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8日,美联储例会一改升息思路,维持现有联邦基金利率水平5.25%不变,这是两年多来美联储首次维持利率不变。例会后的声明显示,未来美国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自6月份欧洲央行将利率增加到2.75%后,全球廉价资金的时代已接近尾声:加拿大央行已经连续6次加息,美联储更是宣布自去年以来的第17次加息,其利率已经上升至5.25%.  相似文献   

3.
媒体速览     
正美联储将重归"高利率"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已开始讨论如何提高短期利率。美联储自2008年开始将利率保持在0%,通过低利率以达到刺激经济、对抗经济衰退的目的。当时美联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鼓励消费,以及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美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平稳复苏。  相似文献   

4.
王卉书 《北方经济》2011,(15):79-80
一、前言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由5.25%下调至0-0.25%。迄今为止,美联储已经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消除了美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短缺,但是这造成了全球新兴市场面临巨大冲击,一是短期国际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34):49-49
8月8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决定将利率维持在5.25%水平。这是两年多来美国首次维持利率不变,暂停为经济减速。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20):33-33
美联储(FED)在9日的利率会议上继续将利率维持在5.25%,这是自今年3月末因大幅改写其政策声明而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后,美联储首次召开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会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国宏观金融调控中,对基础货币和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的调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日益明显,中央银行对其的控制办与影响力逐渐减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在其货币政策操作中,更加重视利率的作用,而将其准利率作为调控的直接目标。以美国为例:为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扩散,美联储在1998年9月29日到11月17日,连续三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5.5%调低至4.75%,有效地防止了美国股市的暴跃。而在1999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速过猛、股市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于6月30日至11月16日,又连续三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回调到5.5%,进入2000年后,美联储又两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至6%,有效地防止了通货膨胀。但今年,为了保证美国经济在新世纪开始有较好的增长,防止经济衰退,于1月又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0.5个百分点,从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实践中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利率政策使用之频繁,其已成为货币政策调控中最主要的工具,在我国,虽然利率还未市场化,政府调控利率不是通过某一基准利率的变化,影响相关为主体的利益以实现其政策意图的,但无论其采取何种方式,1996年至今的7次大幅度的往复上率调整,已经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利率的重要。然而,利率这一调控的政策效应,在我国表现的并不明显。国内大多学者是从我国行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中分析其政策效应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从我国利率结构存在的问题中探析近几年利率政策效应不佳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7):33-33
摩根士丹利奥布雷恩称,美联储将继续推高美元,美元受到加息和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支持。5.25%或5.5%的利率水平不是此周期中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34):33-34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近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提高0.25%,从3.25%提高到3.5%。这一利率水平是2001年8月21日以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8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以应对愈演愈烈的信贷危机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衰退后果。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尽管上半年美国经济温和增长,但信贷紧缩有使美国住房市场调整加剧并抑制经济增长的可能。美联储此次降息,就是为了预先消解这些负面影响,帮助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市场振荡,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由目前的1.75%提高0.25个百分点至2%,这是美联储今年6月份以来连续第四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高管也表示,加息步伐不会停止。市场普遍预测,今年12月与明年1月,美元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两次加息。那么,此次利率微调,究竟会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带来多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解码伯南克     
自5月22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以来,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一直在设法给出美联储未来政策的明确信号。伯南克关于美联储两大非常规政策的正式说辞是明确的。首先,美联储试图给出关于联邦基金利率(商业银行同业拆借隔夜利率)未来路径的相对具体的指导。其次,美联储暗示了使其开始收缩月度债券购买计划规模并最终停止该计划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以为,如果沃尔特·白芝浩在世,他一定赞同本·伯南克(美联储主席)现在的做法:中央银行应扮演好最后贷款人的角色。10月31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  相似文献   

14.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 8月 22日举行的决策会议上,再次决定维持短期利率不变。一些乐观的分析家认为,这意味着美联储自去年 6月打响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战斗已接近尾声,美国经济将如 90年代中期那样,再次实现“软着陆”。   从 1994年初到 1995年初,美联储曾连续 7次提高利率,使美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也就是说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去年 6月到今年 5月,美联储再度连续 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放慢经济增速和预防通货膨胀。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紧缩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美国第二季度的消费开支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4,(14):23-24
6月30日美联储利率调控呈现4年来首次上升,按照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1.25%,整个金融市场显得平稳。美元利率未来将有利于扶持美国财政政策,推进外资流入,对美国资本市场具有积极作用。而联想5月4日美联储例会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笔者当初认为具有50%上调25个基本点的判断,受到难  相似文献   

16.
在通胀风险急剧上升压力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5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2%不变。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连续7次降息后首度改变降息政策。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4,(33):27-28
美联储8月10日将其目标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1.5%,并且没有暗示近期走弱的经济数据会影响其继续以稳健的步伐提高利率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美国     
《上海经济》2011,(7):72-74
美联储维持现行利率QE3不在计划之内 6月23同,继为期两天的美联储利率会议之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并在6月底按期完成二轮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合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Diebold&Yilmaz(2009,2012)构造的外溢指数(Spillover Index)以及DCC-GARCH模型,研究了2014年至2019年间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与离岸市场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利率互换(NDIRS)间的报酬和波动溢出效应、动态条件相关关系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对该联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利率互换市场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随着美联储2019年7月31日再次进入降息周期,其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在岸和离岸利率互换市场的波动溢出明显增强,对两市联动的影响主要通过中美利差的变动实现。在全球"超级宽松"潮下,我国应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将中美利差控制在合理区间,严格监测债券市场和利率市场的流动性波动,避免海外货币政策变动和金融市场风险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美联储加息、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决定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由1%提高25个基点,至1.25%。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第一次调高利率。截止到2004年12月份,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联邦基金利率达2%。考虑到美联储在2004年下半年的加息举措是在美国经济从强劲增长到有所回落之际发生的,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联储加息的用意在于吸引国际资本向美国回流,而不是维持美元汇率,美元步入加息周期,将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政策构成压力。一美联储加息的经验公式和历史周期第一,从联邦基金利率的经验决定公式观察联储加息。在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安排下,美元作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