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迩半坡 《致富时代》2012,(10):47-48
让NBA球星成粉丝的"草根"漫画家因为叫"李泉"这个名字的人过于常见,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大嘴泉"。而今,这个名号"生产"的体育漫画已经名扬内外。1981年,李泉出生在江西赣州。他从小就喜欢看漫画,是看日本漫画长大的。看过日本版的变形金刚后,他总会忍不住拿起笔来,开始模仿着画漫画。后来描摹圣斗士和七龙珠的时候,他的漫画水平已经大有长进。在模仿画漫画的过程中,日本漫画大师鸟山明的作品成了他的最爱,也深远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漫画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2.
王丽 《致富时代》2012,(4):22-24
从漫画中发现人生价值周洪滨1979年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也不是美术专业出身。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带他到书店玩时,小家伙挑了本名为《龙珠》的日本漫画。这本漫画妙趣横生的内容让他看得又哭又笑。此后,他又看了《名侦探柯南》、《机器猫》等,成了超级漫画迷。初中毕业,周洪滨决定以漫画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当时他想,如果上高中肯定没时间画漫画,于是他就考了服装  相似文献   

3.
1995年生于日本爱知县的鸟山明于1980年创作了《阿拉蕾》这部享誉全球的漫画,这部漫画给80后的这一代人带来了不少启迪,鸟明山的漫画创造了销售记录,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台湾的小伙子王子维却在看了他的漫画后灵感大发,竟然做起了“便便”冰淇淋的生意来。  相似文献   

4.
为自由算计     
曾奇峰 《中国市场》2008,(50):80-80
<正>一次,我去另外一个城市,拜访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朋友。在朋友圈中,他可以称得上是德高望重了,大家都很喜欢他,很愿意跟他交往。几位朋友曾经在一起议论过,都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精神上的超然淡定,有着一般人没有的自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2002,(10):49
<正> 亚太漫画协会秘书长黄志涌来自台湾,入行12年,目前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110计划”:在大陆推出110个漫画家,其中10个作品销量在1000万本,100个作品销量在100万本。他认为,虽然中国的漫画现状还处于模仿阶段,但随着盗版问题的改善,流行媒体的产生,漫画成为重点产业应该没有问题。 黄志涌曾经问过自己在北京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章晶 《中国市场》1999,(8):70-71
<正> 笔者一位朋友讲述了一个故事:他在香港期间,曾去扩印彩照,但扩印部因故未能及时印出,为此,经理特向他道歉。第二天朋友再去取照时,服务小姐很恭敬地把扩印好的照片交给他,同时还赠送给他一份礼品,并且说:“印彩照全部免费,因为时间是有价的,我们耽误了您一天时间,这是对您的一点补偿。”对这样的服务,这位朋友先是由衷信服,继而  相似文献   

7.
大约现在20岁左右的人在儿时都看过日本漫画大师鸟山明的漫画《龙珠》(又译:“七龙珠”)。当然现在相对更年轻的朋友也应该看过。但是年龄比较小的话,看的时候,“龙珠”的连载已经到了后期,而年龄相对较长的朋友看的比较早的话,那时的“龙珠”只是刚刚开始在日本最知名的漫画周刊《少年》跳跃式连载。更应能体会到自己和主角孙悟空(卡卡罗特)一起成长的快乐……漫画的内容我就不再叙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漫漫品味……“龙珠”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跨度大,主角悟空从一个14岁的少年,最终步入了老年。塞亚人是不显老的,发形、外貌成年之后就很少有变化,这就  相似文献   

8.
<正>捕捉商机率先引进国外换代毛巾2003年底,远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了,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他,要他赶快来一趟朋友家。原来早在朋友出国以前,胡建就委托朋友在国外帮他寻找一些的可在国内投资发展的新技术。来到朋友家,友人第一件事就是给胡建做了一个实验,见朋友在一个新碟上倒  相似文献   

9.
<正> 我有一个搞供销的朋友。一次,他送一批价值五万元左右的货到外地的一家私人工厂。原先。他已跟该厂的王老板打过一两次交道,感到很讲信用。这次送货之前,又跟王老板在电话中联系好了,说定货到付款。朋友送货到达对方工广时,已是下午,一问,王老板不在厂内。其他人也不知道去向。朋友只好打王老板的手机,对方说他  相似文献   

10.
<正> 王泽宇是天津三立三元公司的副经理。1995年,他雇人开了家台球室。两个球案使他月收入过千元。一年后,台球室随处可见,生意越来越难做。朋友劝他改开桌上足球室。朋友说,桌球在国外流行了很多年了,在中国已消失很多年了;它与台球相  相似文献   

