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是浙江体制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浙江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历程,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正面临着努力实现二次飞跃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体制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浙江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历程,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正面临着努力实现二次飞跃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3.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3,(19):10-11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要部分,是浙江体制优势的主要载体,也是浙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二次飞跃是浙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是适应新的国际同内环境提高浙江经济同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同时,浙江民营经济自身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诸如:一批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并占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宁波前一轮发展主要得益于计划单列的体制优势,民营经济的机制优势,那么,在我国市场体制改革深入,国内体制环境趋于“均质化”的背景下,宁波竞争优势的取得必须放在创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是实现民营经济新突破、新飞跃、新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战略的调整,民营经济由“补充地位”发展到“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撑起全市经济的重要脊梁。  相似文献   

6.
中共宁波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发展政策,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上市,扶持优势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优”。《报告》不仅为今后五年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广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相似文献   

7.
<正>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发展动力,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引导民营企业主动应变、塑造变革,实现新飞跃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是浙江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的主力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浙江民营经济新飞跃,对于浙江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宁波是民营经济大市。近三年来,宁波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民营经济优势逐渐弱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发挥宁波民间资本优势,促进民间投资较快发展,对再创宁波民营经济优势,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宁波民间投资现状及主要问题近年来,宁波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总体产能过剩、金融风险凸显的大环境下,民间投资增速、占比均呈下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推进公平市场准入,积极构筑有利于民营经济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民营经济的融资体制机制,健全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公共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应从体制机制角度去寻求良方良策,通过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民间资本“敢投”“愿投”“能投”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最亮丽的名片。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浙江的活力之源在于改革”“首先又体现于具有先天市场属性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八八战略”的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0年年会上,会长高尚全就加快体制创新,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发展民营经济等问题发表讲话,指出:要加快体制创新,逐步完成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西部开发要采用新思路、新体制、新办法,要以体制创新推动和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发展民营经济,政府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今后改革的重点集中体现在政府主动地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法治基础。一、关于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浙江台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是台州当务之急。要通过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核心作用;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实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雅 《宁波经济》2005,(5):32-33
优化升级,工业结构的这场变局,犹如“凤凰涅”。谁先做到了,谁就将喝上“头口水”,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这正是宁波工业实现新飞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最大的优势是先行先试,通过大胆探索,突破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多年来宁波与义乌经贸往来密切,此番试点,将为宁波国际强港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正>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重在“五个转变”“五个提高”。“民营企业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这是2004年2月3日习近平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标题和主题词。2005年11月25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再造自我》一文,开篇就说,“民营经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飞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走出一条依托自主创新、营建自主品牌、弘扬自强文化、构建自身特色的新路”。时隔14年后的2018年11月11日,习近平又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及时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鼓励民营企业“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刘潇 《浙江经济》2023,(6):60-61
<正>萧山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民营企业为重要依靠全面振兴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萧山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民营企业为重要依靠全面振兴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截至2022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2万家,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5%。期间,涌现出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企业500强4家、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10家、上市企业30家、国家省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省级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8家,民营企业布局深度和广度均处于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民营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在技术创新能力、民营机制和企业家队伍三个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是宁波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力量。本文在分析宁波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民营科技企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和发展科技型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丰 《宁波通讯》2014,(3):28-29
<正>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进入历史机遇期和关键期。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路径和要求,必将进一步释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迎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潮;另一方面,离宁波由文化大市迈向文化强市,实现文化产业预期规划目标的时间紧迫。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宁波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对此,需要我们从生态学的视角认识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宁波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春富 《宁波经济》2007,(11):25-29
作为全球最大的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对于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宁波是发展会展业的良好机遇。宁波会展业必须未雨绸缪,及早采取行动以赢得先发优势。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会展之都,应该利用世博会平台,依托宁波在长江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产业优势,打好会展牌,借势实现自身会展业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即墨市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搭建发展平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达65804户,民营企业达5176家,注册资金总额58.6亿元,其中注册资金过500万元的民营企业178家,过1000万元的87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