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策划是我国新闻界在改革中兴起的一种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谋划的手段与机制。在新闻界兴起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式的同时,新闻界、新闻理论界亦开始了对“新闻策划”问题的连续探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策划的价值,现行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旨在使新闻策划更好地指导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杨仲侠 《发展》2018,(4):87-87
新闻工作者每天都在接触无数的客观事实,新闻事实的选择,既有倾向性,又有技巧性。倾向性把握不好,往往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和失误;技巧性把握不好,选材不当,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失误。所以新闻事实选择意义重大。作者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新闻事实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辉  李云婷  金旭 《理论观察》2009,(3):F0003-F0003
政治导向,是舆论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所在。 所谓政治导向,就是新闻舆论的政治倾向性和政治影响力,是新闻舆论在一定的政治方向上对人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公民新闻的研究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学界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主要有: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关系辨析,国外公民新闻的发展情况,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公民新闻的传播形态与实践,公民新闻之影响等。但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学界引起高度重视并推进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邹沐春 《魅力中国》2014,(12):287-28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媒体的种类和数量越来与多,对观众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新闻类节目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所以,大众传播系统在为人们提供资讯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为人们进行思想的灌溉,从精神上激励人们,本文将对新闻策划的类型及采写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费滟杰  刘畅 《理论观察》2009,(2):156-157
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新闻评论要评说和论述的对象。它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事件和问题。通俗的说,它是新闻评论要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即一篇评论要论及什么方面的问题或对象。社会现象和新闻事件是层出不穷的,不是所有的报道都需要配发评论,只有那些有评论价值的,包含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需要进行理性思辨的;  相似文献   

7.
崔恩泽 《理论观察》2008,(5):168-169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新闻和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新闻要关注舆论,传播舆论;另一方面,舆论要借助新闻来实现自己的意志。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在于它的批评性。正是这种批评性形成了新闻报道的锋芒,使得新闻富有战斗性。  相似文献   

8.
张海滨 《魅力中国》2014,(14):303-303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闻媒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因为新闻质量的好坏与新闻采标工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提升新闻采编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新闻采编i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静 《发展》2009,(7):76-76
策划新闻,用百姓的话说就是制造新闻,不同的是策划新闻在制造出一件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之后,要通过精心安排、组织宣传出去,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策划新闻重在对还未产生的“新闻事件”的主观预想,但同时要表明的是,“新闻事件”必须是潜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否则就是捏造事实、制造假新闻。  相似文献   

10.
史丽萍 《魅力中国》2013,(10):321-321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阐述自己的认识、看法、观点以及立场的文章。它的日常播出量不是很大,但是有的新闻评论可以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新闻评论对社会上的热点、焦点进行分析,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会引起社会舆论、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振奋人心等,它是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对于如何写好新闻评论,本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罗美君 《魅力中国》2010,(1X):125-125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没有任何一方而同时存在,必须相辅相成,那么这个度的问题就是中介点,不达到平衡,就是矛盾的起点,达到平衡,那么就是新闻报道的理想状态。这就引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在认识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二者关系时,我们应看到新闻的真实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因此,实现新闻真实,防治虚假新闻,是新闻真实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陈琛 《魅力中国》2014,(23):286-286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伦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新闻伦理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有针对特殊人群--弱势群体为例提出新闻伦理的的解决措施,希望对目前我国的伦理现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庞燕 《魅力中国》2014,(27):273-273
从地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来看,新闻采访不仅有助于地方电视台更有效地完成时政报道的主体构建,同时对于新闻栏目的品牌化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新闻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主要的沟通方式就是通过新闻采访,因此,为了确保新闻采访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采用高效的倾听技巧和提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认真分析了我国新闻采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技巧与提问技巧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秀坤 《理论观察》2009,(6):161-162
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与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进入画面以目击者身份采访并口述报道,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现场信息传输给观众,展现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貌,报道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同步的,因而使报道与接收具有同时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解释了会议新闻的概念,分析了地市党报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措施。要精心建构个性化框架,善于了解会议背景,“吃透”会议精神,以受众为本,突出接近性,要跳出会议写新闻,不落俗套,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杜磊 《新西部(上)》2013,(11):117-117
文章阐述了微新闻的优势及对传统新闻价值理念的颠覆,分析了微新闻的新闻价值挖掘与表达的新特色。指出在新闻价值挖掘上,微新闻脱离了以事件为核心的束缚,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新闻价值传播上,传播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表达意愿更便捷;在影响上,微新闻扩大了联系面,能够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8.
真实性,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党悟原则等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强化新闻宣传的纪律要求等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从《老区建设》杂志的实践来看,面对网络化、市场化的冲击,应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期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新闻信息和新闻事实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渠道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也逐渐的趋于俗套,很多的信息只是从网络上抄袭下来,甚至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假新闻,从而不断的使受众的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导向。本文从新闻采写过程中具体的对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进行了探究,从新闻的内容、时效性以及闪光点出发,从而不断的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将新闻事业真正的做到为党和人民服务,从而不断的加强新闻在人民生活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6):69-69
我国新闻界首次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国家标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日前已通过批准正式实施。有关权威人士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联合举办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新闻发布会上评论说,自主研制成功的两项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乃至全球华语地区新闻信息技术领域标准的空白,是我国新闻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