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通过对中西方创新教育多层面的理性审视,认为创新教育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振兴和发展的基本原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就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创新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可资参考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开展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紧密联系高校实际,实践“三个代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是自觉肩负起教育创新的历史命命,教育创新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而且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教育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自身的创新,即实施创新教育,所以,只有推进教育创新,才能真正践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教员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创新教育对教员和学生都有新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主要依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员。因此,要实施教育创新、要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按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学员也是学习的主体,是创新教育的培养对象。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学员的培养上起作用,见效果。这就要求教员引导学生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所以,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是创新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彭春霞 《魅力中国》2013,(23):188-188
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现状,高职院校财会教育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这要求学生有效的将专业理论应用在专业实践能力上面,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创新解决的一个关键教学问题。同时。为了提高我国财会专业高水平人才的竞争力。还要面向国际化,与国外财会专业相结合。进而与时俱进,创新出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财会教育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郭欢 《魅力中国》2014,(8):171-17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个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军事人才将成为军校的光荣使命。创新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军事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军院校的共识。目前,我军院校图书馆为创新教育提供信息服务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导致军校图声馆为创新教育提供信息服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 教育的核心,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朱万翠 《发展》2009,(12):149-149
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阵地。追求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已成为其最高目的。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作用,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在每一个解题过程中,在每一个数学建模过程中,一点一滴的,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丽波 《理论观察》2008,(2):145-14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也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就是创新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国家、民族的进步归根到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羡 《理论观察》2006,(6):147-14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更在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创新教育的涵义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创新教育的任务:(1)在各级各类人才教育中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创新学习和实践为重点,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2)培养能直接推动科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管理改革的创新人才。(3)拉动教育创新,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估的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郭红斌 《魅力中国》2012,(35):71-71
在创新教育理论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问题并非都是“教育”问题,要受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教育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就教育而教育,而应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这一理念出发,本刊将陆续邀请各界学从不同角度共商“教”是。本期请听来自科学院的声音——四位科技界专家谈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刘海彬 《魅力中国》2013,(29):199-200
每个时代都有他的特点,教育的改革也是一样,而历史的局限性是一种无法逾越的遗憾。今天看来,这种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课程目标的单一,以及教学方式的僵化。于是,一个适应时代特征的,有益于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得到良好培育,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创新,就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社会和谐发展的强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挑战。如何在人文关怀的视域下,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文章主要从思政教育的领域、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思政教育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镇,建立既注重科学前沿也面向国家需求从事教学与科技活动的氛固,才能成为创新的不竭源泉,才能为全国和广西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人才,当前国家和自治区积极推动的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正是强化师生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孙晓  董瑞 《魅力中国》2008,(4):40-4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教育要不断完善和健全,而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刘传哲 《魅力中国》2010,(31):415-415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7.
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育质量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与是否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质量有密切关系。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我国高校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借鉴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探究新的培养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永忠 《发展》2007,(6):121-121
面对经济全球化、生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着力创新思想教育理念和体系、营造育人环境,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一项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婧 《理论观察》2000,(2):62-63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李鹏同志也指出了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单单是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最迫切的任务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一1934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按着他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其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20.
李丽 《魅力中国》2010,(7):194-19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如何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应当需要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