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取向的集中体现和最终着力点,是着眼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把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作为县乡两级政府、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细化管理。扎实工作,全县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近日,中央财政下拨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继续稳定和完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力度.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近日。本刊记者就2008年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有关问题采访了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徐联中(以下简称“徐”)处长。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将继续加大农资综合直补的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近日,记者就今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有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  相似文献   

6.
正对种粮农民给予"三项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政策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创新、完善。一、粮食补贴机制存在的问题(一)粮食补贴面积核实难虽然上级文件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是粮食补贴面积统计、核实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粮食补贴面积进行  相似文献   

7.
沈强 《金融博览》2005,(10):21-21
丰收增收难度不小。8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向全国人大作报告时说,中央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3631万亩.夏粮产量达到2125亿斤,增产102亿斤.  相似文献   

8.
《山西财税》2012,(2):5
为支持春耕备耕、抗旱保收工作,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新春伊始,省财政厅已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全力支持春耕生产。  相似文献   

9.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本文拟以吉林省集安市为例,谈谈县级市执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情况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调控的难度正在逐步加大,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日益显露,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容忽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改善我国的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辽源地区是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粮食丰收、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收入来源拓宽。但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到:农民增收乏力,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如果不从根本卜解决将影响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鼓励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鹰潭市广大农民春耕生产和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农村的春耕生产出现了近五年来未有的喜人形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采购》2005,(2):80-80
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05年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要完善和强化国家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收回,对农民的支持要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博览》2005,(3):15-15
2004年是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真正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价格和资金价格的变化直接关系着农民的收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为此,我们对榆树市近6年来农民种粮成本、卖粮价格、种粮贷款利率等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矜持还没有消除。如何破解制约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题?2005年中央一号件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和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一、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政策。(1)巩固完善加强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水稻良  相似文献   

19.
一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加大。2004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粮价的大幅上涨和粮食的增产。2005年粮食供求和品种、区域结构矛盾仍然存在,粮价同比增幅仍可能保持一定的水平。但由于世界粮食丰收,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粮价不会出现2004年大幅上涨的局面,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地方粮食储备制度,确保了粮食供需平衡。2005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粮食直接补贴方式改革,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并延续至今,此项政策和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