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一项先进的采煤技术,该技术具有一系列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沿空留巷技术还是一项正在逐步发展的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与研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陕西省神府矿区新民开采区的埋藏浅、基岩薄,具有厚松散层,对沿空留巷研究尚不够深入,制约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神府矿区新民开采区浅埋薄基岩煤层的沿空留巷技术开展研究,为沿空留巷技术大范围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选择煤层群的开采顺序时,必须在考虑煤层采动影响关系的前提下,保证采区、矿井开采水平和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续,从而合理集中化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文章结合沙吉海一号矿井实际,对其首采层及煤层开采顺序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交流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申志鑫 《科技和产业》2024,24(11):218-223
以万家庄煤业2#煤层深部强采动一号变电所硐室为工程背景,探究深部大巷硐室强采动破坏机理及强采动围岩稳定性控制原理,分析深部强采动大巷硐室修护补强方案,并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优化相关支护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2#煤层顶板为复合软岩顶底板,极易受到采场周围的岩层运动、应力集中和应力重新分布的影响,导致一号变电所硐室围岩矿压显现剧烈;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幅值随着远离工作面呈现出近场快速增加、远场缓慢降低的趋势;硐室受到的采动影响较为剧烈,在两翼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最大变形量为155.8 mm,支护效果显著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4.
乔朝凯 《魅力中国》2011,(21):201-201
3107中综放工作面由于受断层影响,工作面坡度局部最大达到34°,平均达到25°,曾一度造成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下滑,导致了刮板运输机机头与转载机搭接的经常性变动,从而改变了运输机与转载机的合理搭接关系。运输机机头过长造成运输机出煤不畅,严重时可能导致下顺槽下帮扩帮,致使端头安全出口堵塞,影响安全生产。通过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工作面运输机和支架的下滑,使生产得以正常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从地面钻孔,抽采煤矿井下工作面中的瓦斯,以达到降低井下瓦斯抽放压力、促进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目的。但是,由于地面井不断抽采利用瓦斯,煤层气的甲烷含量不断下降,氧气含量不断上升,使得集输利用面临较大的困难。为此,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可以增加煤层气的提纯设备,从抽取的气体中提纯煤层气,提高甲烷含量,降低氧气含量,切实提高煤层气的集输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废弃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井下瓦斯的抽放压力,还能显著提升地面煤层气的采收率,实现煤矿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抽采利用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姚彦松  兰艳辉 《魅力中国》2013,(13):271-271
文章分析了首山一矿井田的充水因素,包括主要含水层及其特性、主要隔水层及影响其隔水效果的因素、充水水源及导水通道。通过底板采动破坏带深度及突水系数等水文参数分析矿井发生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以及可能发生水害的危害程度,对以后安全生产提出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煤层底板受奥灰承压水威胁,充分改造煤层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间隔水层性能,是实现安全采掘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水技术.河南义煤集团孟津煤矿1101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奥灰水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文章通过注浆加固实现了"充填裂隙、加固底板"的作用,构造了复杂高承压水区域设计,实施了底板注浆改造,将奥灰含水层改造...  相似文献   

8.
