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制订的《应对中国纺织品特别措施》规定,中国纺织品以最近1年对日出口的数量为基数,其增长幅度不能超过7.5%,毛制品不能超过6%。一旦中国产纤维纺织品对日出口剧增,扰乱或可能扰乱日本纺织品市场,日方将对中国产纺织品实施进口数量限制。日本启动《应对中国纺织品特别措施》的程序如下:日本纺织业如果认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对日本造成不利影响,可要求经济产业大臣进行调查。经济产业大臣在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进行调查的决定。调查期限为4个月,调查必须提出是否有必要启动特别措施的意见。如果有证据证明有必要启动特别措施,日方将同中方进行…  相似文献   

2.
放开配额初期.中国这几类纺织品出口美国的数量短期内猛增是一种正常的表现,美国对这种短期内的变化作出过激反应是没有理由的。美国作出这种决定,实际上是从它国内政治来考虑的,一个国家制造业工人的失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是说.中国的纺织品向美国出口增加了.美国的纺织服装业工人就大量失业.而且.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仅仅占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量的15%。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2005,(10):16-16
意大利Mestre的手工艺品联盟称意大利目前纺织品服装行业和制鞋业的危机不能只责怪中国.因为在《多种纤维协议》期满前.这些行业曾经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时期。甚至在2000-2004年间.意大利这些行业的出口下降了41%.从业人员削减了29.4%(相当于274.000人),公司数量减少了91%(超过10,300个)。  相似文献   

4.
徐寰 《中国纺织》2005,(10):58-59
中国纺织:从5月份到现在,美国以"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先后对7种中国纺织品设立配额限制,对12种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作为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协会贸易与政府关系副主席,您是怎样看待美国对中国的设限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晓波 《中国纺织》2006,(3):110-111
据行业2005年底统计数据显示,纺织行业出口市场首位是美国、其次为A本。在2005年逾千亿美元的出口创汇中.对日本出口金额为16632亿美元,同比增长605%, 在来自美欧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不断产生摩擦的形势下,A本仍然始终保持对中国纺织品的较高需求.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方面对日本纺织品市场需求充分了解分析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充分的冷静,避免在中目纺织品贸易问题上重蹈摩擦覆辙。  相似文献   

6.
《中国纺织》2004,(8):82-85
反倾销矛头直指中国 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第35类纺织品“染色或印花合成纤维长丝织物和其他聚酯长丝织物,即聚酯变形长丝含量超过85%.通常用于生产服装的成品聚酯变形长丝服装面料“.进行反倾销调查。据专家介绍.这是自今年年初欧洲服装纺织品协会提出请求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的申诉失败以后.欧盟服装纺织行业协会第二次试图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  相似文献   

7.
《山东纺织经济》2005,(2):34-34
3月11日,美国官方公布数据,今年1月份,中国产品在美国所有进口纺织品中所占比例为35%,在进口服装中所占比例达到22%。部分棉制品的进口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尤其明显。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制造商同日要求政府立即采取保障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美国出口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2005,(7):22-22
中欧就中国输欧部分纺织品问题签署了备忘录.欧盟承诺对自中国进口的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并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上述十类纺织品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这不但终止了中欧之间近期以来日益激烈的贸易战而且对已经单方面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限制措施的美国施加了压力。报道引用薄熙来部长的发言指出,这显示了欧盟寻求对话和磋商解决双方贸易摩擦.与中国建立长期贸易伙伴关系的诚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2005,(9):16-16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7月21日作出决定自2005年8月1日起.对目前仍在征收出口关税、2005年7月20日起受到欧盟进口数量限制的17种纺织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经过此次调整.目前尚有51种纺织品仍继续征收出口关税.  相似文献   

