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建新 《魅力中国》2010,(34):187-18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育是青少年为祖国服务的基本前题,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教育部根据《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优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适应教育理念的更新,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更是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已经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总体趋势.推行体育俱乐部建设是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卫平 《魅力中国》2010,(8X):208-208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也必须与整体中专教育思想相适应进行课程改革。本文依据当前职业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中职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娟 《魅力中国》2010,(23):378-378
随着“个性教育”、“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播与讨论,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了新一轮的改革热潮,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步伐,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型已不适应现代教学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以武术专选课程为例证,探索并设计适应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发展的多层次教学模型,为高校各体育运动项目的专选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各高校纷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MOOC作为一种当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在线课程教学手段,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共享课程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将“MOOC思修课”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对“MOOC思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课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工作》2007,(1):42-43
近年来,赛罕区教育发展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强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结合,为赛罕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狠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布局结构调整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侯红领 《魅力中国》2013,(23):382-382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目的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转变为“能力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地理教育内容看,更加重视实践性和人文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自然地理,也要重视人文地理,克服传统重自然轻人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叶远键 《魅力中国》2013,(28):156-156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所倡导的主体思想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要坚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科学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下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来看,不管是在体育教育理念方面还是在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方面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主体思想还趋之甚远,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本文就以目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对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进行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怀攀 《魅力中国》2011,(5):351-351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要成绩主要表现在确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接受性日益增强;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三个方面。从发挥体育本身应有的价值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实施中还需要新的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目的的内在要求,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纲要”课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努力探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宏 《理论观察》2014,(3):162-163
体育强国建设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精英人才、体育场地设施、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等优势。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发展途径应该是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加快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于景发 《理论观察》2014,(3):160-161
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决定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拓宽体育课程研究的领域,促进体育课程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以及竞技体育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菊红 《改革与开放》2014,(23):92+96-9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本文从丰富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就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的必要性、目标定位、网站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确立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以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如何改革体育院系网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新形势下体育院系培养目标的需要,使网球专修学生适应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从事网球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该文在对体育院系网球专修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网球专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新途径,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体育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确立“健康第一”思想,转变对体育教育传统的认知体系及惯性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茶地深入开展,研讨逐步深入,成果越发显著,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三种新的体育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关键。“促进学生健康”是发展学校体育,改革学校体育的一个主旋律。①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孙亚杰 《理论观察》2010,(4):146-147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素质的改革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五方面来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三维目标”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强调了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不但要从思想上转变理念,还要从行动上积极实践,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实现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就形成原因进行全面剖析,以期为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