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2007年秋季以来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为西部培养优秀教师,促进西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西部人口素质的重大举措。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大多回西部生源地从事教育工作,身负为西部发展培养人才,促进西部发展的重任。因此免费师范生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显得尤其重要。在免费师范生的大学培养期间通过活动德育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思想品德.确保上岗后的免费师范生是一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2.
2007年秋季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院校试点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政策实行至今已5年有余,暴露一些问题,普通高中高三应届毕业生对这些问题怎样看待,他们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为此笔者对成都重庆周边三所学校400名高三毕业生进行了自填问卷式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免师政策均不太了解,整体情感倾向呈现积极,消极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免费师范生学风状况调查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建设是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免费师范生角色的特殊性要求其学风建设要有新的理念.搭建新的平台。本文通过时免费师范生学风状况的调查,总结出免费师范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免费师范生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饱受关注热议。它的伦理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本文从制度伦理这一全新的视角进行探索,尝试从制度伦理角度去看待免费师范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现实意义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新疆教师缺乏的现状,自治区于2010年起在疆内6所高校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为研究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对新疆5所大学的1032名免费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年级、民族以及家庭月收入上差异显著。基于调查结果试图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监管,与基础学校构建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新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料室以及超星电子图书馆在期刊网上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网络版)为搜索范围,主要搜索近三年的相关资料,以免费师范、师范生免费和免费教育等为主题词搜集相关论文100余篇,并对此论文进行分类、整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常彦 《嘉兴学院学报》2012,24(1):134-138
在我国师范院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既无实践基础,又不能有效吸引优秀考生,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师范生免费教育并不能有效解决师资问题。解决我国中小学师资问题,可以有两条途径予以选择。一是变免费为高薪,将用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资金转移到在职教师的工资上,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二是变一贯制为分段制,建立4+2分段式教师教育机制,普通大学4年本科毕业生,接受2年的教师专业教育,取得教育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成为政府、专家、家长关注的焦点,福建省自2015年来,已招收免费男幼儿师范生三批,这是办好学前教育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培养学校,应抓住男幼儿师范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推进免费男幼儿师范生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体验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从培养意识、相关知识、实践能力和评价能力四个方面阐述,探索切实有效提高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发展模式,为英语教育专业完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理解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即更新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新体系;突破传统思维、教学模式多元化;构建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数字化;改革评价机制、评价手段多维化。重点强调了理解在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仁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仁义”精神的内涵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仁义”精神的教育途径主要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仁义”思想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严格控制学生活动的时空,为学生精心设计理想化的成长轨迹和氛围,为学生全身心地营造含有无微不至爱护的巢穴——德育操作的C型模式;拆除学校无形的“围墙,”使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在与环境的抗争中吸取营养,增强免疫能力——德育操作的O型模式。虽然不同模式的德育操作,都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然而,选择采用何种模式的德育操作,则必须考察其所处的时空背景。  相似文献   

13.
大学德育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德育精神文化环境是大学德育环境中的软环境。优化这一环境,强化德育功效,应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培养良好的校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叙述了先进文化的内涵 ,重点阐述了高校德育在把握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在大众传播中的正确导向等方面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共振原理为德育共振模式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对话共鸣是实现德育共振的最佳途径。论文主要论述了构建对话共鸣德育模式的依据、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重视道德意识与政治要求的传播与灌输,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弱化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因而,在社会引导功能与家庭教育功能双重弱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中知而不行、知而逆行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探索一种符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特点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有效地纠正了传统高校德育的缺点与不足,强调知行并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具有德育功能的情境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从而促进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内化,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艰苦的疫情防控战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展现出伟大的抗疫精神。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笔宝贵资源,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频发,许多传统美德正在流失。研究显示,高校德育工作的的缺陷与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鉴于此,高校应当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正视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新思路,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进行思想教育、构建网络平台,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构建起政治、法律、道德、心理四维"四课"德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法律意识强、道德品质好、心理健康的学生,使学生成为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强、人文素质较高的全面发展的符合全国各地工农业生产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