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数效用理论通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需求规律,但存在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即"货币边际效用不变"假设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矛盾,而后者所支持的"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也常被广泛认同,这就影响了基数效用理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分析,解释了这一矛盾,让读者全面认识货币边际效用和需求曲线。 相似文献
2.
基数效用理论通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需求规律,但存在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即“货币边际效用不变”假设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矛盾,而后者所支持的“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也常被广泛认同,这就影响了基数效用理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分析,解释了这一矛盾,让读者全面认识货币边际效用和需求曲线。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提出了一个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分析方法,把客观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主观态度结合起来构建证券组合策略。接着,引入了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作为衡量证券组合的收益对风险补偿程度的工具,当无差异曲线的等效参数达到投资者根据市场好坏给出的一个设定值时,由此产生的证券组合是符合投资者偏好和市场环境状况的最佳策略。最后,应用此模型和方法,对一个简单的证券组合例子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最经典的术语之一,具有主观性、可计量性、递减性、可再生性等主要特性。通过效用论来论证理性的消费者能够实现既定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自己的最大欲望,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相似文献
7.
该文试图对一个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论述,通过无差异曲线与数学推导来阐述大学生在支出固定的情况下是如何确定以及达到其模糊消费效用最大化。此外,在结尾处对文中的收入假定做了一简要的博弈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抵押是信用风险缓释的主要工具之一。受评估机构评估信息不充分,以及从抵押物评估、抵押到处置不同阶段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影响。银行在操作抵押贷款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抵押物在抵押时足值,而到处置时不足值的价值缩水现象。从抵押物风险缓释效用的角度出发,银行部门应完善抵押管理制度体系,设立抵押物管理岗,加强异地抵押物属地管理和评估机构管理,充分利用银行的渠道资源,提高抵押物处置率和处置额,以化解抵押不足值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组织不断为适应环境而优化生产要素的变革规律。它的核心是科学准确的决策,这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期望效用理论,建立了一个动态的管理创新期望效用曲线模型,从而有利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