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晓波,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文化,现任中国铁通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工程师。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天津市总工会"八五"立功奖章获得者;连续三年为天津市先进工作者;1996年获得天津市"95"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称号;1998年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并被评为全国铁路系统劳动模范。历任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分局唐山电务段段长、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10,(1):77-78
经有关部门的批准,12月15日,中国移动与铁道部完成中国铁通有关铁路通信的资产、人力及业务交割。中国铁通与铁路生产相关的部分划给铁道部后,其他部分仍留在中国移动,作为中国移动100%控股的子公司,以中国铁通的独立身份进行运营.  相似文献   

3.
《邮电企业管理》2004,(9):10-10
2004年8月20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国资委、信息产业部、铁道部的领导,国内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中国铁通的合作伙伴以及近百名媒体记出席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4.
《邮电企业管理》2007,(2):63-63
2006年12月26日是中国铁通成立6周年纪念日。6年来,中国铁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用户数、业务收入、公司资产总额均实现成倍增长,在传统电信市场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中国铁通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业务增幅在运营商中名列前位。中国铁通成立于2000年12月26日。2004年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作为中央直属国有独资公司由铁道部划归国资委管理,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大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国铁通6年来实现了市场经营的快速突破,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中国铁通全力以赴开拓市场,社会公众市场和铁路专网市场捷报频传,收入增…  相似文献   

5.
2000年12月,伴随中国通信业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由铁道部铁路通信系统为基础组建的铁通公司应运而生,并以新电信运营商的姿态跻身基础运营市场。论规模,铁通不算是强;论经验,是首次进入公众服务市场。发展有机遇,但困难与挑战并存。铁通人的信念异常坚定:一定要把公司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邮电企业管理》2005,(5):39-39
为扩大中国铁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2004年初,中国铁通决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中国铁通公司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高层管理多次拜会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和高新技术司的有关领导,并为此新设立了企业发展部。该部门会同公司的财务部、计划部,共同编制了2004年债券额度申请件。2005年4月6日,国家发改革委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05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通是我国最年轻的电信运营商。2000年12月20日,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4年1月20日,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由铁道部管辖移交国资委管理,正式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于今年8月20日举行了挂牌仪式。从此中国铁通以新的形象屹立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8.
伴随信息化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中国铁通为满足这种市场需求,依照专业化信息通信运营商的战略定位,在发展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基础电信业务的同时,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创新,“商务新动力”就是中国铁通针对企业信息化着力打造的新型客户品牌。日前,中国铁通“商务新动力”全国巡展已经在广东开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通自创立至今,已经有近六年的时间。过去的六年,是中国铁通市场经营快速突破的六年、改革创新不断加快的六年,也是中国铁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形象持续提升的六年。这六年,中国铁通成绩斐然:由成立之初的一个专门服务于铁路运输的专业通信公司成长为一个服务铁路和公众两个市场的新兴电信运营商;从一个计划经济色彩很浓的单位转变为一个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服务企业;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用户数超过1700万的我国第三大固定通信运营商。中国铁通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是同其坚持走差异化道路分不开的。实施差异化战略是固话业务步入成熟期固网运营商适应电信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中国铁通董事长赵吉斌指出,中国铁通要走“做大专用网,做强区域化”之路,力求通过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来保障整个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和顺利实施。此外,要实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中国铁通在资本市场上也作出了多项有益探索,有力地支撑了“做大专用网,做强区域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党委作出决定:追授中国铁通甘肃白银分公司原总经理郭海春同志“中国铁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郭海春同志学习的活动。郭海春生前是中国铁通甘肃白银分公司的总经理,2005年4月5日因患癌症不幸去世,年仅43岁。郭海春生前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离开我们时也不壮烈。但他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不朽的赞歌。员工说:“他因平凡而伟大,因执著而深远”。中国铁通成立于2000年,五年来,铁通公司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郭海春的事迹之所以在集团上下引起如此反响,就是因为他始终保持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铁通的创业之中。其实,目前的通信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特别是对固网运营商来说,已经进入二次创业。因此,郭海春同志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所有通信人学习。为此,我们将郭海春同志的主要事迹整理并发表,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11.
《当代通信》2005,(7):34-34
2005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铁通进行二次创业的攻坚之年。目前,全公司上下一心,正在为贯彻中国铁通三年发展战略,实现"35332"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为组织和动员中国铁通广大员工和关心中国铁通改革和发展人士,总结公司成立以来,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的经验,探索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新思路、新策略和新途径,推动中国铁通事业更快发展;同时为中国铁通广大员工提供展示个人才华平台,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决定:联合举办主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铁通新局面"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06,(1):76-77
12月26曰是中国铁通成立5周年纪念目。这5年.中国铁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由一个部属企业转变为中央企业,用户数年增86%.业务收入年增38%,公司资产总额达到504亿元,增长了近3倍.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8日,中国铁通福建分公司迎来了公司成立五周年庆典.走过五年风雨历程的福建铁通,依靠全体员工的不懈奋斗,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谱写了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差异经营、特色发展的创业篇章。  相似文献   

14.
《邮电企业管理》2007,(4):47-47
中国铁通为积极响应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指导小组,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全国电信用户委员会联合发起的“诚信服务,放心消费”活动,将“诚信服务.放心消费”行动作为公司2007年全年的重点工作。为切实保障用户放心消费.中国铁通大力倡导“主动服务”作风.并在近期向社会推出了四项服务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邮电企业管理》2006,(4):36-37
中国铁通黑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黑龙江铁通)成立五年来客户服务从公司初建时的零乱稚嫩不断走向规范和成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黑龙江铁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黑龙江铁通人就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服务理念确定为“客户永远正确、失误没有客观”。现在,黑龙江铁通可以底气十足地说,在龙江大地上,我们的品牌已牢牢树起,得到了公众的认知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通青海分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人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4家主导运营商相比,目前中国铁通的实力还比较弱小。中国铁通4年的运营经验说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中,中国铁通不能与主导运营商正面交锋,必须突出重点,走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日前,中国铁通董事长赵吉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谈到3G问题时,赵吉斌分析了中国铁通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阐明了中国铁通对3G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邮电企业管理》2008,(6):58-59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铁通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中国铁通下属的四川、陕西两个省分公司,共有24460个铁通固话用户和6724个铁宽带用户通信服务中断。四川境内铁路广木支线雪门寺和永兴车站被夷为平地,站内所有的通信设备和机房均被损坏。  相似文献   

19.
为特定行业量身定做调度通信解决方案 2003年—2004年,经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铁通与国内电信研发企业台作.在沈阳和重庆进行了国产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技术的试验工作,对国产数字集群系统的技术成熟性和稳定性系统功能和网络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试验.对其组网特性和业务模型进行探索。在此期间,中国铁通还配合信息产业部进行了相关标准文件的起草制订工作。  相似文献   

20.
程京生 《当代通信》2004,(19):23-25
与其它运营商相比,铁通相对“弱小”,但这更可以激发铁通认清形势,勤于拼搏,挑战自我,站在一定的高度理性地审视发展问题,寻求新的业务突破口。在记看来,一个没有传统企业里的旧包袱,她的发展反而会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