10.
中日作为邻邦国家,一直有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而明代可以说是中日关系交往比较频繁的一个历史时期,纺织品作为这个时期中日交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明代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到日本,还是日本的纺织品工艺传播到中国,可以说都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时期。本文重点对明代中日纺织品交流的内容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中日纺织品交流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就中日纺织品交流对两国文化、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链接     
《中国纺织》2005,(1):30-31
数量增长绝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追求目标;美国国际贸易法庭发令阻止政府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欧盟贸易首脑承诺支持纺织品自由化;美欧不应对中国纺织品设限;龙永图献策中国纺织业:平常心对待后配额时代;印纺织巨头扩张触角伸向孟加拉;纺织品配额取消 中印获益穷国受冲击;日本制订措施以防中国纺织品无序出口;秘鲁政府准备针对中国纺织品制定相应对策;巴西宣称取消纺织品配额面临严峻挑战;棉纺企业应适量增加棉花采购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2005,(3):97-97
越来越多的人其实已经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简单的数量增长已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追求的目标,抓住一体化机遇、实现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海容 《中国纺织》2005,(5):106-109
4月1日,超过47家欧洲纺织企业访华,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与中国纺织品企业商讨合作事宜;欧盟于4月6日公布了"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纺织品采取保障措施的行动指南";4月7日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纺织品设限问题与美国、欧盟方面展开紧急磋商……一时间,中欧纺织品贸易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政策     
《中国纺织》2004,(5):14-14
日本决定不对中国产毛巾实施进口设限调查;5月1日起实施欧盟新增10国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措施;2004版生态纺织品100新标准实施;我国羊绒检测可获德国认可;  相似文献   

15.
本刊调查:企业呼唤有序贸易环境 2005年,6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上海就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问题签署了备忘录.中欧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的对十大敏感产品确定增长基数,并按照每年8%-12.5%的增幅确定中国对欧出口数量,这一做法实际是希望中国在用"自限"替代"他限"来控制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6.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 装进口国,在2005年世界纺织品服装自由贸易回归之后,开拓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对中国纺织工业新的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俄罗斯经济在复苏,在衣着领域美具有明显进口潜力,为了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落实中央关于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指示,以杜钰洲会长为团长的中国纺织工业代表团,从5月18日起分别到美国、俄罗斯进行考察和商务活动。 1、关于在纽约举办的2002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的情况。 200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美国达61亿美元,居我国对外出口的第三位(第一位是日本137亿美元;第二位是香港地区10…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第242段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以及中美、中欧纺织品备忘录到期,世贸组织成员将不能再引用该报告第242段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自2009年1月1日起商务部将不再实行输美21个类别纺织品出口的配额管理和输欧双边监控8个类别纺织品出口的许可证管理,这意味着中国纺织品从此进入"无配额时代",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自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  相似文献   

18.
张海容 《中国纺织》2004,(12):60-61
中日纺织产业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去年中日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总额达到了187亿美元,是中日之间最大的贸易项目.中日两国在纺织行业各有优势,日本拥有很高的技术、机械设备、面料、品牌、服装设计水平和发达的营销体系,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生产加工能力和市场.对日本纺织业来说,无论在出口和进口方面,中国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后两国在纺织品高新技术以及市场开发方面有着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在明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中日两国在纺织品领域的合作将有更多的空间.但是,中国的一些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对日本贸易伙伴颇有微词,日本的订单数量、款式变化和交货期限等问题都是业界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2003,(5):6-6
2002年9月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ATMI),以所谓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教量激增扰乱其国内市场为由,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五种纺织品(针织布、手套、胸罩、袍服、化纤箱包)重新设置配额限制的申请。2003年4月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已制定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有关法律程序性文件。并将于近期全文公布。  相似文献   

20.
萧驰 《中国纺织》2008,(1):106-108
加入WTO以后,美国、欧盟以扰乱市场为由,相继启动防卫措施,屡次对中国大陆部分出口纺织品设限,使产业再次陷入困境。受这种长期不利的出口环境大背景影响,中国本土的纺织企业外移情况逐渐明显,投资海外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