向上作别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是全国进行综合平衡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区进行综合平衡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学习和工作中的粗浅体会,从省的角度,对一个地区的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为论述上的方便,全文分成以下五个问题:(一)在地区经济工作中,研究本地区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综合平衡问题的实践意义;(二)地区综合平衡的主要特点;(三)地区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地区社会总产品最终使用量的各项因素;(四)地区社会货币资金和收入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地区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基金最终使用额的各项因素;(五)地区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关系。 一  相似文献   

20.
积累问题是国民收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再生产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生产出来以后,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主义生产企业、人民公社、非生产机关和团体以及居民的最终收入,最后用于积累和消费。积累和消费,是属于国民收入的使用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准备专门探讨消费问题,也不准备探讨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问题,而只就积累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