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志余 《发展》2014,(11):124-124
正2002年甘谷县曾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2013年又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保护性耕作项目,引进推广和改进了适合我县农艺要求的保护性耕作农机具,探索出了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路线,总结出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验。依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结合甘谷县前几年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探索出适合甘谷县农业生产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建立了以"冬小麦高茬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范围推广农业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生大变革。保护性耕作不同于使土壤裸露的传统秋季铧式犁翻地,而是在秋季对农田实行免耕,利用作物等号秆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春播前土壤以力和抗旱能力,在春季利用特制机具一次性同步完成播种施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先进农业耕作制度。农业保护性耕作对  相似文献   

3.
王国力 《魅力中国》2013,(13):120-120
小麦免耕栽培是一项新型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免耕机械与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可以一次完成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优点。下面我们主要进行对比分析传统耕作与免耕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制度作为一种现代农业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其推广应用受到辽宁省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2006年辽宁省在彰武、阜蒙等13个县(市)重点实施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并在朝阳等36个县(市)建立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基地,形成了高留茬覆盖、整秆覆盖和秸秆粉碎覆盖三种技术模式.到2006年全省实际累计完成实施面积26.07955万公顷,保护性耕作作业规模达到17万公顷,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具体分析评价项目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5.
美国保护性耕作发展动向 作为一个发展保护性耕作多年的国家,美国仍然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发挥保护性耕作的潜力而努力,他们的不少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在小麦生育期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但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措施对不同种类的酶活性影响有所差异。所有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均表现为收获期大于播前,说明在一个小麦生育期内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总体酶活性,播前以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的效果最好,增幅达29.17%,收获期秸秆覆盖深松+旋+播种下土壤总体酶活性最大,增幅达到27.27%,总体来看覆盖深松、旋耕对增加土壤总体酶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陈仁泽 《乡镇经济》2009,(9):115-115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规划将在我国北方15个省(区、市)和苏北、皖北地区实施。通过各类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预计到规划期末,全国可新增保护性耕应用面积1.7亿亩。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问题长期困扰农业生产。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人们的"动土"能力随着拖拉机马力的增长而增强,保护性耕作的问题很快就成为农业人士积极探索的问题。保护性耕作被称之为耕作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将扭转传统耕作发展了生产,损害了环境,降低了土地生产力的局面,转变为发展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焕文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将  相似文献   

9.
黎李 《发展》2010,(5):151-151
西汉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得到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改进。汉初,封建国家为了增加赋税收入,奖励牲畜繁殖,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西汉王朝还在遥远的西北边境设苑养马,广大农民更重视饲养和爱护牲畜,因而畜力耕作(以牛耕为主,马耕为辅)在内地普遍应用。同时,冶铁技术的提高和冶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招标编号:TC09Y287 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受招标人委托,对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具生产基地国内公开招标,并已完成评标工作,现将中标结果公示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农资讯     
保护性耕作工程规划发布记者从农业部获悉: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规划将在我国北方15个省(区、市)和苏  相似文献   

12.
李想 《魅力中国》2014,(10):106-106
随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增加身体中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含量,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加重视粗粮(如紫米、高粱、荞麦等)的营养价值。一些商家看到了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的商机,将粗粮作为礼品进行了外壳包装,粗粮产业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纷纷将粗粮的种植技术引进家乡,但实际种植过程中发现土壤是粗粮种植最多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为改良粗粮种植土壤特性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免耕是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措施,能有效地防治地表起沙,具有很好的保水保墒效应。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农民及相关部门访谈,指出北京推广免耕主要存在农机具、粮食产量、农民接受程度、现行管理体制以及免耕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要顺利推广免耕措施,还需要大量宣传,提高农民的接受程度,并实施"技术补贴+生态补偿"的经济补偿措施。经济补偿可以按照机具投入2600元/hm2来折算补偿给地方政府,按照秸秆效益4500元/hm2来补偿农户。同时,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补偿基金"和"农业环境保护组织"等,以扩大资金渠道,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免耕的可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14.
革命老区——福建省建阳地区,推广一种适合山区低产田的新型耕作方法——垄畦栽稻萍鱼配套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垄畦栽稻萍鱼配套生产技术,又称半旱式栽培法,是西南农学院侯光炯教授对农民群众的传统经验进行多年实践和理论验证,总结提出的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5.
土壤免深耕调理剂是新研制生产的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耕作成本的富含时代高新科技的生物化学制剂。近年来,土壤免耕剂在全国各地得以快速推广和应用,但由于有的农民不了解免深耕调理剂的产品特性和使用方法而盲目使用,结果造成使用功效降低或应用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渭北旱塬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下春玉米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不覆盖(CT)相比,保护性耕作能显著提高春玉米籽粒和茎秆生物量,籽粒和茎秆生物量分别提高9.7~98.8%和40.3~123.3%;除地膜覆盖以外,秸秆覆盖和地膜秸秆双元覆盖处理对叶片生物量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春玉米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籽粒和叶片,分别占总吸N量的45.6~61.6%和30.2~43.8%;P在籽粒中的吸收量占总吸P量的72.8~89.0%;K富集在茎秆中,占总吸K量的60.7~68.5%。秸秆覆盖和地膜秸秆双元覆盖处理较对照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0~17.1%、6.1~11.0%和6.5~22.6%,而地膜覆盖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不同程度减少。在双元覆盖模式下,免耕改善土壤肥力质量的效果优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17.
三农资讯     
《老区建设》2008,(9):4-5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九大明显成效;中央投资1.7亿实施保护性耕作;新的小麦国家标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季度中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18.5%。  相似文献   

18.
土改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推广农作物良种、改进耕作技术、改进作物病虫害防治及推广和使用新式农具等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改进活动,农业技术改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及缓和工农业发展矛盾都有积极的作用,也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土改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推广农作物良种、改进耕作技术、改进作物病虫害防治及推广和使用新式农具等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改进活动,农业技术改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及缓和工农业发展矛盾都有积极的作用,也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秸秆成型燃料技术规模化推广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秸秆成型燃料技术规模化推广的可行性分析,对我国秸秆成型燃料技术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提出了该项技术已经到了可以产业化推广的阶段;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推广中的一些障碍,并对在农村推广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