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美 《魅力中国》2013,(8):146-146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陈举 《魅力中国》2013,(20):144-144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伟娜 《魅力中国》2014,(9):137-137
写作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对今后的日常工作、学习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而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焕发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提高批改质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建功 《魅力中国》2010,(25):303-304
古诗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熠熠耀眼的明珠。它精炼含蓄、意境深远、音韵优美。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哲理性强、语言清新。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5.
王坤 《魅力中国》2014,(17):187-187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教师要引领学生到生活中观察,丰富习作素材,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写作动机,在实践中感悟.写出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6.
储智慧 《魅力中国》2011,(9):124-12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作品的优秀情感诱发学生的情感,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挖掘文本内在的思想性,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意,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从而寓情感激发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江中礁 《魅力中国》2013,(17):144-144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黄海芹 《魅力中国》2014,(8):137-137
语文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端正教学思想,注重发展儿童语言,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就能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文字,又发展了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董字 《魅力中国》2013,(17):157-157
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开发智力潜能,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语文学科,更应开发思维,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1.
温琦琦 《魅力中国》2013,(26):138-138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海霞 《魅力中国》2013,(17):159-159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何丹 《魅力中国》2014,(17):185-185
阅读教学中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学会与好书对话;要有较为丰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底蕴和正确的思想认识。重视学生的情感融入,为学生创设读书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刘慧枝 《西部大开发》2011,(12):108-108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在教学中,可借助图片、实物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和联想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情趣化识字。教师应该挖掘汉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规律化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最后让识字回归生活中,让学生生活化识字,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对学生跟踪反馈,以及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反思,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究,认为培养语感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去熏陶、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逐步领略语言文字的真正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祖国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相似文献   

16.
史栋杰 《魅力中国》2013,(10):134-134
当前高考命题倡导能力立意。强化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普遍欠缺的,所以能力测试要求的提高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张爱萍 《发展》2011,(6):150-150
词语是构成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的基本单位.词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低段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8.
闫蕊寒 《魅力中国》2010,(30):212-212
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而能否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则是确保语言文字纯洁、健康的关键。广播电视媒体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更是责无旁贷。然而,目前,在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还很普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不要求我们从细节入手,去规范广播电视语言。  相似文献   

19.
韩景润 《魅力中国》2010,(12):44-44
语文教师要将审美的想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同一部作品提出不同的审美见解,让审美的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驰骋,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应充分发挥利用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从语言文字入手,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用,学而有情,教而有趣,在和学生交流中共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实现语文教学综合效应的最大值,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中闪光。  相似文献   

20.
尼玛措 《魅力中国》2014,(8):131-13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突破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诉我手”。同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