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健 《人民长江》2001,32(1):16-18
陶岔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取水枢纽,为满足调水需要,必须将已建初期工程加高扩建。加高扩建枢纽建筑物的布置自左至右为左岸非溢流坝段、进水闸坝段、连接坝段、预留电站进水口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该方案较好地利用了初期工程的进水闸,预留电站进水口坝段可为适时建设电站厂房提供条件,增设坝内廊道和防渗帷幕,可提高枢纽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陶岔渠首枢纽作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副坝,也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渠首,承担调水任务.枢纽布置中有效利用输水水头,在主渠道中布置电站厂房,右岸开挖基岩形成输水闸,使调水任务和发电效益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4.
一、工程概况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顺水流方向包括上游引渠、引水闸及电站建筑枢纽、下游水闸消力池及电站尾水渠和两岸岸坡防护工程等部分。工程以引水为主,兼顾灌溉和引水发电。电站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50MW。  相似文献   

5.
毛文耀  左丽 《人民长江》2010,41(16):5-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至鲁山段总干渠,起点位于丹江口水库的陶岔闸,终点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薛寨北(沙河南岸),全长238.742 km。渠线受陶岔渠首、方城垭口、穿黄工程3处控制点的约束,总体走向先由西南向东北,再向正北方向布置,经过河南省南阳市的淅川、邓州、镇平、方城4个县市和卧龙、宛城两个城郊区,以及平顶山市的叶县和鲁山县。沿线穿越大小河流131条,灌溉渠系45处,公路227处,铁路4处,全部采用立交型式。简要介绍了渠线选线方案、设计比选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相关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建树  曹玮  杨莉 《治淮》2012,(5):47-48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的"水龙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地位特殊.该项目是淮委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在淮河流域以外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建设管理的第一个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引人关注.加强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实现2014年汛后通水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情况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上游引渠护坡、挡水建筑物(重力坝、引水闸及水电站)、闸下消力池及电站尾水渠、两岸岸坡防护工程、交通桥及管理设施等.2009年8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工程总投资85935万元(静态总投资81808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127万元).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膨胀土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膨胀土渠道在设计施工前,均须对渠坡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质进行研究,以便提供合理的计算参数。由于膨胀土的性质很复杂,地层中地应力场及其影响难以估计,水作用下土体的变化趋势不好预测。对渠首陶岔膨胀土大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现状正常情况下,陶岔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在充分饱水条件下,滑坡段上游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中间及滑坡段下游存在滑移变形问题,同时提出了膨胀土滑坡的具体防治建议,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渠道提供设计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膨胀土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膨胀土渠道在设计施工前,均须对渠坡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质进行研究,以便提供合理的计算参数.由于膨胀土的性质很复杂,地层中地应力场及其影响难以估计,水作用下土体的变化趋势不好预测.对渠首陶岔膨胀土大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现状正常情况下,陶岔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在充分饱水条件下,滑坡段上游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中间及滑坡段下游存在滑移变形问题,同时提出了膨胀土滑坡的具体防治建议,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渠道提供设计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段全长约239 km,沿线水文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大小河流众多、渠道输水流量大、各种渠系建筑物规模大且设计施工技术复杂。扼要介绍了输水工程中一些功能性建筑物的功能、规模确定方式、布置特点以及选型设计过程中分析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渠道水流控制与渠系防污染措施;对膨胀土渠段渠坡保护,以及大型梁式渡槽结构设计与施工等重大技术问题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因施工条件变化、采用原有施工导流方案无法实现工程节点目标的情况,重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增做部分临时工程,优化灌溉导流方案,解决了工程建设期间下游百万亩农田随时灌溉用水的需要,并使处于施工总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的电站厂房坝段能不间断施工,为完成节点目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对膨胀土渠坡的运行环境、处理措施、处理厚度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换填非膨胀土或水泥改性土是处理膨胀土边坡行之有效的方法;弱膨胀土渠坡的换填厚度0.6~1.0 m、中膨胀土换填厚度1.0~1.5 m、强膨胀土换填厚度1.5~2.0 m。研究成果可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段的设计与施工。经处理的膨胀土边坡可以较大程度减轻其工程危害。  相似文献   

12.
膨胀土渠坡由于膨胀土的胀缩性、裂隙性、超固结性,渠坡滑动破坏模式与一般土质边坡有很大差别。膨胀土渠坡的滑动通常沿结构面发生,并且大多为浅层滑动,采用常规的土质渠坡稳定分析方法不能完全反映膨胀土渠坡破坏的特性。根据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坡的8种典型工况,分析了其破坏模式。对常规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适合膨胀土渠坡稳定分析的方法,计算结果有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段的边坡设计。  相似文献   

13.
王凡  娄英俊 《人民长江》2010,41(16):87-89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规划设计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在建设征地移民工作中的特点。弃土弃渣场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到工程建设需要,而且也应与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相结合。对弃土弃渣场临时用地中难以复垦的土地,提高其补偿标准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减小建设征地对当地政府、群众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张大勇  尤岭  闫海青 《人民长江》2010,41(16):42-44
丁洼东南跨渠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南阳膨胀土试验段上的一座大桥,该桥的设计施工对于其他跨渠桥梁的设计施工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该桥桩基础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膨胀土地区大气影响带范围内桩基础负摩阻力应考虑土层深度;通过桥墩止水方案的研究比选,选定了合理的止水方案;最后,提出了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和桥面排水、防护问题的具体方案。其试验结果为今后膨胀土地区的桥梁建设,特别对于其他待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渠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提供高效的输水调度方案,使之成为中线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及时、准确完成供水任务的保障,研究提出了调度过程中充水、正常运行、应急调度和退水4个阶段的调度目标、约束条件、调度方案,并在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临时通水中进行了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毛文耀  张菊红 《人民长江》2010,41(16):36-3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渠段位于河南省西南,起始于南阳盆地的西部边缘地区,沿伏牛山脉南麓山前丘岗地带及山前倾斜平原延伸。总体上南阳盆地渠段左岸地势较高,为此需布置左岸排水建筑物。对于较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大于20 km2),可直接修建排水建筑物;对于较小的河沟,可通过开挖引渠、修建截流沟归并水流再修建排水建筑物。经过对交叉河流和坡面径流的水文分析与计算,结合地形与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比较,优化了工程布置和建筑物选型,确保总干渠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7.
阳云华  强鲁斌 《人民长江》2010,41(16):14-1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达1 276.6 km,其中陶岔至鲁山段为中线干渠的起始段,长239.042 km,跨越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渠线通过的地质单元多,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其中膨胀土(岩)问题、高地下水问题是陶岔至鲁山段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简要介绍了陶岔至鲁山段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以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春燕  赵峰  朱学贤  陈卓 《人民长江》2010,41(16):69-7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工程量很大,土石方调配平衡问题处理得合理与否,对整个工程的占地、投资等方面有较大影响。为减少工程投资和施工占地,根据总干渠渠道工程的长跨度特点,提出相应的土石方调配平衡规划的设计原则,利用线性规划技术研究了总干渠土石方调配平衡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合理、优化的土石方调配平衡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