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邵东亚 《金融论坛》2003,8(11):40-45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交易费用模型,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全能银行的多样化经营策略和绩效评估模型,从而揭示了全能银行的比较优势和潜在风险。全能银行的比较优势主要有:潜在的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有利于获得经济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有利于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化;有利于充分挖掘销售网络之类的资源潜力;有利于建立更为牢固持久的客户关系。全能银行的潜在风险主要有:多样化经济在现实中常常难以量化;控制和开发多样化业务有可能损失专业化经济;内部差异化会产生潜在冲突;局部产品创新的风险可能扩散至整体;业务多样化导致服从成本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具有业务领域充分多元化、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以及全能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体等特点。德国全能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范围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以及抗风险优势等方面;其潜在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投机风险以及传导风险。德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得以顺利实行的根本保障。我国银行业实行全能银行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和微观银行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全能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替代与组合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全能银行的比较优势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全能银行是可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业务全能化、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韩国15家银行及世界200家最大的银行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全能银行存在范围经济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对外贸易业务也加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开始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和专业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低风险、高收益、资本占用少等优势,因而其成为了银行和进出口企业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国际、国内两个贸易市场,融合着商业和银行双重信用,因此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有效规避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代银行理论认为,银行内部特有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信用或违约风险(指借款者不能归还贷款并偿付利息)和资金来源或挤兑风险,除了这两种内部风险外,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还面临三种外部风险:(1)利率风险,即存贷款期限不完全匹配所导致的为长期贷款筹集资金而支付高息的风险;(2)价格风险,即银行所持有的证券或不动产的市场价值可能出现不可预期变化的风险;(3)汇率风险,即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着重研究银行某一方面特定的风险,这些理论大致可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准备金管理模型、资本决定模型、缺口管理模型、贷款承诺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对外贸易业务也加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开始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和专业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低风险、高收益、资本占用少等优势,因而其成为了银行和进出口企业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国际、国内两个贸易市场,融合着商业和银行双重信用,因此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有效规避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变革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德国的金融体系中,全能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其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不仅便利了银行体系向工商企业提供广泛和有效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减缓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银行经营的冲击,有利于分散银行的风险,保证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及银行稳健经营。本文分析了德国全能银行的主要特征、竞争优势和近年来的主要变革,得出了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全能银行制的理论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1月,美国开始实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标志着美国金融业世界金融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全能银行(合业或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金融的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全能银行制的优势是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全能银行制同样被认为具有“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具有垄断的倾向并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对抗监管并可能引发较大的金融危机等潜在的成本,但理论界一般认为,全能银行制的收益是应当大于成本的,而本文将立足于论证全能银行制的优势,主要阐述其理论优势。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金融体系中,全能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其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不仅便利了银行体系向工商企业提供广泛和有效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减缓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银行经营的冲击,有利于分散银行的风险,保证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及银行稳健经营.本文分析了德国全能银行的主要特征、竞争优势和近年来的主要变革,得出了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银行集团的风险并表:风险计量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行集团的风险评估和计量与单个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对风险的并表处理上,特殊风险暴露以及多样化收益的综合影响使得银行集团的风险并不等于各个业务单元风险之和。在单个风险类型、业务单元以及集团层面三个层次的风险加总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样化效应、相关性的作用和不同性质子公司风险如何加总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运用Copulas函数计量银行集团整体风险的方法,指出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有计量相关性和多样化效应的技术性障碍、信息系统的支持、风险并表和专业化风险管理与监管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提出解决风险并表的监管技术尚需不断完善,监管者要深入分析多样化效应和特殊风险暴露的综合影响,要兼顾风险的专业性和一体化需求,对大型复杂银行集团并表基础上风险水平的审慎计量和更严格的监管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银行开展汽车金融服务的局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业务种类较多,汽车信贷仅为其一,专业性差,与经销商关系松散;二是汽车行业业务技术性强,银行缺乏专业知识、经验和人才;三是利润率相对较低,授信操作和控制成本过高,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3.
资管新规有效防范化解了影子银行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同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与资产负债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上市银行半年度数据,基于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信贷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相较低风险行业,资管新规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高风险行业的信贷投放,即起到风险防范作用;第二,资管新规抑制了理财产品的发放,导致银行融资渠道收缩,进而引起整体信贷收缩;第三,为承接理财资金,银行加剧了存款竞争,存款利率因此抬升,并传导至贷款利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运筹学的线性规划思想,研究流程银行串行和并行处理模式下单一或多业务品种的岗位人力配置模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配置运营集中处理中心的岗位人力,充分发挥流程银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优势: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降低岗位间的等待时间和人力空闲成本,提高流程银行整体运行效率;充分发挥人力边际成本最低的相对比较优势,帮助企业有效克服资源瓶颈或摆脱竞争劣势,最终实现成本效益最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5.
模型风险管理是当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监管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可以汲取的教训是,风险计量模型的模型风险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相关业务的风险判断和业务发展,并可能对银行整体风险水平造成潜在的巨大冲击。近年来,国内同业在实施模型风险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模型风险管理的模式问题和技术方法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银行在实施模型风险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职责定位、验证独立性等管理模式问题,以及模型风险管理中同质性/异质性验证方法、低违约组合验证方法、投产前和投产后验证方法等技术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部分解决思路,最后提出了银行有效实施模型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陕西省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指出目前各行绩效考核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规模指标权重较大,重发展轻管理倾向严重;(2)对负债业务的考核过重,机制设计不够科学;(3)风险隐患约束不够,对长期发展激励不足;(4)一些重要的管理内容未进行考核。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议:一是监管部门应促进商业银行实行以价值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提高风险指标的权重;二是合理设计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内容;三是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推行先进的考核理念;四是建立风险保证金。加强对短期行为的约束;五是采取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建立有利于银行长期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专业化经营是未来我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专营体制更有利于促进小企业业务实现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目前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不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企业反映融资更难,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不敢贷。二是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特别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小企业受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经营前景不明朗,银行不敢贷。三是市场资金面偏紧。受通胀高企的影响,企业原材料、工资等经营成本上  相似文献   

18.
关于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庭业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福费庭融资业务由瑞士苏黎世银行国会首先开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福费庭融资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到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重视。最近,福费庭业务在我国也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各国有商业银行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积极开展福费庭业务。由于该项业务在国内尚属于比较新的业务,为了更好地把握该项业务的特点,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福费庭的含义和法律特征:为了准确地把握福费庭业务,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本文接着阐析了福费庭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最后就商业银行开展该项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同质性是银行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我国银行入世后竞争更加激烈的内在因素。但比较竞争优势要求银行突破同质性,实施差异化战略,从传统、单一的银行产品到现代日益多样化的规模定制,再到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银行同质化是低水平竞争的表现,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利于培养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现在和入世后的过渡时间,借鉴现代银行再造经验,应用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从组织体系、业务领域、核心产品、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对银行服务功能进行调整、完善、升创新,建立和发挥我国银行的比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务外包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业务外包是对传统银行经营范式的一大挑战,是当代银行再造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务外包,符合经济学理论中的分工原理、比较优势原理及规模经济原理。银行业务外包,有利于银行降低成本率,提高收益率,集中优势抓好核心业务,从而有利于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