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维多利亚文学语境下,《呼啸山庄》摒弃了全知单一的叙事视角,大胆采用多重视角展开叙述。这是小说的哥特式题材、对立与融合的主题使然,同时作家的女性意识驱使其对传统常规叙事进行了大胆反叛。  相似文献   

2.
3.
论《红楼梦》人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讨论<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个,一个是杨宪益夫妇的,他们主要采用了音译人名的办法;另一个是霍克斯的,他则采用了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这样做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得知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特征.当然,面对这么大的姓名队伍,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是展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叙述视角运用的得当影响到作品是否能够无限的接近于现实本身,是否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电影《黄金时代》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十分巧妙,而且能从许许多多不同的眼中还原萧红、萧军、丁玲等众多作家的真实形象,让观众对他们的人物形象、品质等有了更深刻的见解,通过对电影《黄金时代》中的叙述视角的研究发现,这部电影的叙事采用多角度,多角度叙事,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从不同人眼中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无限接近真相.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诸多红学家都曾提及《红楼梦》是大旨谈情,言情之作必不可少诗词歌赋,华章丽句,而曹翁穿插在章回中的红楼诗词无疑是小说中最抢镜的亮点。《红楼梦》诗词虽然未被列为红学研究的四大方向之一,但是《红楼梦》中草蛇灰线,处处伏笔,要读懂这一奇书,了解此梦真意,须将红楼诗词研究个通透明白。  相似文献   

6.
好的建筑一定要有好的名字相匹配,比如一个很漂亮的建筑,叫“小蛮腰”惹人遐想,叫“大裤衩”则有损形象。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前王扶林导演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成了迄今中国电视史上最风行的电视剧.20年里,一共被各大电视台重播700多次.二十年后的今天,又有人要重拍《红楼梦》,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文章对重拍红楼梦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赞成重拍,但是重新拍摄出来的红楼梦能否再次让观众认可,能否再次成为经典,目前是困难重重.希望重拍这部经典著作的剧组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结合自身的优势,再奉献给世人一部经典的连续剧.  相似文献   

8.
石佳 《魅力中国》2013,(23):115-115
那是一栋绿色的房子,看似平淡无奇,却承栽了一代人的喜怒悲欢。书中的故事发生在两处相距甚远的地方,秘鲁海边沙漠地区的皮乌拉市和远在亚马逊流域心脏地带的能够经商和传教的圣玛丽亚.德.聂瓦镇。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故事中的最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就是那由外地人安塞尔建造的享乐中心——绿房子所吸引。  相似文献   

9.
王玥  李翀  邱玥 《魅力中国》2011,(18):107-107
鲁迅的小说《离婚》虽不及《祝福》、《伤逝》那般出名,但是也是鲁迅笔下的得意之作。其文中,女性主义,反对封建礼教,独特的叙事视角的文章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作者用一生心血写成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杰作.它全面地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必然殁落的历史命运.作者为了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描绘典型环境,塑造典型性格,展开故事情节,反映社会风俗风貌,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和人物性格为主线.作者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曲赋,作者写的这些诗词曲赋,是前无古人的杰作,应用了很多雅俗分明、五彩纷呈的诗词,才使这部小说取得这样举世无双的成就.如果没有这些诗词,决不会有现在这样深邃而广博的思想内涵和含蓄蕴藉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韩涛 《中国经贸》2009,(18):207-208
理财就是财务管理,理财观念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的驾驭能力。本文从《红楼梦》出发,通过剖析著作中贾家在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贾家衰落的根本原因,同时也给面对经济危机的企业一个启示,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财工作,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连鹏 《魅力中国》2013,(32):332-332
《红楼梦》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过程。特别是表现在一些案件中。它不仅反映了封建司法镇压活动的实质,而且从一个极其重要的侧面,预示着这个社会必然崩溃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黄维东 《黑河学刊》2011,(4):27+47-27,47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与别的词组合的能力。《红楼梦》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过渡阶段重要的标志性著作,其中的时间词可以和时间词、副词、代词、方位词、介词、词缀组合。考察《红楼梦》时间词的组合能力,从一个方面研究《红楼梦》时间词的语法功能,展现《红楼梦》语言的使用面貌。  相似文献   

14.
毛灿月 《理论观察》2008,(2):127-128
作为学术专论的序言,《〈红楼梦魇〉自序》以写实的态度,表述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精神与情感渊源。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时至今日仍有很强的生命力,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依然被广泛地流传。《红楼梦》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作者所流露出的突破时代思想局限的观念。本文以《红楼梦》当中的部分情节作为案例,简要地剖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并从中做出一些思考,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姚雨 《魅力中国》2013,(8):347-347
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王熙风这个艺术形象具有特殊性、多面性和丰富多彩等特征。王熙风这个人物,融化了中国女性人格中深入骨髓的从属意识,她不仅可与男性争驰,甚至还能居高临下。王熙风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邹佩佚 《魅力中国》2013,(34):97-97
《红楼梦》作为一部女性的颂歌,描写的女性人物之多,实属罕见,本文从长相、才能、性格三方面对这些女性进行描写,展现出了她们的特点和悲剧。  相似文献   

18.
从新版<红楼梦>的人物、道具、布景、对白、情节、配乐等方方面面和87版<红楼梦>对比浅谈浅谈新版<红楼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从新版<红楼梦>的人物、道具、布景、对白、情节、配乐等方方面面和87版<红楼梦>对比浅谈浅谈新版<红楼梦>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对称美是美学范畴中的一种美的形式,它是一种匀称、均衡、和谐之美。《红楼梦》中的人物、结构、建筑、场面、无一不体现着这种匀称、均衡、和谐之美,而且也广泛地反应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内涵、思想内容、哲学韵味和美学追求。因此,《红楼梦》被尊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