11.
<正> 早在上山下乡年代,龙占生就学会了吸烟,那时候,农活很累,全靠一种烟叶卷的旱烟解乏,因而龙占生从那时起就养成了癖好。结婚后,妻子多次劝诫他,就是改不了,但劝的次数多了,他也逐步认识到香烟的危害。一次,他到一位朋友开办的活性碳厂去办业务,朋友告诉他,活性碳有很强的过滤和消毒作用,他当时心中一亮,立即想到用它来做滤烟嘴,让吸烟者过了烟瘾,又起到消毒的作用,朋友立即表示免费向他提供活性碳。几经实验,龙占生终于制成  相似文献   

12.
<正> 沈阳一家化工厂主要生产化工中间品——脂肪酸,主要原料正好是我厂生产的高酸价工业豆油。经朋友介绍,我去该厂推销产品,同时带了样品。我见到了朋友的朋友王总经理。一番客气之后,王总打电话叫来一名化验员,交待他把我带来的油样拿去化验一下,看他厂是否能用。然后,看在日后可能是客户同时又是朋友的朋友双重关系,王总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化验结果出来:酸价183,碘值124,水分、皂化价等指标都是刚达合格线,质量不是很好,但王总看在朋友面上,大度地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走过孩提时代的“机器猫”(又译:“小叮当”、“多啦A梦”)这部漫画,恐怕也伴随很多朋友度过了快乐的时光……这部经典漫画本身的内容我就不再过多介绍了,其实这部漫画不论是男女老少,看过的还是没看过的都可以拿过来细细地品味……这部漫画着似是低年龄层的,其实则不然,其中蕴涵着很多的人生哲理……先说说人物的设定。漫画中的人物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可信的。并不像有些漫画或影视剧中的人物那样的脸谱化。主角就是标准的主角,各方面都十分的完美,十足的“完人”形象。“人无完人”这  相似文献   

14.
<正>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它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环境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有人过分关心朋友,朋友遇到困难,他比朋友还忧心仲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  相似文献   

15.
<正> 张某是某企业的一名合同工,2000年,由于单位效益不好,他下岗了。一天,他去拜访一个当采购员的朋友。那朋友对他说:"如果有人能够提供一些产品购销信息,我们付一些钱也非常愿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他便充当起了不用投资一分钱的"市场侦探"。他白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奔波于企业和一些大市场,打探各种产品的市场行情,在报刊亭的杂志、报纸上寻找有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但是发挥自己的特长,认清自己能干什么很关键。被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表彰的"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的漫画家蔡志忠,所走的路给我们很大启示。蔡志忠十五岁那年,也就是初中二年级时,就带着投漫画稿赚来的250元稿费,到台北画漫画、"闯天涯"。他很快就面临学历的问题。他打算到以外制电视节目著名的光启社求职时,看到求才广告上"大学相关科系毕业"一项条件,立即就傻眼了。不过他仍旧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理会这项学历限制而加入了应征的行列。结果他击败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是意大利阿斯蒂市的一名酒商。他从小酷爱读书,曾立志要当一名作家。可后来子承父业,他还是做起了酒生意。一天,他和朋友到一家酒吧喝酒,一个男孩一手端着酒杯,一手翻着一本书。查尔斯在男孩旁边坐下,两人很快交谈了起来。男孩说,喝酒看书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查尔斯被这句话震撼了,朋友调侃道:"你不会是想做酒书生意了吧?"朋友的话让他的灵感阀门"啪"地打开了。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放出了风声,让大家帮忙找投资项目,很快便有了回音。一个和我关系不错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小舅子姓王,是一家外贸企业的部门负责人,每年手头上有大量的外贸订单,他小舅子想暗地找一个朋友合作,由他拉外贸合同共同挣钱。  相似文献   

19.
<正>他守在店旁呆了七天最后信服地签了约朋友在豆花店帮工,今年1月17号开业,才做了不到5天就告诉老杨,"店里的生意特别好,十几个平方的小店一天能卖到两三千"。老杨说啥也不信,"别蒙人了,绝不可能!那么大的店一天能卖上几百就不错了!"朋友见他不信,就让他自己去看。于是,2011年1月18号到24号,老杨在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小学对面的"有点  相似文献   

20.
姚勇军 《商界》2010,(8):138-138
朋友离了婚,又不幸得了很难缠的病。有一次在医院。他向我大倒苦水。 不久之前,病房里来了几位探视病人的人。一个大约五十岁的中年妇女看见他手脚不利索的动作,立刻好奇地站到朋友面前,仔细询问:什么病?多少年了?为啥不早治?你家怎么没人陪你?开始朋友一一回答了她的问题,然而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朋友笨拙的一举一动又开始叹道,你这么年轻怎么得这种病,好可怜啊!朋友说,那一刻他真的觉得她很厌烦,因为他实在不想把自身的痛苦一遍遍地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