永晟煤矿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城区东南30 km处,矿井生产排放大量矸石,均堆积在斜坡坡顶处,坡体存在滑坡风险,严重地威胁矿区安全生产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永晟煤矿为例,分析勘查区地质背景和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滑坡发育特征,最后提出滑坡治理措施。经勘查,永晟煤矿滑坡平面形态为舌形,属中型滑坡,边界特征明显。滑体前部与中部厚,后缘薄。滑带为松散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形态变化较大,前部倾角平缓,中后部逐渐变陡。根据滑坡变形机制和保护对象,可采用抗滑桩+局部挡土墙对滑体进行支挡,然后对后缘已破坏的水渠和道路进行修复,以消除潜在风险,保障矿区安全生产,维护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局部高瓦斯带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在组织生产时,时常会出现瓦斯超限现象,严重制约着安全生产,通过采用顶板岩石钻孔高抽巷、高位钻孔、隅角埋管抽放、密闭抽放等多种手段,降低了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残采布巷、工作面初次来压、采场支护方式、工程质量、残采单放、大倾角单放开采、开采前史料查找等问题以煤矿安全、生产、效益为目标,从实践中摸索研究、合理可行、适合安全生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景凯 《魅力中国》2014,(24):236-236
23071(西)工作面为设计综采工作面,平均煤厚4.0m,工作面北部为崔拐正断层保护煤柱,东部为已回采结束的23071工作面和原新发、蓝盾矿采空区及老巷,西部及南部为未采动区。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的解决平煤股份十矿被保护层的瓦斯涌出这一问题,采取保护层开采方法,在戊9—20180工作面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夹矸薄且变化大。回采期间应用了针对性防突及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为同等条件下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志涛 《魅力中国》2011,(12):120-121
为提高平煤股份十矿己16--22320工作面下分层薄煤层采面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问题,采用综采机械化回采工艺,通过加强采面的顶板管理、机头、机尾的顶板管理,确保实现正规循环,经过试验:己16--22320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率达到93%,原煤月产量保持在5.8万吨以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分层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1采区上部的11煤拄残采面采空区密闭方案从防水和防火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提出了优化方案及具体设计,变以堵为主为以疏为主,对11采区下部工作面的补水通道进行了截流,提前进行了疏放,解决了悬在采区上部的一个重大隐患,既满足了11煤柱残采面采空区的防灭火需求,又为11采区下部工作面开采创造了优良、安全的防治水条件。为矿井安全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相似条件的采空区密闭方案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二军 《魅力中国》2014,(13):341-341
郑煤集团振兴二矿煤层赋存不稳定、煤体松软,在11071工作面位于突出危险区,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影响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和安全生产。根据现场条件厦资料分析,采取了高位钻孔抽采裂隙带瓦斯、埋管抽采上隅角瓦斯等综合治理瓦斯措施.这两个方案执行后,采空区厦上隅角瓦斯通过抽采孔而排出,使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降低到了o.2%以下,回风流的瓦斯浓度降到O.1%以下。  相似文献   

16.
以往采面过薄煤、断层钻孔均采用煤电钻机,安装电缆拉移不方便,钻孔时作业人员多、且易漏电伤人,钻孔卡钻、顶钻、夹钻时易伤人,钻孔速度慢,时间长。该钻具具有温升快、钻孔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维修拆装不便缺点,还需要专用的综保开关,电缆或煤电钻在淋水的地点要有防水设施。结合戊11-15110工作面煤层薄,断层岩石硬的特点,研究决定采用了乳化液钻机施工钻孔,其安装及使用方便,充分利用工作面乳化液泵站资源,只需连接两根高压胶管即可工作,无需连接电缆及综保设备,降低了工作面的设备复杂程度,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严格落实乳化液钻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了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同时打眼时间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低,实现了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炮采工作面大倾角俯采、仰采是工作面回采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从技术上、安全上、管理上采取针对的性的对策,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8.
方万勇 《魅力中国》2013,(23):131-131
最近几年。采煤力度的逐步加深,适度的支护采煤工作面.直接关联到采煤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对此,本文通过深入探讨煤矿采煤层的实际状况,基于支护工作面根本性原则的基础之上,选择切实可行的支护方式,合理有效的支护工作面,保障采煤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对煤矿企业立足市场具有起到尤为重要的现实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村煤矿1989年6月建成投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经过实施三煤技改工程现年产原煤超过120万吨现拥有资产5.47亿元职工3395人。自省提出加强煤矿“双基”建设工作以来我们面对矿井水患威胁严重薄、厚、特采多元化生产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依托思想观念、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创新安全管理系统工程以理念引导人的安全思想以载体警示人的安全习惯以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以方法改善人的安全环境不断强化“双基”建设在创新中构筑了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缩短了安全处罚期延长了安全稳定期。截止到2003年9月16日连续安全生产851天。一、创…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的解决平煤股份十矿被保护层的瓦斯涌出这一问题,采取保护层开采方法,在戊9-20180工作面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夹歼薄且变化大.回采期间应用了针对性防突及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为同等条件下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