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伍俊斌 《企业导报》2010,(1):256-259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世界发展理论的优秀成果,深刻阐释了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出鲜明的真理维度。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坚持人是发展的主体、人是发展的目的,彰显其价值维度。真理维度与价值维度相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内涵,两者统一于当代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对企业的发展及其社会责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对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其最终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核心内容,因而着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的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因此,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4.
邵军 《中外企业家》2014,(9):203-204
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其最终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核心内容,因而着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的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因此,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进行过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审计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求我们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根本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人本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它不仅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强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企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本质,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使践行科学发展观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只有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才能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任国利 《价值工程》2012,31(13):103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人企价值共融、人企价值共创、人企价值共享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好职工群众利益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楼",需要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但归根结底离不开发展的核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了解教师的价值取向,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理解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不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诉求,才能提高教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全面表达了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人类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价值定位与全新行为方式,体现了当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关注,对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的兼顾,对人的创造精神的强调,对发展成果共享的追求,内在地包含着对发展主体更新观念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议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升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作为传授先进思想道德观、树立现代价值观和塑造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必然要承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价值,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集中地体现在人的价值上。当今科技的高度发展造成的异化现象,导致了人文失落和价值的盲区。如何实现科学技术价值的人本回归,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文剖析了当代大学校园的和谐特征和构筑和谐校园的策略,把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并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体现了科学发展思想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他们开始注意企业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注重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更注重对人的尊重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趋势,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张琼 《企业导报》2010,(6):255-25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它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新发展。其中以人为本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高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理念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富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儒家认为,教育应从人本身出发,去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吴文芳 《企业文明》2004,(10):61-6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把以人为本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我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企业新发展应努力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为民理念。以人为本,是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