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IDT理论来解释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其目的在于研究用户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手机服务的行为,深化对用户手机上网行为的理解,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有助于移动互联网相关从业者以及相关管理机构对移动互联网市场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我国金融创新研发能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扩散方式进行金融创新将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对金融创新扩散的研究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金融创新扩散的静态分析中,供给主体、需求主体、环境、动因与媒介构成扩散系统的五大要素,供需主体双方在信息交流后进行扩散的成本收益分析是金融创新扩散动态分析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构建了金融创新扩散速度与在国际间扩散的理论模式。我国在经济转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决定了金融创新扩散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本文在对这些障碍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障碍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的成功需要市场消费者广泛的接受,才能取得成功。大量的金融创新扩散研究的基础假设消费者是同质的,忽略了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去研究金融创新扩散的文献非常少见。本文以现有的文献为基础,以实证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金融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金融创新扩散从消费者采纳微观影响开始,逐渐过渡到宏观的社会濡染,从早期采用者扩散到社会主流大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金融机构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优化消费者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感知,了解意见领袖对消费者决策的营销,关注消费者的从众效应和网络外部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服务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项核心产品,怎样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是公司工作的重点。本文从服务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该如何提升服务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手机银行是银行向公众提供的、利用移动通信终端完成转账汇款、账户查询、代缴费、理财投资等多种非现金金融业务的平台。据《2011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2月,用手机上网的人群中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占比已达52.2%,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收入较高,并且用户群逐步向中年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金融创新产品在现代经济领域的重要性日趋提高,通过对各种网络金融产品在各国及各地区市场扩散过程的研究,发现其扩散的动态过程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本文在将生物种群模型引入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将效用引入扩散过程的分析中,从而更准确地判断饱和点的产生,并针对中国台湾信用卡数据和中国内地银行卡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研究可以为金融机构的战略决策以及管理部门的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手机这一人们如影随形的通信工具逐渐发展成为发卡银行服务广大持卡人的重要渠道。信用卡的手机服务内容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各类通知,业务办理类服务日渐增多。而手机短信平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商品就是提供无形的"服务",而顾客对服务业的期待,也是希望享有让自己满意的服务品质,使自己的消费能有物超所值的价值,所以服务创新是服务业首应重视的工作。本研究以商业银行资深高层主管、学界及业外专业人员为问卷调查对象,进行三次的调查,意见收敛,运用德尔菲分析法计算出各类型的权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创新以"作业流程的新颖度"中的"营销模式的改变"最为重要;"服务修正"中以"银行经营策略"最为重要;"服务对市场的新颖度"中以"新服务对市场的影响"最为重要;"服务对银行的新颖度"以"新产品与服务开发条件"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技术创新与扩散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银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与扩散,先进技术从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推动了银行产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些创新又 在行业内部扩散,推动全行业的进步,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影响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国有银行创新能力,及实现创新扩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贷服务创新是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信贷资金供需模型分析框架为基础,把与信贷资金供需有关的各主要因素纳入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层面的综合考察,以印证、解释和判断当前农村信贷服务的基本状况。文章认为农村信贷服务目前还处于相对低效状态.文章结论揭示了改善农村信贷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因素,并在分析有关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提出了方向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佳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20,(6):123-124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理论框架,从行为态度、主管规范和直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