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尽管中国的近代机器工业开创于 1 9世纪 6 0年代 ,而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 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和里程碑。虽然“1 56项”建设在共和国建设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1 56项”几乎是妇孺皆知的 ,但是今天能够了解其来源与内涵以及发展变化者 ,即使是研究人员也可谓凤毛麟角 ,更不要说一般读者。这是因为 :“1 56项”企业中近三分之一属于军工企业 ,长期处于保密状态 ,厂名用代号表示 ,厂址、产品均属保密范围 ;搜集资料难度非常大 ,…  相似文献   

2.
《特区展望》1999,(5):14-16
建国初期,我国国有经济非常薄弱。1949年,全国国有工业产值不过36.8亿元。1952年,包括工业、建筑施工业、交通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在内的全国国有固定资产为240.6亿元。 建国以来,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五”时期,以从苏联引进156项大型技术项目为中心,共投资549.9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694个,包括92个电站、194座煤矿、80个机械工业、7个大化肥厂、12个航空工业、10家电子工业及20家钢铁企业等。国有资产从240亿元增长到522亿元,增长了1.17倍;国有工业产值144.9亿元增长到378.5亿元,增长了1.6倍,分别以年平均13.9%和18%的速度增长。到1957年底,全国已有国有工业企业5.8万个。“二五”时期,投资1186.6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上千个,国有固定资产从522亿元增长到1209亿元,增长1.3倍;国有工业总产值从378.5亿元增长到807.7亿元,增长了1.1倍,分别以15%和13.3%的速度增长。到1962年底,形成国有工业企业5.3万个,其中人2千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奠定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三五”、“四五”时期,共投资2594亿元,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3千多个,其中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9月12日】在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是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主要成果。因为中国,“现代化”一词在世界上再度流行。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来的那一世界历史动荡时期,“发展”和“现代化”这类概念是无人问津的,与这一时期相关的是苏联发展的停滞,以及新保守主义在英国和美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才成功地度过了这一昏暗时期。这是中国人民60年来的一项主要成就,也是世界体系进化的一个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一长制”是苏联工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组织原则。五十年代初,我国的一些工业企业也曾实行过一长制。现在,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提出,工业企业应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里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应该如何评价一长制原则?我国现在提出的厂长负责制与苏联的一长制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5.
(一)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全国开工的156个工业大项目中安装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设备。这是新中国环保工作的开始。  2.60年代初,我国在北方重工业城市中设立“三废”治理办公室,推进了我国早期环保产业的发展。  3.1973年我国召开了全国性的第一次环保工作会议,并颁布了环保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对当时的环保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包括企业的污染治理、城市环境治理及“三同时”制度,这些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4.1979年颁发《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156项工程”的建设构建了中国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雏形,为新中国确立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56项工程”启动了中国大推进式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成规模地转移了苏联基础工业的基础技术,填补了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技术的空白,在短期内促进了技术进步,为中国形成较为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重构了中国工业化区域,造就了大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建立了一批多类型的工业城市群体,改变了建国之初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156项工程”是后发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赶超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7.
<正>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不外有两种模式,即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首先从发展轻纺工业起步,然后待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动推动重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另一个模式就是苏联模式,它同英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以建立工业的基础,再带动轻纺及其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最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诞生以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在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上采用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中国在当时为什么要采用苏联模式而不采用英美模式呢?本文企图从几个不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不外有两种模式,即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首先从发展轻纺工业起步,然后待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动推动重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另一个模式就是苏联模式,它同英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以建立工业的基础,再带动轻纺及其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最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诞生以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在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上采用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中国在当时为什么要采用苏联模式而不采用英美模式呢?本文企图从几个不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政权的更迭,而且更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1年底,新中国迅速确立了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重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新中国城市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古冶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迅速扩充经济总量,改善经济质量,坚持工业立区,牢固树立“一切围绕发展千,发展围绕项目千”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谋划建设了总投资S8亿元、420余项重点项目。其中建成投产的超1000万元项目4S个,超亿元项目10个,超10亿元项目1个,是古冶历史上大项目上马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形成了钢铁、煤及煤焦化、电力、水泥、医药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跻身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1.
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内,经历了20多年快速增长后的中国经济能否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新的增长靠哪些产业来带动? 第一,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居主导地位,但比重会有所下降。这一变化的动力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的作用,二是体制和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汽车进入居民家庭、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在带动工业增长的同时,将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使二三产业比例关系发生明  相似文献   

12.
一我认为,要把特区外贸体制改革好,应把现有的以自营出口为主的外贸体制分解为五个部分。具体说来就是: (一)实行工贸联合,这是连接产销环节的重要途径。深圳、珠海外贸部门,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促进出口贸易。随着特区工业的发展,对外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将在工业经济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深圳和珠海引进的此类工业项目分别有75项和29项,由于这些项目引进的生产设备比较先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经济效益较好,所以是特区对外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3.
鸠山一郎内阁成立后实行了以改善日苏关系与中日关系为核心的“自主外交”政策。开辟日本的海外原材料进口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是鸠山一郎内阁实行“自主外交”政策的经济背景。通过“自主外交”政策的实行,日本与苏联、中国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贸易关系,日本成功开辟了苏联、中国这两个国土面积庞大、人口众多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为日本的海外原材料来源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日本与苏联、中国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14.
第五章“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与三十年代“大清洗” 第一节 斯大林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 1.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的依据 正当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蓬勃开展并取得显著成绩之时,斯大林却于1928年提出了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的理论。斯大林在这时提出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理论当然是事出有因。斯大林有自己的根据,这就是苏联开始推行的超高速工业化遇到了困难。这既是工业自身的原因,更有工业化资金来源的困难。其具体爆发点是1927年底到1928年初苏联农村中发生的粮食收购危机和1928年初城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我国技术改造投资总额累计达4479.9亿元,相当于前三十年的1.9倍;引进技术对外签约成交20814:4项目.金额达900亿美元,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产品开发和政府组织的重点项目攻关,有力地推动了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据不完全统计,“七五”前四年,上海工业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9563项,新增工业固定资产307.65亿元,比“六五”时期96.32亿元增长2.3倍。其中,属于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更新改造投资为161.5亿元,每年平均40多亿元,比“六五”时期年平均投资14亿元增长近2倍。同时.技术引进的步伐也逐年加快,至1989年底,签订合同的项目累计135项,金额达55.78亿元。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已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轮子。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上海工业技术水平比全国城市工业技术水平高34.89%。  相似文献   

16.
刘亭 《浙江经济》2020,(4):11-12
当下朝野热议的“新基建”,包括了工业互联网。这无疑体现了复工复产和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也彰显了新基建的“新”,究竟“新”在何处。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绝非制造强国。“由大而强”的出路何在?在人类已然迈入信息社会的当下,自然是工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乃至智能化。中国人强调实体经济本没有错,但如若狭隘地将此理解为“埋头实业就是正理”,那显然又有点“迂腐”了。“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别看这有点“附炎趋势、机会主义”的意思,但其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种通俗表达。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为集中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之际,唱好“工业互联网”这台大戏,实在是再清醒、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蛇年新春伊始,广东鹤山市云乡镇又成功引进了1500万元投资,兴建年产值逾亿元的电池电动自行车基地。至此,2000年至今全市8个老区镇便引进项目71个,其中工业占56项、农业14项、旅游业1项,计划投资4.6亿元人民币,实际资金到位2-3亿元,其中外资13项,外商投入1900万美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规模以及引入资金都有大幅度增长,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极大地改善老区的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前景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8.
“八五”期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继续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狠抓投资体制改革,从调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入手,加强对基础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加快现有企业特别是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做出了新贡献.一、“八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八五”时期,全省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加了 2079 亿元,增长了1.8倍.共建成基本建设项目6931个,其中大中型项目39个;建成更新改造项目13044个,其中限上项目117个.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九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进入21世纪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今后一个时期梁山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富民为第一目标,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这一基调,牢牢把握“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集中抓项目”四项原则,全力抓好“发展民营,壮大工贸,调整农业,开发旅游,提高城建”五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1、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八五”时期,黄山市重工业发展比例为46.2%,到了“九五”、“十五”时期重工业比重分别上升到51.7%、56.7%。15年中重工业年均增长3.2%。与全国比高出1.1个百分点,与全省比高出3.4个百分点。1990年,黄山市产出结构为轻型化态势,即轻工业比重达64.6%,是工业发展的理想时期。到1995年,轻工业比重仍为53.8%,从1996年以后全市逐渐表现出重工业化趋势,并继续有重工业化程度走高的势头,2006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2%。从经济发晨的规模扩张分析,重工业对GDP的贡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